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姓

源於風姓,出自上古帝王伏羲氏別稱,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昃姓
  • 源於:風姓
  • 出自:上古帝王伏羲氏別稱
  • 類型:以先祖稱號為氏
介紹,姓氏來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姓氏名人,昃道海,昃 偉,昃姓的老本營,

介紹

昃姓,是一個稀有姓氏,在全國只有1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陝西省的府谷縣、山西省的保德縣、山東省的博山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台北三重市等地。
讀音

昃姓

姓氏來源

昃姓源流有:

源流一

伏羲氏,亦稱宓羲氏、庖犧氏、包犧氏、伏戲氏,史稱犧皇、皇羲、太昊,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之為“伏犧”。伏羲氏所處時代,大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期,即公元前8000~前6000年之間。史學家范文瀾說:“居住在東方的人統被稱為‘夷族’。太昊是其中一族的酋長,伏羲和太昊向來被當作一個人的名號。”國學大師郭沫若也說:“‘太昊’,號伏羲氏。據說,伏羲作卦已是父系社會的事了。據記載,‘陳,太昊之墟也’,今河南省淮陽縣。那么,太昊應當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想像的祖先了”。學者徐旭生認為:“中華民族的形成由華夏集團、東夷集團與南蠻集團三大集團形成,炎帝與黃帝是華夏集團的代表,太昊是東夷集團的代表,伏羲與女媧則是南蠻集團的代表人物。”否認太昊伏羲氏是同一個人,認為太昊是一個人,伏羲是一個人。沿襲數千年來的人文歷史觀點,太昊伏羲氏是中國三皇五帝之首、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國醫藥鼻祖之一、陰陽八卦創始人。伏羲又號稱為伏曦氏、晨氏、昃氏,古代“晨”、“昃”、“曦”字同義通假,伏羲的後代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的,便有了昃姓。
在伏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古代“晨”、“昃”、“曦”字同義通假,稱昃氏、曦氏、晨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其昃氏的姓氏讀音作zè(ㄗㄜˋ)。昃氏族人大多尊奉伏羲氏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管市官員司昃,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昃,是對太陽運行狀態描述字。司昃,亦稱司市、大市,是西周初期為負責掌管司晨的報時官,西周時期,“晨”、“昃”二字同義,因此也稱“司晨”,後成為掌管貿易市場的官吏稱謂。按周制,午時三刻後(12:00),各級商貿市場開始運作,司昃到職進行市場管理,包括排市、驗貨、課稅、治安、平爭、防火等。多至酉時三刻(18:00)閉市,慶典節日延至戌時三刻(20:00)。
在歷代司昃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昃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司氏、昃氏,世代相傳至今,其昃氏的姓氏讀音作cè(ㄘㄜˋ)。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明末清初朱明王朝衡王后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該支昃氏,自稱原是朱明皇朝後裔,出自青州衡王府(今山東青州)宗室。明青州衡王,名朱佑楎,是明朝第八帶皇帝憲宗朱見深(朱見浚,公元1447~1487年)的第七子,其母為莊懿張德妃。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朱佑楎被冊封為青州衡王。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大興土木,建造了衡王府。
第一代衡王朱佑楎為人尚守古禮,好善樂施,是當朝明孝宗的叔父,深得新登基的明孝宗敬重,加封朱佑楎為恭王。當朱佑楎過壽誕時,明孝宗曾撥專款為衡府增建午朝門石坊,並御賜坊額題字;前坊為“樂善遺風”,後坊為“孝友寬仁”,對其大加頌揚。明衡王在青州傳六世、七王,依次是恭王朱佑楎→莊王朱厚燆→康王朱載圭→安王朱載封→定王朱翊鑊→憲王朱常庶→朱由棷。最後一代衡王為朱由棷。在明末崇禎十六年(李闖王大順永昌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親率起義軍占領北京後,曾派將軍姚應奉率兵駐守青州。忠於明王朝的衡王府裨將李士元殺了姚應奉,之後找到衡王朱由棷,勸他即位稱帝,挑旗反順抗清。但朱由棷膽小如鼠,甘願聽天由命,不但不敢冒險起兵反清,反而主動投降了滿清政府。清朝政府當時為穩定大局著想,採取安撫政策,暫時讓衡王府保持了下來。到了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天下反清浪潮洶湧,清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藉口衡王的子弟中有叛亂抗清者,遂將朱由棷召進京城軟禁起來。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滿清政府就隨便找了個“叛亂之罪”的理由殺了朱由棷,之後抄斬衡王府。當時青州衡王家族被迫四散逃命,來不及逃走的則被變賣為奴,家產財寶“半歸禪剎,半入侯門”,富麗堂皇的的青州衡王府瞬時破敗淒涼,被夷為平地。如今在故衡王府遺址上矗立的,是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由前英國蘇格蘭阿伯丁人武成獻偕夫人建造的“青州府醫學堂”,是山東省的第一家西醫醫學院。
據該支昃氏族人自稱,當年,青州衡王府的一部分宗室子弟逃到了山東境內西部群山中一個被稱作“坡莊”的地方,即今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域城鎮昃家莊,族人以《千字文》中“日月盈昃”一語為據,將朱氏改為昃氏,明志自己為明王朝宗親,寄託了對故明王朝的哀思,又避免了滿清王朝對朱明遺族的殘酷追殺,其姓氏讀音作hān(ㄏㄢ),白讀為hán(ㄏㄢˊ),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伏羲氏、朱由棷。

