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哲學

明清之際哲學

《明清之際哲學》主流為樸素唯物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本書總結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成果並把中國古代哲學發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為後來的啟蒙思潮奠定了初步的哲學基礎,對中國近代哲學的發展有深刻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清之際哲學
  • 主流:樸素唯物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 歷史:中國明末清初時期
  • 代表人物:黃宗羲
發展歷史,代表人物,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李贄,

發展歷史

中國明末清初時期以經世致用、注重實際為特徵的哲學。
歷史背景明末清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激烈動盪的時代。明代中期以後,土地高度集中在皇室、貴族、宦官和大地主手裡,沉重的地租、賦稅和徭役,使廣大人民無以為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天啟七年(1627),陝西澄城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統治中國 270多年的明王朝,終於被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農民軍推翻。當年,清兵乘機入關,與漢族官僚地主階級相互勾結,共同鎮壓了農民革命運動和抗清鬥爭,民族矛盾一度上升為主要矛盾,並與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
明末,長江流域一帶的商品經濟已有明顯的發展,獨立的小手工業者、經營手工作坊和其他商業的廠主、商人以及僱傭工人逐漸增多。北方山東、山西等地獨立的店鋪、錢莊業也日益興隆。西方自然科學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向近代化發展。明亡的教訓、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傳入,為一種新哲學的產生準備了土壤。南方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北方以傅山、顏元、李塨為代表的進步思想家,開始批判空談性命的、沒落的理學,形成一股以講究經世致用、注重實際為特徵的哲學思潮。
哲學思潮特點明清之際哲學,具有兩個顯著特點:①出現了唯物主義思想的高潮;②出現了初步的民主啟蒙思想。一大批思想家在這兩方面做出了出色貢獻。王夫之在系統總結中國古代哲學和歷代興亡、治亂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義體系,把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思想推上高峰。黃宗羲總結了明代近300年的學術思想發展,開創了浙東學派的史學研究;政治上猛烈抨擊封建制度,提倡樸素民主學說。顧炎武以實事求是為宗,提倡經世致用之學,為清代學術研究和治學方法開闢了新途徑。方以智提出"質測即藏通幾",把唯物主義體系建立在對自然科學研究上。傅山反對奴性,提倡理性,把諸子哲學與儒家經典同等看待,開清代子學研究的先河。陳確批判程頤、朱熹理學關於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天理與人慾對立論,肯定人性是後天的積習,認為"天理正從人慾中見"。熊伯龍系統整理、綜合了儒家無神論思想,把無神論建立在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礎上。顏元、李塨倡導實學,重視"習行",強調感覺經驗和親身踐履,推進了唯物主義認識論。
樸素唯物主義的發展明清之際哲學的主流是樸素唯物主義,在理氣、道器、心物、知行、理欲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作了唯物主義解釋,重新顛倒了自北宋以來被理學家顛倒了的物質與精神的關係。①在理氣關係上,明清之際思想家們都否定"理為氣本"、"理在氣先"和"心外無物"的唯心主義理論。王夫之說:"縕太和,合於一氣";"陰陽者氣之二體,動靜者氣之二幾",把宇宙萬物看作是氣之動靜、聚散的產物,並且具有一定秩序,所以認為"理在氣中"。顧炎武說:"盈天地之間者氣也",肯定氣是天地萬物之本原。方以智從自然科學研究中得出"一切皆氣所為也,空皆氣所實也"的結論,並闡明"物有其故",即"物理"、"物則"。
②在道器關係上,明清之際思想家批判了"道本器末" 的唯心主義說法。王夫之說:"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道之器也"。方以智反對"舍物以言理"。顧炎武則主張"非器則道無所寓",正確回答了客觀事物的規律與具體事物的關係。
③在心物、知行關係上,明清之際思想家強調認識來源於 "外物","知" 依賴於"行"。王夫之提出"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覺乃發"的唯物主義認識論。方以智主張"以知還物",認為正確認識應符合事物本來面目。顏元倡導"踐履"、"習行",提出實踐在認識中的重要作用。
④在人性、理欲問題上,否定理學家區分"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 以及"存天理,滅人慾" 的說教。王夫之提出性"日生則日成"的命題,認為人性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顏元提出"非氣質無以為性,非氣質無以見性"的命題。這雖然也還是超階級的觀點,但卻戳穿了"天命之性"的虛妄,為批判天理人慾對立論建立了理論基礎。 陳確、 王夫之都肯定情慾私利的合理性,認為"有欲斯有理", "天理中亦有人慾"。 黃宗羲、顧炎武把自己的政治理論建立在承認人的私利基礎上,批判君主"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認為與其如此,還不如"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天下之人,各懷其家,各私其子"。這具有反對封建特權意義。但由於各自所處時代的局限性,明清之際思想家們的理論觀點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唯心主義內容。
明清之際哲學是中國哲學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代表人物

黃宗羲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
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曆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鑑論》、《宋論》等書。
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於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李贄

李贄(1527~1602),漢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中古自由學派鼻祖,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自刎死。他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李贄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李贄以孔孟傳統儒學的“異端”而自居,對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學、社會腐敗、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張“革故鼎新”,反對思想禁錮。
在文學方面,李贄提出“童心說”,主張創作要“絕假還真”,抒發己見。李贄旗幟鮮明宣稱自己的著作是“離經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殺不可去,頭可斷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縮。李贄在詩文寫作風格方面,也主張“真心”,反對當時風行的“摹古”文風,他的這一傾向,對晚明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