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蘭郵報穆罕默德漫畫事件

日德蘭郵報穆罕默德漫畫事件

2005年至2006年間由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12幅漫畫引起的系列新聞及政治事件。這些漫畫最初於2005年9月30日在丹麥銷量最大的日報《日德蘭郵報》上刊出,引起伊斯蘭世界的強烈不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德蘭郵報穆罕默德漫畫事件
  • 時間:2005年至2006年間
  • 原因:12幅漫畫引起的系列新聞
  • 類型:宗教事件
簡介,事件過程,導火索,穆斯林的憤怒,西歐四國轉載漫畫事件惡性發展,法國報紙火上澆油褻瀆伊斯蘭,事件爆發2周引全世界穆斯林的抗議,事件漸漸接近尾聲,日德蘭郵報刊載漫畫當日報導內容,圖片說明,諷刺圖片描述,漫畫由來,後續反應,

簡介

(為記載事實經過,本文引用了原圖片。)
日德蘭郵報穆罕默德漫畫事件
日德蘭郵報穆罕默德漫畫事件是2005年至2006年由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12幅漫畫引起的系列爭議及政治事件。這些漫畫最初於2005年9月30日在丹麥銷量最大的日報《日德蘭郵報》上刊出,引起伊斯蘭世界的強烈不滿。在伊斯蘭世界,刊登先知圖像已是褻瀆先知,因此丹麥報業此負面描繪穆罕默德的12幅漫畫,導致穆斯林民眾的抗議,也帶來部分極端分子的恐怖威脅。丹麥政府儘管譴責這樣的污損行為同但也指出丹麥民族的幽默特質,並強調捍衛民主言論自由。隨後,丹麥德國瑞典挪威比利時冰島及其他部分歐洲國家及美國的報紙也陸續刊登這些漫畫,立場同樣是捍衛言論自由。伊斯蘭世界的牴牾情緒與動作亦逐步升溫,該事件成為國際矚目的新聞及政治事件

事件過程

導火索

2005年9月17日,丹麥《政治家報》(Politiken)以“批評伊斯蘭的深層恐懼”為題,報導丹麥作家哥勒·布律根(Kåre Bluitgen)在找尋畫家為他關於穆罕默德的兒童讀物繪畫插圖時,基於畫家恐懼遭受極端伊斯蘭教徒襲擊,而遇到困難。
9月30日,丹麥銷量最大的日報《日德蘭郵報》刊登了12幅描繪穆罕默德的漫畫。該報的文化版編輯費林明·羅斯(Flemming Rose)表示,這是呼應布律根找不到插畫師的事。當天報社就接到幾個死亡威脅電話。
10月14日,3,500 人在《日德蘭郵報》哥本哈根分社門前舉行和平示威。漫畫家當中的兩人在接到死亡威脅後接受建議轉入地下。
10月19日,十一位伊斯蘭國家的駐丹麥大使約見丹麥首相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希望他與《日德蘭郵報》刊登的漫畫以及丹麥媒體上的其他對伊斯蘭教不友善的言論保持距離。首相以言論自由不得干預為理由謝絕會見這些大使。
10月20日,伊斯蘭團體向首相拉斯穆森表達不滿。
12月19日,二十二位退休丹麥大使批評首相拉斯穆森拒絕會見十一位伊斯蘭國家大使。
2006年1月6日,丹麥日德蘭(Jylland)維堡(Viborg)地方檢察官決定就“公開污辱宗教信條”、“藉個人信仰而污辱特定族群”等兩項刑事罪名,免予偵查及起訴。該項決定的理由是,沒有充足理由質疑《日德蘭郵報》的行為對國家造成犯罪,同時言論自由必須得到保障。
1月10日,挪威一報紙刊登了這些漫畫。

穆斯林的憤怒

1月26日,沙烏地阿拉伯召回駐丹麥大使以示抗議。
1月30日,有巴勒斯坦穆斯林武裝份子闖入歐盟駐加沙辦事處,要求丹麥及挪威政府道歉。
1月31日,《日德蘭郵報》主編卡斯田·尤斯特(Carsten Juste)發表公開信致歉。

