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建築

日式建築

如同其他的日本文化一般,日本建築擁有十分久遠的歷史。最早大量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但隨後也漸漸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獨特風格。

基本介紹

  • 建築風格:以木材為主,緊湊布局,多元化。
  • 發展歷程:彌生時代~平安時代
  • 2:鎌倉時代~室町時代
  • 3:戰國時代~江戶時代
建築特色,城堡,發展階段,戰國時期城郭分類,江戶城,大阪城,名古屋城,熊本城,現代建築,空間無限定性,唐朝建築,建築師,安藤忠雄,隈研吾,蘆原義信,磯崎新,丹下健三,槙文彥,黑川紀章,

建築特色

日本現代建築的發展在經歷了全盤西化、帝冠式與和風樣式的傳統復興等多種風格後,最終通過對日本民族深層文化的不斷探究,從建築與環境的對話,空間意象的把握和材料性能理解等方面尋找傳統和現代的契合點。
日式建築日式建築
日本建築中的室內空間,尤其是建築的公共部分,卻顯得和外部空間十分的和諧與連貫,也就是說“灰空間”就是日本建築中一種非常有特色的空間。所謂“灰空間”是指室內外的過渡空間,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建築內外的界限,並將兩者結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在裝修時,日本人更注意每一個角落裡景物的布置。比較復古的裝修往往用沙與山石來表現意境。這種點與境的融合也是日式建築的特色之一。

城堡

日本城堡,從公元前後到近代有著將近2000多年的歷史,其建築主要目的是為了禦敵於外,因此大多結構堅固,實戰性強。日本城堡經歷過四個發展階段,既是日本各地長期軍事發展的最終產物,也是日本從古至今軍事變革的見證,它從另一個側面記錄著日本的戰爭歷史。

發展階段

日本的城郭發展經過了四個階段:
戰國時期的日本城堡戰國時期的日本城堡
1.彌生時代平安時代 這是一個開始出現戰亂的時代。以抵禦外敵為目的的“設施”在此時開始顯得必要。因為與當時的唐朝、朝鮮關係緊張,九州地方普遍出現了土築的水城,這是日本最為古老形式的城。後來,全國各內陸地區陸續開始出現模仿唐朝、朝鮮而建的“朝鮮式山城”,在這種城的形式上發展成後來以山為防禦本體的山城,可以說,這時日本的城還是有很濃的外來色彩。
2.鎌倉時代室町時代 鎌倉時代武士的出現對日本城郭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為武士的居處大多在平坦的地勢上,出於作戰、防備的本性,武士們常常在居所周圍壘土台、挖深溝,構築相對安全的施設。這種形式的“居所”後來發展成為“館”、“平城”。在鎌倉末期、南北朝時期,惡黨、山賊群起,他們憑藉地勢有利的山體,讓討伐的幕府軍隊吃盡了苦頭。各守護大名紛紛效仿的將自己的“館”、“平城”移到了地理位置優越的山頭上,這就形成了戰國時期叱吒一時的山城的雛形。
3.戰國時代 軍事的高度緊張使得城郭的發展非常迅速。這時期有平城、平山城、山城、水城等幾種形式。
4.江戶時代 在這個政治穩定的時代,城作為防禦單位的作用大為減弱。這個時期主要以街道、市町的建設為主。出於經濟發展、交通便捷的目的,戰國時代的主流---山城顯得不合時宜,因此絕大多數的山城遭到毀棄,平城和平山城是這個時代城的主要形式。

