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鶺鴒

日本鶺鴒

日本鶺鴒(學名:Motacilla grandis):體長約20厘米。上體多黑色,額、頦及眉紋白,下體白,兩翼黑而具白色橫斑及羽緣,尾黑而邊緣白色。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腳黑色。飛行時發出嘁喳聲,具複雜而獨特的鳴聲。

喜農田、稻田和溪流。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地上行走或奔跑捕食。主要以水生和陸生昆蟲以及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日本;朝鮮南部有一繁殖記錄。偶有冬候鳥至中國台灣及河北。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日本鶺鴒額白色,具一白色眉紋。其餘頭、頸、包括眼先、頰、耳覆羽、頭側和頸側、背、肩、腰等整個上體黑色。尾上覆羽黑色。接近尾基的尾上覆羽外翈具寬的白色羽緣,尾羽黑色,最外側兩對尾羽白色,內側具較寬的黑褐色羽緣,羽端亦為白色。翅上小覆羽黑色,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羽基黑色,飛羽灰黑,內側飛羽主要為白色,三級飛羽黑色具窄的白緣,內側最長的三級飛羽外側白色。頦白色,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虹膜褐色,嘴、腳黑色。
幼鳥上體褐灰色,下體白色沾黃,喉兩側、胸和兩脅沾褐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20-23克,雌性21一23克;體長雄性181-190毫米,雌性175-201毫米;嘴峰雄性12-15毫米,雌性13-14毫米;翅雄性86-95毫米,雌性83-88毫米;尾雄性87-95毫米。雌性86-92毫米;跗跖雄性22-24毫米,雌性22-24毫米。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岸邊,也棲於村落附近。尤其喜歡沙石河邊和湖中小島,很少到山中溪流和海岸。喜農田、稻田和溪流。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地上行走或奔跑捕食。飛行姿式呈波浪式,有時也較長時間地站在一個地方,尾不住地上下擺動。主要以水生和陸生昆蟲以及昆蟲幼蟲為食: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如象甲、蠐螬、叩頭甲、米象、毛蟲、蝗蟲、蟬、螽斯、金龜子、螞蟻、蜂類、步行蟲、蛾、蠅、蚜蟲、蛆、蛹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日本和韓國。
遊蕩:中國、朝鮮,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俄羅斯聯邦、中國台灣島。
日本鶺鴒分布圖日本鶺鴒分布圖

繁殖方式

日本鶺鴒的繁殖期為3月下旬至7月,營巢于山區人類居住環境附近,巢多置於水邊草叢,房屋屋檐和岩壁縫隙中。巢材主要為枯草莖、枯草葉和草根。巢呈杯狀,外壁為粗的草莖和草葉,內壁為細的草根和樹皮纖維,內墊有獸毛和羽毛。每窩產卵4-6枚,卵灰白色,被有鼠灰色、暗褐色或紫褐色斑,卵的大小為20.5毫米-16.5毫米。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但以雌鳥為主,孵化期12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育雛,14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曾經是白鶺鴒的亞種之一,1994年被認定為獨立物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日本鶺鴒在日本為留鳥,在中國為偶見迷鳥,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應該嚴格保護。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 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