西歐四國轉載漫畫事件惡性發展

2月1日,德國、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等多個國家的報張也跟著轉載這些漫畫。《法國晚報》(France Soir)更以頭版刊登一則漫畫揶揄四大宗教的神。
2月2日,穆斯林武裝份子在巴勒斯坦加薩走廊劫持了歐盟辦事處一名德國籍工作人員。
2月3日,印度尼西亞的抗議人群洗劫了丹麥大使館所在的高層建築大堂。在蘇丹達富爾地區、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的歐盟觀察員讓丹麥和法國籍工作人員撤離。
2月4日,丹麥、挪威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領使館被抗議者縱火焚燒。同日,梵蒂岡罕有地發表聲明,譴責歐洲傳媒刊載有關漫畫,指言論自由不等於“可以冒犯他人信仰的自由”。
2月5日,丹麥駐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領事館被抗議者縱火焚燒。
2月6日,法國巴黎有約1000人遊行抗議穆罕默德漫畫,法國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譴責國際上因抗議有關漫畫而造成的暴力事件,但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和忍讓不同信仰。雅加達、印尼亦有遊行活動,而阿富汗的示威里則因軍警發射子彈及催淚彈驅散民眾造成4死19傷。同日,伊朗政府宣布中斷與丹麥的所有貿易。奧地利駐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大使館遭抗議者投擲汽油彈。
2月7日,埃及、白沙瓦、巴基斯坦有數以千計的學生就漫畫事件作出抗議。奈及利亞、菲律賓亦有和平遊行。激進伊斯蘭教組織塔利班則呼籲伊斯蘭教徒發動聖戰。英國加地夫大學的學生報編輯則因刊出漫畫而被停職。

法國報紙火上澆油褻瀆伊斯蘭

2月8日,法國政治諷刺周報《笨蛋一周》(Charlie Hebdo)刊出12幅漫畫外,更加上一幅新漫畫,寫著“被白痴愛上真倒霉”。儘管法國的伊斯蘭團體曾嘗試於事前阻止,卻無功而還。
2月9日,阿富汗警方向試圖沖入一個美軍基地的抗議者開槍,造成3死20傷。
2月10日,肯亞警方在對漫畫事件的示威中開槍,造成最少一人受傷。而亞洲則有數以萬計的人抗議。英國、法國、丹麥駐德黑蘭的大使館,則遭汽油彈和石塊攻擊。
2月14日,巴基斯坦成千上萬抗議漫畫的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當拉赫爾的一家銀行遭到抗議者的攻擊時,安全保衛人員開槍,造成兩名抗議者喪生。馬來西亞國內安全部宣布吊銷該國第二大中文夜報《光明日報》夜報出版許可證兩周,以處罰該報刊登一張外電的照片,顯示一名讀者正在閱讀一份褻瀆先知漫畫的報章。此外,義大利右翼的體制改革部長羅拔圖·卡爾代羅利(Roberto Calderoli)穿著印有褻瀆漫畫的T上電視。

事件爆發2周引全世界穆斯林的抗議

2月15日,大約七萬名民眾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遊行示威。一些民眾搶掠挪威電信公司辦事處,並焚燒美國肯德基快餐店和一些電影院。該市的暴力示威造成兩人死亡。一名面部中槍的八歲男童;一條被子彈擊斷掉下來的高壓電線造成一名25歲的男子觸電死亡。伊朗糕餅師協會下令將丹麥酥餅(Danish pastries)改名為“先知穆罕默德玫瑰餅”。
2月16日,歐洲議會通過決議譴責與漫畫風波有關的暴力行為。聲明歐盟和丹麥以及其他所有受到暴力影響的國家站在一起,進而聲明,穆斯林們也許受到這些漫畫的冒犯,有權利和平示威抗議。然而,言論自由是絕對的,不受任何審查的影響。]義大利部長卡爾代羅利穿著褻瀆漫畫上衣一事,導致利比亞的騷亂,逾千人在義大利領事館外抗議,警方開槍鎮壓,造成最少16死50傷,死者包括利比亞人和被暴徒毆打致死的基督徒。大約4萬人在巴基斯坦喀拉蚩參加和平示威遊行,焚燒丹麥首相模擬像。
2月17日,香港幾千名穆斯林在尖沙咀遊行示威,抗議一些歐洲報紙刊登諷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巴基斯坦召回駐丹麥大使緊急磋商,丹麥關閉駐巴基斯坦使館。白沙瓦阿訇Maulana Yousaf Qureshi懸賞125000美元殺死漫畫家之一。賞金後來增加到1百萬美元。
2月18日,利比亞的騷亂過後,義大利卡爾代羅利因壓力辭職,而利比亞內政部長被停職,當地警方則在騷亂中拘捕了110多人。另外,奈及利亞的暴力事件中,有16人喪命,當中不少是基督徒,11間教堂被縱火。英國1萬人穆斯林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行了抗議示威。
2月20日,一份名叫《Shams》的沙烏地阿拉伯報紙由於刊登了該漫畫,被停止出版。
2月22日,伊斯蘭會議組織(OIC)秘書長伊沙諾魯(Ekmelettin Ihsanoglu)譴責漫畫“褻瀆”伊斯蘭教,是“醜陋”、“野蠻”,同時指任何對漫畫家的狙殺令都違反伊斯蘭教義。此外,奈及利亞紅十字會指當地暴力活動猖獗。漫畫事件引發基督徒與回教徒衝突,至今當地已有最少24人死亡