遷徙分布

昃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當局“內政部”民政總署於2005年(台灣地區民國九十四年)2月28日對台閩地區姓氏進行統計時未予記載,多以府谷、青州、博山為郡望。
今陝西省的府谷縣、山西省的保德縣、山東省淄博市的博山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台北市三重市,美國的華盛頓州、佛吉尼亞州等地,均有昃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青 州:亦稱青州府,在古代是《禹貢》中提及的“九州”之一,大體指泰山以東至渤海的一片區域。現代則指山東省的青州市。青州得名甚早,在奠基《禹貢》中就有記載:“海岱惟青州”。上古時期為東夷之地。至夏、商時期,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周朝初期封呂尚為齊侯,其地始歸於齊國。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過所屬。西漢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東漢時期為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在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西晉懷帝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曹嶷棄廣縣,築廣固,為青州刺史治。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慕容德陷廣固,定為南燕國都,這也是山東唯一一個作為朝代首都的地方。後劉裕滅南燕,夷廣固,築東陽城,置北青州刺史治於此。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己酉,公元469年)拔東陽城,仍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丁酉,公元517年)增築東陽城南郭,即南陽城。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丁丑,公元557年)遷益都縣治於東陽城,移青州府治於南陽城。隋朝時期為青州總管府治,後改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復為青州總管府治,後又改為北海郡治。宋朝時期為京東東路路治。金過時期為山東東路益都總管府治。元朝時期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明、清兩朝時期為青州府治。民國時期為益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歸昌濰地區(今山東濰坊)管轄,1986年撤縣改為青州市。
府谷縣:遠古時期,府谷地區就有先民定居生活,境內發現最早的有距今約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的原始遺址。夏、商時期,縣境為要服地(五服之一,上古帝王為“使賦役有恆,職掌分定”,將京師外圍分為五等地帶,謂之五服,甸服最近,距京師五百里,侯服稍遠,綏、要、荒服益遠),在雍州翟族境內。西周時期府谷屬固陽榆中地,為荒服,屬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春秋時期府谷為白翟之地,屬晉國,一說為林胡族地。戰國時期,府谷為固陽榆中地,屬魏國,後屬趙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府谷為上郡地。西漢時期,在府谷縣境設定了富昌縣,治所即府谷古城,屬地為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南部和本縣東北部,屬西河郡管轄。王莽執政時,府谷改名為富成縣。東漢撤銷,府谷轄地併入平定縣。北魏時期府谷為五原郡固陽並永安郡地。北周時期為銀城縣地(今神木北部及府谷縣地)。隋朝初期,府谷仍為銀城縣地,隋開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在北部復設富昌縣,南部仍屬銀城縣。唐朝時期屬麟州,初為府谷鎮,唐開元初年以後縣地分屬銀城、新秦二縣。五代時期後唐天佑七年(庚午,公元910年)升鎮為縣,後唐天佑八年(辛未,公元911年)升府州,領府谷縣,不久因遼國侵擾遷到留得人堡,即今府谷縣舊城。宋朝時期仍為府州,領府谷縣。元朝初期,復建府州,領府谷縣。明朝時期為府谷縣,屬葭州。清朝時期仍為府谷縣,初屬延安府,後改屬榆林府。民國時期,府谷縣屬榆林道後改為榆林專署管轄。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府谷縣境南部開始建立神府革命根據地,逐漸擴大到原國民黨縣政府統治的大堡、鎮羌、天平等聯堡。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3月,在木瓜榆家坪成立府谷縣革命委員會,歸陝北省蘇維埃政府領導。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紅色政權神府特區抗日人民委員會成立,統轄府谷縣城以南及神木縣、榆林縣、佳縣的部分地區,與國民黨統治的府谷縣並存。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月,神府特區抗日人民委員會改為神府特區蘇維埃政府,屬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領導,7月,神府特區蘇維埃政府改為神府縣政府,屬陝甘寧邊區政府領導,與國民黨統治的府谷縣並存。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11月,府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屬晉綏邊區政府領導。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3月,府谷縣黃甫川東地區、內蒙古十里長灘一帶和山西省河曲縣部分地區合併,設立河府縣,歸晉綏邊區政府領導。9月撤銷,歸還府谷原屬地。1949年6月,府谷縣改屬陝甘寧邊區榆林分區領導。府谷歸屬榆林專區。1958年12月,府谷縣與神木縣合併,縣委、縣人委設在神木縣城關,仍屬榆林專區。1961年9月,恢復府谷縣建置,隸屬未變。1968年3月,府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屬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1981年12月,恢復府谷縣人民政府,隸屬榆林地區行政公署,直至2000年撤地設市,府谷縣屬榆林市。
博山縣:春秋時期為齊國馬陘邑地。秦朝時期隸屬於濟北郡嬴縣。西漢至晉分屬濟南郡(國)般陽縣(今區北境)和泰山郡萊蕪縣(今區東南境)。南朝宋於此僑置清河郡繹幕縣;北魏改繹幕縣為繹姑縣;北齊併入東平原郡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貝丘縣為淄川縣,屬齊郡。唐、宋、金諸朝代屬淄州淄川縣。元朝時期屬益都路益都縣,明朝時期屬青州府益都縣。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始置博山縣(以縣境南部有博山得名),仍屬青州府;其轄區為原益都縣顏神鎮孝婦、懷德二鄉三十四社及原淄川縣大裕等二十一村、原萊蕪樂疃等七莊。縣治在顏神鎮(今博山城),曾名顏神、顏神店,因傳說周末孝婦顏文姜居附近齊長城嶺下,“歿而有神"而得名。顏神至宋朝時期已成重鎮,金國時期稱顏神店。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置顏神鎮,屬益都縣。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屬岱北道(翌年改稱濟南道),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屬淄青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廢道直屬於省,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屬國民黨山東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9月建立博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泰(安)萊(元)章(丘)歷(城)淄(川)博(山)新(泰)七縣聯合辦事處管轄。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春屬泰山專區,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8月,因日寇“掃蕩”形勢惡化,博山縣與萊(蕪)東縣合併為博萊縣,隸屬不變。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7月撤銷博萊縣,恢復博山縣,屬魯中行政區魯山專區(第五專區)。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改屬淄博特區,同年9月於博山城及其附近地區置博山市,隸屬同博山縣。民國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4月博山縣與博山市合併,仍稱博山縣,同年12月淄博特區撤銷,轉屬泰山專區。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3月博山縣全境解放,8月重建淄博特區,博山城關區及原山、八陡三個區劃為淄博特區直轄區。1949年10月撤銷博城、原山等三個淄博特區的直轄區,改建博山市,屬淄博工礦特區。1950年5月博山市併入博山縣。1951年2月復置博山市,博山縣與博山市均屬淄博專區,同年5月改稱淄博市(縣級),市機關駐博山城內,博山縣機關駐源泉。1953年7月撤銷淄博專區,建立淄博工礦區,縣級淄博市及博山縣均屬之。1954年10月博山縣劃歸昌濰專區。1955年3月淄博工礦區連同其所轄的張周市、淄博市(縣級)和淄川縣一併撤銷,設立地級淄博市,原縣級淄博市改為博山區、黑山區。1956年6月撤銷黑山區,併入博山區。1958年12月撤銷博山縣,所轄南博山、郭莊、源泉、池上司處人民公社劃歸博山區;其餘口頭、太河、邊河、田莊、峨莊、蓼塢、南仇等七處人民公社劃歸淄川區。1961年冬淄川區三處人民公社的五十八個大隊劃歸博山區。此後,隸屬關係及轄區再無大的變化。