戰國時期城郭分類

1.山城 在要害處築起的城。城中所屬武士平時居于山中或山下,戰時則登上位於山頭的城郭作戰,不同的山勢所築的山城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例如近江小谷城就是以山的全體築成。而備中松山城則是築在山頂。因為對地勢越高越不易遭受進攻的共識,一般的山城都不會放棄高度上的優勢。當時號稱“長攻不落城”的能登七尾城、美濃稻葉山城、出雲月山富田城等就是山城的傑出代表。但是隨著鐵炮的出現,一般的平城也可以靠強大火力來穩固的守城,因此山城的優勢也就不再明顯了。山城致命的一個缺點就是交通不便。在軍事行動中的機動性遠比不上平城。其次在城下町的發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所以到了戰國中後期,各大名紛紛將居城從山上移到平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織豐時代的安土城和大坂城。
2.平山城 對這種形式的城郭,容易錯誤的理解成山城--->平山城--->平城的發展順序。實際上平山城是與山城同時出現的一種城郭形態。主要是因為自然地勢條件的限制,如築於丘陵、小山上的城。這種形式的城郭在戰國時期為數甚多。如近江安土城、播磨姬路城、肥前熊本城都屬於這種情況。因為是以整個山丘為築城本體,所以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城的規模非常壯觀。
3.平城 大坂城就是最巨大的一座平城。隨著戰國中後期城郭的平地化,這種建有四通八達的街道,交通方便、經濟發達的平城成為了城的主流。但是對於仍處在戰亂中的大名們來說,對於這種平地式的城塞還是不能完全放心。所以後來又出現了大批輔助防禦的衛星支城。即大名坐鎮中心的平城,周圍邊境上築起山城,委派家臣守備。尤其是當兵農分離實現後,這種防禦體系更加體現出了優勢。到了江戶初期,因為局勢的平靜,平城才真正成為了主流。同時大部分的支城也都在一國一城令下被毀。
4.水城 周圍完全被海、川圍繞的城。對這種形態的城來說,船是唯一的攻擊手段。因此在防禦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很難被圍困。戰國時期最有名的水城當屬村上水軍所處的瀨戶內海上的能島水城。豐後大友家的水城也非常有名。在豐後丹生島水城一戰中,大友軍用大炮猛轟島津水軍,讓敵人吃足了苦頭。這在後來給水城攻守都提示了一個新的方法。

江戶城

江戶城始建於15世紀中葉,當時規模不大,僅100多戶.慶長八年(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並在此設立幕府後,江戶便成為日本的首都.明治元年(公元1866年),明治軍隊進占江戶後,把江戶改為東京。本江戶城遺址位於東京都中心千代田區,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的"特別史跡".十二世紀初,因是豪族江戶氏的居館,因此的名。
江戶城江戶城
江戶城從慶長十一年開始大規模建造起,至寬永十三年(公元1636年)止,前後建設了近半個世紀.當時的江戶城東西約5.5公里,南北約4公里,四周圍有內壕和外壕,外壕周長約16公里.有城廓兩重,內廓的總面積264萬平方米.城內建築宏偉,有望樓20座、城門36個,還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宮殿.江戶城歷經幾十年的滄桑,面貌與當年差別很大.外壕基本已平,望樓僅有"櫻田櫓"和"富士櫓",城門僅"田安門"、"清水門"和"櫻田門"依然如故,本丸、二之丸、西之丸和5層城樓天守閣遭火焚後已不復存在,唯有巨大的石垣壘成的內壕完好無損.
江戶城皇宮是古典式樓閣,隱沒在鬱鬱蔥蔥的林蔭之中.經過二重橋,越過內壕,進入皇宮的正門——二重門,迎面至高約13.4米的儀見櫓,白壁灰頂,既典型又莊重.皇宮內共有宮殿7座,全是戰後所建,總面積為23000平方米,白色的牆壁、茶褐色的銅柱、綠色的瓦頂,極富日本傳統的建築風格.正殿是皇宮的中心,正殿的"松之閣"是皇室舉行主要活動和禮儀活動的場所."長和殿"是每年1月2日新年和4月29日裕仁天皇生日時接受民眾祝賀的地方."豐明殿"是宴會廳,"吹上御所"則是天皇居住之地.皇宮東面的東御園於1968年重建.苑內的大手門原是舊江戶城的正門,裡面的"百人番所"是德川幕府時代謁將軍的最後一個檢查守衛站,再深處就是昔日將軍的私邸和幕府執政之地.東御苑內的"桃華樂堂"是皇后的音樂堂,還有不管從哪一方向看都是同一形態的"富士見櫓"和被燒毀的天守閣殘留下來的"天守台"等古建築遺蹟.苑內的二之丸於1960年重新修復,園內景色優雅,是日本回遊式庭園.園西北天池壕旁種植著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的各種名貴樹木260株.皇宮北面的北之丸,是一個三角形地帶,被千鳥淵、牛淵、清北壕包圍,1969年起闢為公園.園內有日本武道館、科學技術館、國立近代美術館、西部是幽靜的日本式花園.皇宮外苑裡面有高聳的蒼松翠柏和寬敞潔淨的大草坪,這裡已成為國民公園。
江戶城江戶城