事件漸漸接近尾聲

2月23日,馬來西亞官方《新海峽時報》在“生活與時尚版”刊登一幅揶揄先知風波的漫畫後,收到了國安部的來信,要求進行解釋。這幅漫畫描繪一名漫畫家坐在椅子上,準備畫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該圖的解說詞是“凱文最後成功地成為全球最令人恐懼的人”。
3月10日,丹麥外交部在哥本哈根主持了一次由穆斯林和基督教學者參加的會議,以便改善同穆斯林世界的關係。

日德蘭郵報刊載漫畫當日報導內容

2005年9月30日,《日德蘭郵報》刊登了一則標題為“穆罕默德的臉孔”(丹麥文:Muhammeds ansigt),裡面有12幅諷刺漫畫並附上註解。日德蘭郵報的文化版主編費萊明·羅賽(Flemming Rose)評註如下:
有些穆斯林拒絕接受非宗教性的現代化社會,他們堅持自己宗教特殊的感受與生活方式。然而這樣的堅持卻與民主精神格格不入,而且與言論自由背道而馳。在言論自由底下,我們會隨時要準備好去接受嘲諷、侮辱、或是戲謔。許多跡象表明,我們正在接近一條自律的滑梯,無人知曉將伊於胡底……有鑒於此,《日德蘭郵報》向丹麥插圖畫家協會約稿,畫出心目中的穆罕默德形象。

圖片說明

諷刺圖片描述

從11點鐘開始順時鐘方向看過來
回教的芒星和彎月構成穆罕默德的臉。
穆罕默德的頭巾上有個引線已經點著的炸彈,上頭寫著回教教條。這幅被認為是12件作品中最具爭議性的。
把回教的彎月橫掛在穆罕默德的頭上,彎月中間部分被蓋住,像魔鬼的角。
回教的彎月和猶太教的大衛之星構成抽象的臉形,旁邊的詩句意思是:“先知你這瘋小子,拿著枷鎖捆女子!”
夕陽西下,隻身在沙漠流浪的穆罕默德背後跟著一頭驢子。
畫家一邊戰戰兢兢地畫穆罕默德,一邊不安地偷看背後。
拿著彎刀和炸彈的兩個憤怒的穆斯林衝過來,而穆罕默德告訴他們:“放輕鬆點,老兄,只是某個南日德蘭的異教徒畫的圖罷了!”(“南日德蘭”給丹麥人的感覺是“無關緊要的偏僻地方”)
一個阿拉伯模樣的男孩指著黑板,上面用波斯語寫著:“日德蘭郵報(刊登本漫畫的報紙)的編輯群只是一堆嘴賤的保守派。”旁邊指示這個男孩是“穆罕默德,波比(丹麥地名)國小,7A”,暗示他是移居丹麥的二代移民,而非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男孩衣服上寫著“未來”。
手持彎刀的穆罕默德準備要去打仗,眼睛部份被黑條擋住;隨從是兩個用傳統伊斯蘭面紗蒙面的女人,只露出眼睛。
穆罕默德站在雲端,對著已經犧牲的自殺炸彈客高喊:“停!停!我們的處女不夠了!”,諷刺伊斯蘭教中給予殉教者的承諾。

漫畫由來

一顆柳丁掉在丹麥作家哥勒·布律根(Kåre Bluitgen)的頭巾上,柳丁上寫著“作秀”,手上拿著一個像是孩童所畫的穆罕默德像。(因為Kåre Bluitgen 的新作《〈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生》(Koranen og profeten Muhammeds liv)缺乏插圖,日德蘭郵報便徵求40位插畫家去畫穆罕默德像,最後選出12件作品,並釀成劇烈爭議。“頭巾上的柳丁”就是丹麥語中“衰尾”的意思。)
中間圖:七個嫌疑犯一字排開,證人說:“嗯……我指認不出來。”而這些人並不是很容易可以立即辨認,從左到右分別是:(1) 一個嬉皮士、(2) 丹麥人民黨黨主席皮婭·凱爾高(Pia Kjærsgaard)、(3) 似乎是耶穌、(4) 似乎是佛陀、(5) 似乎是穆罕默德、(6) 印度教賢者、(7) 作家哥勒·布律根(Kåre Bluitgen)

後續反應

穆罕默德漫畫的問題影響深遠。瑞士神學家漢斯·屈恩認為西方應該為此反思。畫漫畫的人應該負起新聞責任,而阿拉伯世界同樣也應該反思。另外,《為什麼要民主?》紀錄片系列的其中一部紀錄片《丹麥漫畫風波》(英語:Bloody Cartoons)就是以此事件作為其主題。
2015年1月7日,《沙爾利周刊》總部遭到武裝分子襲擊,造成至少12人死亡,死者包括兩名警察。《沙爾利周刊》因為刊登宗教類的諷刺漫畫多次受到襲擊警告,幾年前其辦公室就曾受燃燒彈的襲擊。據法國媒體報導,在這次襲擊中,有目擊者聽到襲擊者高呼:“我們為先知復仇了”。襲擊案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巴黎,造成的恐怖效果令人震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