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地理區域)

明溪(地理區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溪l歷史悠久,又稱珩城,古時縣地先後分屬將樂、綏城(綏安)、寧化、清流、沙縣等縣管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溪
  • 別名:珩城
地理位置,簡介,發展,歷史悠久,經濟概況,一、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最佳化。,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五、深化項目年活動取得初步成效。,六、外引內聯工作不斷加強。,七、財稅金融運行平穩。,八、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明溪肉脯乾,2009年概況,

地理位置

明溪縣位於福建西北部,北緯26°08’—26°39’,東經116°47’—117°35’。面積1705.6平方千米。轄4鎮,5鄉。人口11.59萬,通行閩西客方言清寧話。

簡介

宋元符元年(1098年),清流縣在此置明溪驛(因兩岸有大小阜相對如“明”字,故名明溪),後改為明溪巡檢司。明成化六年(1470年),汀州府同知程熙以“地境曠遠,民梗難治”為由,奏析清流縣的歸上、歸下里,寧化縣的柳楊、下覺里,將樂縣的興善、中和里,沙縣的沙陽里等地合置歸化縣,以示“歸順成化”之意,次年始成。明清時均隸屬於汀州府。民國時期先後屬西路觀察使署、汀漳道、省直屬、龍漳省、第八、第七、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並於民國22年(1933年)4月,因縣名與綏遠省歸化城同名而改為明溪縣。1949年10月24日,明溪解放,屬永安專員公署管轄。1956年7月,明溪縣與三元縣合併,稱三明縣,改屬南平專署管轄。1959年2月後,原三明縣建制一度撤銷併入三明人民公社。1961年11月,明溪恢復縣級建制,仍稱三明縣,隸屬省轄三明市。1964年4月恢復為原明溪縣名,屬三明專署管轄。1978年3月,明溪縣屬三明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83年4月,隸屬三明市。
明溪明溪

發展

明溪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省食用菌生產基地、重點林區縣之一。農副產品有稻米,花生、黃豆,甘蔗、油菜籽、油桐籽、油茶籽、松脂、山蒼子、菸葉、茶葉(楓溪華山茶聞名),香菇、紅菇、筍乾、棕片、苦竹、藥材淮山、厚朴等),毛邊紙,特產肉脯乾。工業有森工、機械、電子、建材、冶金、化工、煤炭、食品、造紙、皮革、印刷等門類。公路以省道102、206線為主幹,通車687.1千米。
主要城鎮——雪峰:縣人民政府駐地。蓋洋:每年農曆八月下旬有傳統牛會,商賈雲集。楓溪:林區集鎮。胡坊:三明、永安、清流、明溪四縣市邊界集鎮,周圍有杉、松和厚朴基地。夏坊:周圍有杉木、毛竹基地,有株300多年樹齡的水杉。
明溪風景明溪風景
城西郊王坊北斗岩有東晉時的隕石大星窟。城北玉虛洞(滴水岩)遊覽區的古洞幽徑、摩崖石刻、鐘乳石筍、亭樓殿堂、清泉煙波,構成了奇景仙境,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其為“武夷三絕”之一。楓溪聚龍寺廟宇宏偉,香火不斷。龍湖“龜山挺秀”、大嶺頭“雪峰營壘”、坪埠“覺林梵地”、南山“獅塔標奇”、東門“白沙夜月”皆為勝境。鐵嶺隘為1934年紅軍銅鐵嶺戰役紀念地。夏坊鰲坑為1934年閩贛省委機關駐地。城嵐和廷坊苦椎墩有商周文化遺址.
明溪明溪

