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時分的部落

這首詩寫於詩人自殺前八個月,從這首詩的內容來看,詩人的自殺,不僅因為對詩歌事業,對愛情感到絕望,對我們這個社會同樣感到絕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日落時分的部落
  • 創作年代:1988
  • 作品出處:《海子詩全集》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海子
詩歌原文,詩歌鑑賞,作者簡介,

詩歌原文

日落時分的部落
晚霞映著血紅的皇后
夜晚的血,夢中的火
照亮了破碎的城市
北京啊,你城門四面打開,內部空空
在太平洋的中央你眼看就要海水滅頂
海水照亮這破碎的城,北京
你這日落時分的部落淒涼而尖銳
皇后帶走了所有的蜜蜂
這樣的日子誰能忍受
日落時分的部落,血污塗遍全身
在草原盡頭,染紅了遙遠的秋天
她傳下這些災難,傳下這些子孫
躲避災難,或迎著災難走去

詩歌鑑賞

這首詩寫於詩人自殺前八個月,從這首詩的內容來看,詩人的自殺,不僅因為對詩歌事業,對愛情感到絕望,對我們這個社會同樣感到絕望。這種絕望之中,詩人所表現出的對社會本質的認識,那種洞若觀火的透徹,令人吃驚。你不妨把這首詩挪後幾個月,挪到六四以後去,那是何等深刻而準確的概括!一個似乎游離於人世社會的詩人,一個從來不參加學校會議的“書呆子”,竟然能夠如此直覺地抓住社會本質,除了天才,別無他解。
用“日落時分的部落”來概括我們的社會,形象而又深刻!
我們進行了幾十年的改革,好像取得了天大的成就。但是這種純經濟改革,不觸及政治體制的改革,歸根到底是沒有出路的,越輝煌,越意味著結束,恰如日落,儘管輝煌美麗,卻已近黃昏,墜落就在眼前了。
我們自詡三十年來創造了經濟奇蹟,但人民的生活呢,福利呢?別說相對,不少人,絕對的角度,都在下降,這就是“皇后帶走了所有的蜜蜂/這樣的日子誰能忍受”。高度精煉地概括了既得利益集團攫取社會財富的可悲可恨現狀。
但是,他們越是瘋狂攫取社會財富,離自己的滅亡越近。表面看起來強大,實際已經“內部空空”, “眼看就要海水滅頂”,可怕的危機就在眼前。從本質上來說,它們已經很虛弱,失去民心必然導致虛弱,這注定了他們的“淒涼”下場。
他們“血污塗遍全身”——偉大的詩人難道預見將要來臨的血光之災?這種血光永遠也不會消除,“染紅了遙遠的秋天”。最可笑的是殺人的人,他們才真正膽怯,膽怯到不敢看見年份。多么虛弱!日落時分的部落啊。
“她傳下這些災難,傳下這些子孫”——我們中華民族的子民幾千年受盡磨難,不僅是戰爭的磨難,甚至是和平時代的磨難。張養浩曾經高度概括這種磨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順便提一句,這首了不起的作品已經從中學教材中刪除,換了張養浩一首風花雪月之作。
我們怎么辦?我們可以躲避?我們無處躲避。他們倒可以躲避,他們也不是不知道他們正處於“日落時分”,只是他們不怕,他們知道,他們隨時可以跑到加拿大之類的地方去躲避,他們的家人不少已經去了那裡,但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卻無處躲避,我們沒有詩人的這種決絕,這種對骯髒人世棄如敝履的決絕和勇氣。那么,我們就應該“迎著災難走去”。
拿出我們的勇氣來,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活的有尊嚴,希望自己不是奴隸——人類已經走到二十一世紀,我們怎么還能忍受奴律般的身份?讓我們緬懷海子,“迎著災難走去”!

作者簡介

海子(1964一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慶人,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
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裡,海子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和《海子詩全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