大阪城

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與豐臣一族毀於戰火,後德川家岡增建後才有今天的面貌,現在的大阪城已規劃成為公園,作為市民休閒的場所,大阪城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麗壯觀的天守閣是昭和六年所重建,大手門、櫻門、櫓、焰硝藏、金藏和金明水井戶屋形等成為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蹟,走過石橋就進入大阪城內城,循著步道經過一片有六百株的櫻花林,即可達天守閣,閣內已改為博物館典藏著大阪的歷史資料,1997年3月完成天守閣的整修,並將城跡修建後增添市民之林、紀念樹之林和運動場,成為擁有豐富綠地的市民綠地。
大阪城大阪城
大阪城天守閣本來是於十六世紀由豐臣秀吉所建。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國的諸侯都要參與興建工程。許多護城河及城郭的石塊也是由各地三年內動諸侯所捐獻而來,並且在用了數十萬名的勞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大阪城外整個長達 12 公里 的石牆,估計約動用了 50 萬塊的石塊。整個大阪城的建築結構共分成內城、中城與外城,雖然經過戰亂,但是內外兩道護城河以及兩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只是從殘存焦黑的石壁仍可懷想當年德川與豐臣交戰時的慘烈情形。其它如大手門以及多門箭樓則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頗值得觀賞,除此之外,在櫻門的部分則有一塊約有36 帖榻榻米大的石塊,更讓觀者匪夷所思,到底當年是花費多大力氣力與血汗才得以鑲鉗豎立在石壁之上。
天守閣指的是大阪城內主要的建築主體,而現在的天守閣則是經過1931 年模仿豐臣時代的天守閣外觀所建造的。高 13 公尺 的天守台上矗立著高 39.8 公尺 的天守閣,最高的第八層樓上則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其它層樓則展示了包括各種的武器、豐臣秀吉的木像、書簡、以及以模型展示當年作戰的作戰圖等,還有以電視配合投影的方式描繪豐臣秀吉的一生,除此之外也呈現了大阪城復原之後的模型。在 2 至 7 樓的數據館中,你將可以看到短小的豐臣秀吉由一介平民成為不可一世的英雄,其輝煌卻也悔恨的一生,所以天守閣等於是了解這位日本戰國時代梟雄的最佳地點。經過 1997 年重新翻修之後,現今天守閣有著白色的牆面配以綠色的屋瓦,並在每個飛翹的檐端妝飾著用金箔所塑造的老虎與龍頭魚身(有鯉躍龍門之意)的動物造型,看來相當金碧輝煌,也仿佛重現當年豐臣秀吉壯闊的雄心與曾有的輝華。
天守閣與櫻花天守閣與櫻花

名古屋城

慶長五年(1600)關原大戰後,原尾張清須城(清州町)城主福島正則轉封,德川家康四子松平忠吉成為清須城新任城主。七年後(1607),忠吉病故,家康年幼的九子松平義直繼任。因清須城規模太小,不能承擔軍備的重任,因此在家康的授意並親自監察下,義直於1609年開始在尾張那古野城的原址上著手修建居城。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等20餘位大名收到了協助築城的命令,作為對德川家的盡忠表現,各大名異常的出力。只兩年時間,就建成天守、1614年全部完成城體建設。從此,尾張的中心從信長時期的清州城移到了名古屋城。直到“明治維新”,此城一直是德川御三家的世襲居城。後經二戰戰火損毀,1959年修復了倖存的建築,雖已不復當年舊貌,但城堡的規模仍可一窺,加之其內的2000多株櫻花樹,花開時節所有建築掩映於粉煙之中,景象動人。 名古屋城分為數重,中心地帶為本丸區,名古屋城的主建築天守閣便坐落於本丸區內西側,天守閣東南為本丸御殿遺蹟,本丸地區的兩角則分別築有西南角樓和東南角樓。
名古屋城名古屋城