歷史悠久

明溪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漁塘溪一帶繁衍生息,創造自己的文明。
縣境秦屬閩中部,西漢屬閩越地,東漢為會稽南郡。三國屬吳建安郡,晉屬晉安郡,隋代屬邵武、綏城地域,唐、五代至宋代屬汀洲和南劍州及邵武地,宋設清流縣明溪鎮(驛)。
明成化六年(1470年)以明溪鎮,取將樂、沙縣、泰寧、寧化和清流部分地置縣,初名歸化是“因有古歸化地在其中”及歸順朝廷成化之意。
在這前後,由於戰亂、災荒等諸多因素,大舉南遷的中原漢人,歷經長途跋涉,幾經輾轉之後,陸續在縣境內居住,這裡因而成為中原漢人聚居地。客家人以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發展的文化,促進明溪地方農業和冶煉業的發展。500多年來,主客和睦相處,共同建造家園。
清代至民國初,明溪屬汀州府、汀漳道。民國20年(1931年)為蘇維埃福建省歸化縣革委會,列入中央蘇區版圖;民國23年成立福建省歸化縣蘇維埃政府,後又隸屬閩贛省蘇維埃政府。
民國22年5月,因與綏遠城和雲南紫雲縣同名歸化,就更改縣名。以境內的漁塘溪將城區分成大小阜,兩阜相對如“明”字,故更名明溪縣。抗日戰爭時期屬福建第七、九行政督察區(長汀、永安),解放戰爭時期屬福建永安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24日明溪和平解放後屬永安專區。1956年與三元縣合併,稱三明縣,屬南平專區。1961年恢復明溪縣建置,隸屬三明專區(地區),現為三明市轄縣。
全縣劃為4鎮5鄉88個行政村和6個居民委員會、802個村民小組及雪峰農場。
雪峰鎮轄2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城西、城東村;城南、紫嶺坪、中北、城北、城東、城西居委會。
蓋洋鎮轄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蓋洋、湖上、村頭、雷西、葫蘆形、溫莊、灣內、衢地、白葉、白嵐、桂林、畫橋、大坑、常坪、姜坊、大洋、楊地、林地等村及蓋洋居委會。
城關鄉轄9個行政村:上坊、坪埠、王橋、獅窠、羅翠、余坊、下汴、大坪、大富。
胡坊鎮轄10個行政村:胡坊、瓦口、柏亨、朱南、眉溪、奮發、福西、洋地、馮厝、肖家山。
瀚仙鎮轄11個行政村:瀚仙、王陂、大焦、石珩、龍湖、連厝、岩里、坪地、洋龍、花園、小眉溪。
沙溪鄉轄6個行政村:沙溪、永溪、六合、梓口坊、瑤奢、碧州。
夏陽鄉轄16個行政村:夏陽、杏村、御簾、長興、地美、嶺頭、下坂、瓦溪、溪邊、俞雲坂、陳坊、旦上、紫雲、後洋、良村、新坊。
夏坊鄉轄9個行政村:夏坊、高洋、鰲坑、龍坑、新建、中溪、李沂、薴畲、黃地。
楓溪鄉轄7個行政村:楓溪、小珩、官坊、大雅、華山、鄧家、熊地。

經濟概況

2009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5.92 億元,增長7.6%,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4億元、2.48億元和3.36億元,分別增長3.7%、12.5%和7.8%。工業總產值6.47億元,增長11.8%;農業總產值5.15億元,增長5.3%。鄉鎮企業總產值10.56億元,增長14.8%。

一、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全縣糧食總產9.23萬噸。收購菸葉5萬擔,淮山產量1.35噸,栽培各類食用菌產量達2954噸,蔬菜、花生、西瓜等 其他經濟作物產量均比上年有較大增長;水果總產2.24萬噸,減少17.6%;肉蛋奶總產4922噸,比增13.9%;水產品總產4452噸,比增4.87%。依託中藥材、淮山、筍竹、果蔬、林木等產業,大力扶持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立大豐藥材開發公司,與三明醫藥集團簽訂厚朴購銷契約,與上海復旦大學聯合開發紫杉醇產品,繼續扶持綠鑫淮山開發公司,創辦萬隆食品開發公司,與省農大合作生產蓮藕汁;創辦昌麟食品開發公司,開發筍製品加工,積極扶持市級龍頭企業華峰公司開 發西洋芹等蔬菜產品。建立良種山羊繁育基地,引進推廣一批農業新品 種;建立金明菸葉生產高新技術園區、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瑤奢至獅窠大田種植結構調整示範帶等一批科技示範基地。

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最佳化。

糧食占種植業產值比重由上年44.2% 調整為42.7%,林牧漁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由上年48.8%上升到51.3%。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有80%以上的國有和集體企業由個私業主參與改組改制,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分別新增478個、24個,註冊資金分別新增480萬元和2121萬元,全縣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全年稅收1229萬元。

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全縣國有集體企業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國有企業改制面達91.2%;集體企業改制面達82.4%,國有集體企業逐步擺 脫困境,實現扭虧增盈。集體林經營體制改革全面鋪開。全縣解除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勞動關係2328人,一次性發放經濟 補償金2600萬元;下崗職工再就業率達65.4%。完成企業養老金、失 業保險基金由地稅部門徵收交接工作。

