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龍泉窯系青瓷跡型研究與物證鑑定

明代龍泉窯系青瓷跡型研究與物證鑑定

《明代龍泉窯系青瓷跡型研究與物證鑑定》是2016年11月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筱慧、周強。

基本介紹

  • 書名:明代龍泉窯系青瓷跡型研究與物證鑑定
  • 作者:周筱慧、周強
  • 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頁數:466 頁
  • 定價:38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911417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廣州番禺博物館及廣州東方博物館牽頭,與廣東省考古研究所、龍泉市博物館、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合作編著的陶瓷跡型研究學術專著。作為陶瓷跡型研究與物證鑑定系列從書中的第三本,主要研究對象為明代龍泉窯系青瓷的跡型特徵,將2015年陶瓷跡型研究團隊與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前往浙江龍泉窯窯址、龍泉市博物館以及廣東大埔余里窯窯址採集的標本跡型圖片整理建構成標準圖譜模型,在梳理明代龍泉窯系青瓷發展歷程的同時,也為明代龍泉窯系青瓷的鑑定提供了有力的物證依據。
全書中英文對照,圖片資料豐富,極具專業價值。

作者簡介

周強,廣州東方博物館館長;周筱慧,廣州東方博物館研究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龍泉青瓷概述
第一節 龍泉窯發展史
一、龍泉窯的起源
二、龍泉窯在古代的發展
三、龍泉窯的衰落
四、龍泉窯在新中國時期的復興
五、總結
第二節 龍泉窯的歷史地位
一、龍泉窯在國內的地位
二、龍泉窯在海外的地位
三、總結
第二章 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與廣東余里窯青瓷類型研究
第一節 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與廣東余里窯青瓷器型比較分析
一、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器型類別
二、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器型表
三、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器型圖集
四、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器型風格分析
五、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器型類別
六、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器型表
七、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器型圖集
八、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器型風格分析
九、總結
第二節 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與廣東余里窯青瓷裝飾工藝比較分析
一、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裝飾工藝
二、明早期浙江龍泉窯青瓷官窯器紋飾類別
三、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裝飾工藝
四、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紋飾類別
五、總結
第三節 明代浙江龍泉窯青瓷與廣東余里窯青瓷胎釉比較分析
一、瓷胎比較
二、瓷釉比較
第四節 浙江龍泉窯青瓷與廣東余里窯青瓷製作工藝
比較分析
一、浙江龍泉窯青瓷製作工藝
二、廣東余里窯青瓷製作工藝
第三章 龍泉窯系青瓷釉層的化學成分、性質與形貌
第一節 龍泉窯系青瓷瓷釉化學成分
一、青瓷瓷釉的概念
二、青瓷瓷釉的構成
三、青瓷瓷釉化學成分
四、龍泉青瓷瓷釉的配方
第二節 龍泉窯系青瓷瓷釉各化學成分的作用
一、網路形成劑作用
二、助熔劑作用
三、著色劑作用
四、其他成分作用
五、龍泉窯系青瓷瓷釉的化學成分與釉層結構穩定性的關係
六、總結
第三節 龍泉窯系青瓷釉表面活性
一、龍泉窯系青瓷釉表面活性概念
二、龍泉窯系青瓷釉表面活性產生原因
三、總結
第四節 龍泉窯系青瓷釉層形貌
一、龍泉窯系青瓷釉層概念
二、龍泉窯系青瓷釉層形貌
第五節 總結
第四章 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變化
第一節 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變化機理
一、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與水的反應
二、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與鹼的反應
三、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與酸的反應
四、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與CO2的反應
五、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與鹽溶液的反應
六、總結
第二節 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變化與環境的關係
一、地上環境
二、地下環境
三、水中環境
第三節 龍泉窯系青瓷釉層跡型風化特徵
一、玻璃相跡型風化特徵
二、氣相跡型風化特徵
三、晶相跡型風化特徵
第四節 總結
第五章 明代龍泉窯系青瓷典型跡型類別
第一節 龍泉窯系青瓷斑塊類別
一、龍泉窯系青瓷斑塊概念
二、龍泉窯系青瓷斑塊類型
三、總結
第二節 龍泉窯系青瓷紋路類別
一、龍泉窯系青瓷紋路概念
二、龍泉窯系青瓷紋路種類
三、總結
第三節 龍泉窯系青瓷氣泡類別
一、龍泉窯系氣泡概念
二、龍泉窯系氣泡種類
三、總結
第四節 龍泉窯系青瓷鬃眼類別
一、龍泉窯系鬃眼概念
二、龍泉窯系鬃眼形成與分布
三、龍泉窯系鬃眼特徵
四、總結
第六章 陶瓷跡型原理及規律
第一節 陶瓷跡型基本原理
一、陶瓷跡型量變原理
二、陶瓷跡型時間過程性原理
第二節 陶瓷跡型規律
一、陶瓷跡型隨機性規律
二、陶瓷跡型色差規律
三、陶瓷跡型量變規律
四、陶瓷跡型層次性規律
五、陶瓷跡型多樣性規律
六、陶瓷跡型差異性規律
七、陶瓷跡型分明性規律
第三節 跡型出現位置的合理性與變化的同步性
一、陶瓷跡型出現位置的合理性
二、陶瓷跡型變化的同步性
第七章 明代龍泉窯系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建構
第一節 標本選擇與來源
一、標本選擇
二、標本來源
三、研究合作單位
第二節 明代浙江龍泉楓洞岩窯青瓷和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
一、明代浙江龍泉楓洞岩窯青瓷和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說明
二、明代浙江龍泉楓洞岩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
三、明代廣東余里窯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
第八章 明代龍泉窯系青瓷跡型真品與贗品比對分析
第一節 龍泉窯系青瓷斑塊真品與贗品比對分析
一、坑點斑
二、絮狀斑
第二節 龍泉窯系青瓷紋路真品與贗品比對分析
一、C形紋、O形紋
二、釉裂紋
三、劃痕
第三節 龍泉窯系青瓷氣泡真品與贗品比對分析
一、色變泡
二、壁變泡
第四節 龍泉窯系青瓷鬃眼真品與贗品比對分析
一、真品二維特徵
二、贗品二維特徵
第五節 龍泉窯系青瓷釉層形貌真品與贗品比對分析
一、真品三維特徵
二、贗品三維特徵
第九章 建立龍泉窯系青瓷跡型物證的實際操作
第一節 建立龍泉窯系瓷器跡型物證的方法
一、跡型物證建立的特性
二、跡型比對
三、跡型本質論證
第二節 龍泉窯系瓷器跡型物證建立操作
一、跡型觀察記錄
二、跡型形成本質論證
三、龍泉窯系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的局限性
四、總結
附錄1:青釉蓮瓣紋碗跡型分析報告
一、送檢器物基本情況
二、檢驗性質
三、條件
四、方法
五、操作流程
六、送檢器物跡型與龍泉窯系青瓷跡型標準圖譜模型比對
七、跡型現象比對結果綜述
八、送檢器物物證分析
附錄2:2013年度廣東大埔余里窯址發掘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發掘經過
三、文化堆積
四、主要遺蹟
五、遺物概況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