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岩蕨(旱岩蕨)

華北岩蕨

旱岩蕨一般指本詞條

華北岩蕨(Woodsia hancockii Baker)植株高3-1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及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全緣,棕色,膜質。

主要產自產河北(小五台山、淶源)、內蒙古(卓資)、山西(五台、恆山、寧武)、陝西(太白山),日本(四國)、朝鮮(鹹鏡北道)及俄羅斯(遠東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岩蕨
  • 拉丁學名:Woodsia hancockii Baker
  • 別名:旱岩蕨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木賊綱 
  • :水龍骨目
  • 岩蕨科
  • 岩蕨屬
  • :華北岩蕨
  • 分布區域: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日本;俄羅斯;朝鮮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葉密集簇生;柄長1-2厘米,纖細,淡禾稈色,中部以下具水平狀關節;葉片披針形,長2-8厘習項龍趨米,中部寬3-12毫米,先端漸尖,基部略變狹,二回深羽裂;羽片7-14對,平展或斜展,無柄驗舟端,下部數對略縮小,對生或近對生,彼此遠離,向上宙故婚的羽片互生或近對生,疏離,中刪棗詢寒部羽片較大,長4-8毫米,基部寬3-5毫米,近斜方形或斜卵形,漸尖頭或尖頭,基部闊楔形或上側為截形並緊靠葉軸,深羽裂汽府立達於羽軸,裂片2-3對,基部一對烏簽最大,倒卵形或舌形,長約2毫米,邊緣她組炒波狀或頂部具1-2小齒。葉脈僅可見,在裂片為二歧分枝,小脈先端不達葉邊。葉薄草質,乾後棕綠色,兩面均無毛。孢子囊群圓形,由少數孢子囊組成,位於小脈的頂端或中部以上,通常每裂片有1-3枚;囊群蓋碟形,膜質,邊緣具膝曲的棕色節狀長毛。
華北岩蕨
廣通複葉耳蕨線稿圖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在海拔1670-2200米的潮濕岩石縫隙中。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
國外分布:日本、朝鮮、俄羅斯。
模式標本產地:河北(小五台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