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以商貿流通業為重點,加快商品市場體系建設,建成了占地2.3萬平方米的明溪綜合市場;組建惠民百貨、惠利食品集團,大力推行新型行銷業態,搞活區內市場。組織寶石廠、寶劍廠、肉脯乾等8家企業開拓區外市場。全縣社會消費品和零售總額4.02億元 ,比增9.8%;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為99.8%和102%。

五、深化項目年活動取得初步成效。

全縣儲備項目180項,其中重點項 目40項,總投資9.6億元,列入市級重點建設計畫項目3項。在重點項 目中,重點前期工作項目10項,總投資3.5億元,已升級轉入開工建設3項,完成項目建議書和預可研報告2項,進一步進行項目前期調研3項 。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2億元,增長10%。年初確定的16個重點續建項目、14個重點新建項目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昌麟、大平、萬隆、華峰等一批生產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或基本完工,明溪綜合市場建成交付使用。

六、外引內聯工作不斷加強。

全縣新批辦“三資”企業3家,實際利用 外資295萬美元,比增17%;新辦、擴建、技改續建山海協作和內聯項目23項,引進區外資金1.15億元。大力組織結晶矽、松香、竹筍、竹木製品出口。全縣外貿出口總值62萬美元,增長17%。鼓勵和引導公民出國務工,全縣受理出國辦照申請2523件,實際出國1204人,為歷史之最,全縣在外人員已達4274人,占總人口4%。

七、財稅金融運行平穩。

全縣財政總收入5308萬元,其中地方級一般預 算收入3328萬元。全縣財政支出6790萬元,比增12.9%。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99億元、貸款餘額3.96億元,分別比年初淨增1248萬元和3000萬元。完成城市信用社整頓工作。

八、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

全年實施“星火”和“豐收”計畫項目5項,推廣農業新技術6項,新品種引進試驗15項,實施林業科研項目5項,爭取省、市科技項目4項。順利完成計畫生育責任目標。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按時完成市下達的“一控雙達標”任務。耕地總量 占補平衡。廣播電視二級光纖幹線網實現全程暢通。

明溪肉脯乾

明溪特產肉脯乾,具有100多年悠久歷史,以其獨特客家風味、香甜的口感、豐富的營養,被譽為“閩西八大幹”之首。產品系精選鮮豬後腿精肉,以傳統工藝,配以多味名貴中藥,精心烤制而成,多次榮獲福建省名、特、優產品獎。產品暢銷國內,遠銷東南亞。現有各類肉脯乾廠40多家,年產400噸。

2009年概況

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5.92億元,增長13.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3∶32.2∶34.8調整為32.0∶34.7∶33.3;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83億元,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79億元,增長2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2億元,增長2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4億元,增長18%;外貿出口1272萬美元,增長4.3%;實際利用外資385萬美元,增長10%;地方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357萬元,增長15.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4元,實際增長13.1%;農民人均純收入6192元,實際增長8.6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98.7%;城鎮登記失業率3.57%;人口自然增長率2.91‰。
全年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6.9萬畝,糧食總產9.4萬噸,開展超級稻示範,王橋糧庫儲備糧擴建項目順利實施。現代農業深入推進,特色基地日益擴大,新植紅豆杉2171畝、芳香樟1220畝、其它藥用植物2175畝;種植專用薯類5300畝、淮山7100畝;新建高標準茶果基地2000畝;新增速生豐產林2.4萬畝、筍竹兩用林2428畝;規模種植金線蓮400萬株,栽培食用菌1880萬袋;屠宰肉牛5020頭;種植菸葉2.73萬畝。不斷推動品牌創建,“明溪淮山”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瀚仙“新綠海”淮山、沙溪“山帆”血橙獲綠色食品認證,楓溪“楓華”雪蓮果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生態農業示範片建設有效推進,建立生態農業示範片20片。農業科技不斷進步,引進推廣新品種48個、新農藥36萬畝次、新肥料2.2萬畝次、新技術13項、新農機具5種;培訓農村“六大員”1909人次,培訓農民實用技術人才90人次;南山現代農業園區示範推廣新品種10個、新技術3項,建立示範基地3000畝。基礎設施繼續改善,投入9581萬元,實施民生水利、煙基建設、土地整理、移民後期扶持等項目,受益農田4.74萬畝。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順利實施,完成蓋洋、城關、楓溪3個鄉鎮安全飲水改造,受益民眾1.43萬人。
全面組織實施《發展明溪工業行動計畫》,五個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3.48億元,占全縣工業產值的54.5%;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4億元,增長18.3%,工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