明銅蹲獅形硯滴

明銅蹲獅形硯滴

明銅蹲獅形硯滴是明代的獅形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銅蹲獅形硯滴
  • 所屬年代:明
  • 類別:獅形硯
  • 規格:通高9.7cm,獸寬4.6cm,獸長9cm
硯滴呈臥獅形,身生雙翅,雙尾外撇,昂首,腹空,背附有鳥首形長管,作硯台嫌判槓尋點水之用。通體鎏金後點綴青綠色斑,造辦處檔案將這種工藝稱為“青綠鎏金”。獅子造型古拙端莊,鎏金閃耀奪目,具有濃厚的宮廷氣息。硯滴嚷堡抹下承長方形束腰紫檀木座,座上雕龜背錦紋及蓮瓣紋。木座面背提雅上刀刻填金“乾隆御賞盼院挨”篆書款,底部刀刻填金“唐獅硯滴”楷書款。
根據造辦處檔案記載,這件硯滴原盛裝在紅雕漆插蓋匣(去煮現佚失)中,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月皇帝命令廣木作配合匣子的高矮,另行配做文雅的紫檀座,下刻“唐獅硯滴”,十九年四月做恥束棵歡得。
新配木座下刻“唐獅硯滴”,說明乾隆皇帝認為這件硯滴乃唐代祖酷跨作品。但從考古出土的歷代獅子觀察,帶翅膀的獅子造型似乎僅見於六朝,稱天祿或辟邪,唐代獅子並無帶翅膀者,面部神態也與之大相逕庭,其製作年代宜定在明代。
此外,《西清古鑒》曾經著錄這件唐獅硯滴,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皇帝對它的喜愛與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