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龍泉窯青釉八卦網紋鼓釘三足爐

明代龍泉窯青釉八卦網紋鼓釘三足爐

尺寸:高19cm,口徑32cm,底徑26cm。

微斂口,厚唇,筒腹,平底,下承三獸蹄形足。釉水厚薄適中,瑩潤細膩,光澤柔和悅目,質感如青玉。爐底呈圓餅狀,爐內底及外底皆露胎,有濃重而不規則的火石紅斑塊。口沿飾一周圓形鼓釘,腹部一周裝飾網紋、八卦紋,紋飾疏朗流暢,線條流轉自如。器形規整,比例適度,寶光內蘊,自有歷千年而不泯之風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龍泉窯青釉八卦網紋鼓釘三足爐 
  • 創作年代明代
  • 分類:龍泉窯瓷器
  • 來源:青島觀美美術館
龍泉窯,宋元時期中國南方最大的民間窯廠,窯址在今浙江省龍泉縣,故名。窯址已發現上百處。始燒於北宋前期,南宋至元為其鼎盛時期,瓷窯數量成倍增長,其產品質量提高。南宋中期燒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豐富,尤以鬲式爐、堆塑龍虎蓋罐、雙耳瓶、八卦爐為典型器。器物胎色灰白,釉質滋潤,造型多種多樣,在生產白胎青瓷的同時,還仿造官窯的黑胎器物。元時在燒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盤、大瓶,燒成後不變形。明中期後漸衰落。 龍泉窯燒瓷歷史悠久,產品傳世較多,宋元時遠銷到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國。1976年自南韓新安海底沉船打撈出一萬七千餘件元代瓷器,其中龍泉青瓷達九千餘件,可見外銷數量之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