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磁州窯孔雀藍爐

明初磁州窯孔雀藍爐

磁州窯是我國瓷器的重要產地,燒造時間之長,產品之多,影響之大,為後人所關注。

該尊孔雀藍香爐產自明代早期磁州窯。孔雀藍香爐為出土之物。高7厘米,直徑14厘米,爐內外均施孔雀藍釉,厚唇,爐身朝外自然敞開,呈喇叭狀,爐身盛開三朵黑釉葵花,視覺效果突出,四周配上莖葉,主次分明,畫面剩餘空白處採用席紋補白,筆意流暢,構圖精巧。香爐圓底露胎,留有修胎的痕跡;爐腰下有凸起圈,圈下外裝飾三隻浮雕型如意足,特色鮮明,十分大氣。

製作方法,藝術特色,

製作方法

香爐所用的“孔雀藍釉”又稱“法藍”,它以銅元素為著色劑,燒制後呈現亮藍色調的低溫彩釉。孔雀藍釉原屬於西亞地區的傳統釉色,其製品在唐宋期間的商貿往來時被帶到中原,金、元民窯陸續仿製,但鈷料發色明顯偏黑。明以後以鈷為著色劑的一種低溫藍釉,釉色鮮艷,清澈透明。孔雀藍或於白釉器上二次施釉燒制,或在素坯上直接施釉燒制。
孔雀藍香爐所繪製的向日葵原產地為北美洲,可能是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帶進的物種,向日葵寓意嚮往光明恥姜,深受華人喜愛。如今所知最早記載向日葵的文獻為明朝人王象晉所擊背榆著籃漏龍《群芳譜》(1621年),書中尚無“向日葵”一名,稱為“丈菊”。原文云:“丈菊名本番菊,又名迎陽花,莖長丈余……”“向日”之名,見於文震亨《長物志》(約1635年)。此後,向日葵很快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有詩云:“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炒潤臘。”
望著香爐上的向日葵,我時常想起著名畫家梵谷的《向日葵》。梵谷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向日葵給人帶來滾滾熱浪,濃烈的金黃色彩,在有力的,雕刻般的筆觸里,我們感受的分明是畫家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焰,熾熱的激情,旋轉不停的畫筆以及他的智慧和靈氣。而孔雀藍香爐上的向日葵也一定有著製作人暗藏的密碼,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還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激情?

藝術特色

磁州窯古屬燕趙故地,自古即有“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讚譽。它為磁州窯陶瓷粗獷豪放、雄健濃厚的藝術風格提供了肥沃土壤。磁州窯陶瓷“化土石為神奇”,處處散發著濃郁鄉奔烏洪乘土氣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作為北方民危催翻窯的代表,磁州窯陶瓷裝飾內容帶有愉笑員棗鮮明的民間色彩,多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植物、動物、人物故事等。詩詞與書法手段的結合運用,極大地豐富和繁榮了我國瓷器的裝飾技法和文化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