堂號

青州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
府谷堂:以望立堂,亦稱神木堂。
博山堂:以望立堂,亦稱馬陘堂、濟北堂、顏神堂。

姓氏名人

昃道海

(1956~今),山東淄博人。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博山數碼攝影家協會主席。

昃 偉

(1963~今),山東淄博人。中國重彩畫家、國家一級藝術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昃姓的老本營

“小時候在老家,昃姓的人很多,一點不覺得稀奇。後來才發現這個姓真是稀少,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字怎么讀。其實‘秀才識字認半邊’讀仄ze 就對了。在博山地區,如果聽鄉親們提到什麼人姓zhai(音同窄)就是指‘昃’,這是當地人的方言。”昃道海是淄博市的文化名人,作為攝影家的他對自己的姓氏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了解,說道昃姓,他首先從讀音介紹起來。“之所以那么多人不知道這個字、不了解這個姓氏是因為作為一個姓氏,昃出現的很晚,和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古老姓氏相比它還很年輕,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我們昃家莊是昃姓人的老家,尋根溯源,找到這裡算是找到根上了。”昃道海不無自豪地說。據他介紹,目前昃家莊共有2000多人,昃姓人占了40%左右,雖然這個百分比看著不怎么大,但作為昃姓人口的絕對數字,在全國已經是屈指可數的了。另外,在昃家莊以北2公里有個叫房家莊的地方,30%的村民也姓昃,作為昃姓的聚居地僅次於昃家莊,而房家莊最初的昃姓人就來自昃家莊。“昃姓家族的譜系非常清楚,人數又不多,所以都是老鄉,數著數著說不定就能論上親戚。”另外,昃道海還告訴記者,他祖父和同姓親戚在上世紀60年代曾住在濟南東雙龍街附近,因為多年未有聯繫,所以不清楚近況如何,但據他推測濟南的現有的山東籍昃姓人很有可能就是從博山一帶移居過去的。
提及昃姓譜系,昃道海繼續介紹道,“昃姓流傳到現在已經到第17世了,昃如川老人(現已過世)在博山地區德高望重,也是當地的文化名人,他在世時,曾在2000年前後組織過昃姓家譜的補續工作,將譜系下延了32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