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伊斯蘭國家教育

早期伊斯蘭國家教育,7世紀伊斯蘭教建立後,在穆罕默德領導下,阿拉伯半島歸於統一, 並迅速成為橫跨亞、非、歐三洲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至阿巴斯王朝(751—1258),帝國破裂為以巴格達為首都的黑衣大食、以開羅為首都的綠衣大食和以科爾多瓦為首都的白衣大食。伊斯蘭教興起前,阿拉伯遊牧民族缺少教育,僅有極少數地方受基督教、猶太教影響,出現私人傳授讀、寫的場所昆它布,後成為以教授《古蘭經》為主的初級學校。

隨著伊斯蘭教政權日益強大,出現宮廷和府邸學校,教育統治者及上層人物的子孫成為接班人;教學以《古蘭經》為主,亦教授詩歌、論辯術和歷史掌故,使學生舉止端莊, 儀表優美。宮廷定期舉辦沙龍,由執掌政教大權的哈里發親臨主持。介於宮廷學校和昆它布兩種學校之間的學館是學者在家教學的機構,以學者為中心,傳授水平較高的知識。清真寺施行初等教育和以講學、論辯為形式的高等教育,多邀集學者傳授高深知識,各地青年紛集寺中,圍坐講學者四周, 形成教學環,學習神學、哲學、史學、文法學、數學、醫學等多種學科。巴格達、巴斯拉、開羅、科爾多瓦的圖書館均為特殊類型的高等學校。三大食國的教育初期差異不大,11世紀後漸有不同。塞爾柱突厥入侵奪黑衣大食後建立的塞爾柱帝國創辦職官學校。學校改由政府設立,視注重民主思想的什葉派為異端邪說,尊重具保守色彩的遜尼派,課程以神學和法學為重點;綠衣大食受其影響,自阿尤布王朝始,竭力掃清法蒂瑪王朝流行的什葉派,崇拜遜尼派教義;白衣大食因社會穩定,有利於學術成長和傳播,出現眾多穆斯林學者。14世紀奧斯曼帝國仿效塞爾柱帝國的職官學校,舉辦宮廷學校, 設立學館,以培養地方官員。早期伊斯蘭國家重視教育,廣開學路;禮遇學者,廣開師路。各大食國的高等學校普遍以自然科學為重要學科,教授數學、醫學、天文學和哲學,包括異教文化,尤其是希臘文化。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靈活多樣,實行因材施教,鼓勵質疑問難,提倡辯論。學校多以捐款為基金。阿拉伯人依據其文字和信仰,在一個社會內將具有千餘年歷史的、多樣性的地中海地區希臘、羅馬、以色列和近東的傳統文化與具有自己風格並與遠東文化有充分接觸的、豐富多采的波斯文化統一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