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灣一海工業區

日本三灣一海工業區

日本三灣一海工業區是指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和瀨戶內海地區,這裡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區之一,集中了千葉、橫濱、川崎、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等世界重要港口。三灣一海地區擁有1都、2府、18縣,面積約10.8萬平方公里,約占日本面積的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三灣一海工業區
  • 所屬國家:日本
  • 總面積:10.8萬平方公里
  • 下轄範圍:1都、2府、18縣
自然條件,發展特點,重視港口建設,工業規模化,船業和物流業,經濟貢獻,日本貿易,重工業的支柱,園區布局原因,

自然條件

該地區海岸十分曲折,有許多深入內陸的港灣。東京灣為一陷落海灣,由房總與三浦兩半島合抱,面積116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54公里,大部分水深30米左右。伊勢灣深入內陸70公里,灣口有半島和小島為屏障,灣內風平浪靜,水深港闊。大阪灣長約50公里,寬約30公里,為一天然良港。瀨戶內海位於本州西部與九州、四國之間,是個狹長內海。三灣一海地區岸線曲折,水深灣多是建港的優越條件。
開發港口,陸域條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日本為多山島國,平原面積十分有限,有利是這些有限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三灣一海地區就有一定的平原與港口緊鄰,有利於建立臨港經濟區,對發展對外貿易和臨港經濟起了良好作用。

發展特點

日本三灣一海地區依託港口建設和海運物流,有效利用國內外資源,大力發展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規模效應的臨港工業,建立了世界規模的產業中心,有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該地區臨港經濟的發展體現出如下特點:

重視港口建設

日本對外交通依賴港口,所以自古以來重視港口開發。60年代以來,日本開發三灣一海地區,港口進入大規模建設時期,各港紛紛建設深水港,以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以東京灣為例:灣內擁有六個重要港口,即千葉港、橫濱港、川崎港、東京港、梗洋港和橫須加港,六港幾乎首尾相接,形成沿海岸向東南開口的圈形港口及工業城市群體。大阪灣、伊勢灣、瀨戶內海的眾多港口也紛紛崛起,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形成世界上最密集的港口群。港口建設特別是大量深水碼頭的建設,便於大型海運船舶的進出,為日本發展臨港工業與海運物流相聯繫的臨港經濟模式奠定基礎。

工業規模化

規模化的發展道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獲得最大利潤,三灣一海地區幾乎集中了日本全國的石油化工、鋼鐵機械、建材造船等基礎工業。該地區鋼鐵總量占全國的96%,全國幾乎100%的石化工業和造船業以及絕大部分汽車工業都集中該地區。
三灣一海的太平洋工業地帶,不僅是日本也是世界工業最發達工業區之一。東京灣西岸的京濱工業帶包括東京、橫濱、川崎,在寬5公里,長約60公里的海岸帶有200多家大型工廠企業,如日產汽車、石川造船、日本鋼管、日本石油和三菱重工等跨國公司。東京灣東側的京葉工業帶建有兩座大型鋼鐵廠、兩座大型煉油廠、四座石油化工廠和三井造船等。以大阪為中心的阪神工業帶分布在大阪灣,在寬1—3公里的狹長帶里,分布著6000多家工廠。

船業和物流業

日本是世界上公認的物流和物流理論最先進的國家,其物流業超過美國。為了與興建大批臨港工業相配套,發展穩定的大進大出的全球化大生產方式,日本著力優先發展修造船業和以遠洋運輸為主的海運物流業。
日本在二戰後優先發展造船工業,1956年超過英國,造船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常占世界造船定單總量的40%。瀨戶內海是日本造船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日本的遠洋運輸業也領先於世界。

經濟貢獻

日本貿易

日本是世界上公認的“資源小國”,絕大部分工業需要的原料依賴進口,同時,其產品也依賴國際市場,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出口國。因此,日本確立了“貿易立國”的基本國策。
不管原料的進口,還是產品的出口,都需要通過海上通道與世界市場緊密相連。三灣一海地區的臨港經濟,大力發展造船技術,製造運輸石油和礦石用的巨型專業船舶,發展現代化的碼頭設施,提高裝卸能力和效率。同時,大量大型企業把工廠設在碼頭,在專業碼頭通過流水作業線,進入車間,加工後的產品又通過出口專業碼頭遠銷國外,既節約用地又縮短周轉時間,而且海上運輸費用低廉,有利於降低成本。京濱所扇島鋼鐵聯合企業建造了兩端有深水碼頭的人工島,從原料碼頭起,煉焦、燒結、煉鐵、煉鋼、熱軋、冷卻直到鋼鐵產品出廠,呈一流水線,避免了往返運輸,縮短了運輸距離。原料經過3公里流水作業線,產出鋼材便到了島嶼另一端的深水碼頭,直接裝船運往世界各地。這種高效率的生產方式,為推進日本“貿易立國”的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

重工業的支柱

5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工業結構開始向重、化學工業轉化。日本的重工業主要以鋼鐵、造船、汽車為中心。鋼鐵工業原料、燃料,產品運輸量大,三灣一海地區的運輸便利,適合建大型鋼鐵廠。日本開發三灣一海地區時,大規模填海造地,建設大型鋼鐵廠,京濱、阪神、中京、瀨戶內海等地區集中了大部分鋼鐵廠。造船工業,特別是大噸遠洋船隻的製造只能分布在沿海地區。日本三灣一海地區也是造船工業的集中地。汽車工業也是日本的支柱產業。汽車工業需要靠近原料地,特別是靠近鋼產地,而日本鋼鐵工業主要集中三灣一海地區,同時日本汽車需要大量出口,因此汽車工業也主要分布在優良港灣地區,特別是三灣一海地區。
日本化學工業以煉油、石油化學為中心。日本石油化學工業原料依賴進口,為了獲得大量的原料,節省運輸費用,三灣一海地區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集中了幾乎全國100%的石油化學工業。
三灣一海地區臨港經濟的發展保證了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從而確保了20世紀60年代日本重化工業化經濟發展戰略的實現。

園區布局原因

(1)日本發展工業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輸入,產品又大部分依靠輸出,面向國外市場是戰後日本工業布局的基本出發點。在太平洋沿岸一側的許多專業碼頭上,往往通過自動流水傳遞線,將進口的原料和燃料直接運入生產車間,就地加工;同時,所產的產品也徑直通過出口專業碼頭由海船運銷世界各地。因此,就這個意義上講,巨型船舶和港口就成了日本工業原料、燃料的來源地和產品的銷售地。這樣,既節約用地,又縮短生產周期,可獲得巨大經濟效益。戰後資源來源地域構成的變化,即由戰前和戰時主要面向日本海一側(如中國、朝鮮等),改變為戰後主要面向太平洋一側(如東南亞、大洋洲、歐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則更是工業愈加集中於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
(2)充分發揮島國位置條件的優越性。日本海岸線綿長,沿海又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闊,風平浪靜,潮差不大,適宜修築巨港和深水碼頭,便於大型或超級貨輪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灣地區不僅為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條件,而且船舶結構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運輸費用的低廉。
(3)日本沿海地帶雖已十分密集,用地緊張,但是近些年來這裡由於填海造陸,已使地價較為便宜,利於投資設廠。
(4)沿海各大工業地帶是日本工業、城市和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因而也是國內工業品最大的消費地,使生產地接近消費地的經濟原則得以實現。
(5)日本在實施重點發展重、化學工業方針的進程中,在沿海地區大量投資修築公共設施和增設交通線路,從而為布局新廠提供了各種方便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