熊本城

熊本城位於日本熊本縣熊本市,熊本城又名銀杏城(由於當加藤清正建造此城時,已經考慮到萬一發生圍城戰時,城內需要有食物供應,因此便廣植銀杏,甚至連城內鋪床的材質,都是利用里芋的莖曬乾做成的,可以作為圍城戰時的戰備存糧)是日本著名景點之一,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的三大名城,為名將加藤清正耗費七年心血完成,前身是室町時代隈本城加以改建成,是安土桃山時代的建築模式。江戶時代豐臣政權入主肥後國後,當地藩主的官邸,面積達九十八萬平方公尺,最有名的特色就是“令軍隊想放棄”(武者返し),意即易守難攻;不過在西鄉軍發動攻勢之前(明治10年(1877年)的西南內戰中),其天守閣意外發生大火,火勢雖然立刻獲得控制,但是許多重要的文物、城樓已遭到燒毀,日本政府於戰後經將熊本城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1960年開始重建。熊本城,是由豐臣秀吉的旗下大將 --- 加藤清正,在他為熊本城主時,於 1607 年建造的。加藤清正以擅於築城聞名,最初的熊本城以純木造的 49 座塔聞名,但在 1877 年時遭祝融肆虐,現已不復見。過去的熊本城,曾在明治時代的動亂“西南戰爭”穩住日本的半壁江山。當時九州豪傑西鄉隆勝的大軍,從鹿兒島誓師北上,所向披靡。但是大軍殺到熊本城後,百攻不下,只能望城興嘆。城堡的大天守閣及小天守閣(日本城堡的軍事指輝中心)曾遭受毀壞而重建,現已成為熊本城的代表與象徵,而儲存糧食和武器的宇土櫓,仍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另外還有“武者返し”之稱的石牆、以及內藏加藤和細川家族所遺留下來的甲冑、刀、劍、旗號及古玩的天守閣,都是不可錯過的參觀品。現今熊本城主要的天守閣是在昭和 35 年 (1960) 重建的,但熊本城整體的格局還是保存得相當完整。
日式建築

現代建築

現代城市建築的發展規模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擴展了生存及工作空間,但同時也讓“私人領域”減小,日本建築界提出一條理論,即任何建築都由“個人領域”展開,是所有空間造型的基本參數。也就是說,建築最大程度地滿足人的需求,環境設計十分重要。這裡的環境包括一切滿足人們欲望的設施,如綠地、商店等。結構設計的立足點在於力學,建築設計的立足點則在於美學。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建築師為追求美學設計的完美,儘可能利用裝修手段將結構隱藏起來,但是近幾十年來,建築結構所體現的理性和技術的美感重新被認識,結構造型設計也就應運而生了,日本近年來的建築中大面積玻璃的使用,使得建築在實現對透明性追求的同時也大面積暴露了建築的結構和設備。建立在理性的技術基礎上注入感性的建築思維的結構造型設計在日本當代建築設計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體現了對現代空間造型技術的認同。
在“裝飾就是罪惡”的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影響下,現代建築清一色地追求簡潔明快,這樣的造型卻容易喪失材料的質感。近年來在日本,材料自身所蘊涵的生命力和表現力被重新認識並成為建築創作的源泉之一,設計材料也呈多元化形式:木材給人帶來溫馨的感覺,並讓人重新認識傳統文化;鋼結構建築則再現了自身的硬度和金屬精巧細緻的質感。日式設計與民族性格
日本的設計風格在世界上是有獨特魅力的,無論在平面設計還是在工業設計上都是佼佼者。日本的藝術既可能簡樸,也可能繁複,既嚴肅又是怪誕,既有楚楚動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現實主義精神,這就是東西方的交融。從日本的設計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種靜、虛、空靈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種東方式的抽象。日本人是大和民族,大和民族是個憂患意識非常深重的民族。北歐人認為設計是他們生活的組成部分,美國人以之為賺錢的工具,日本人則認為設計是民族生存的手段。
日本的設計從本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設計變得十分強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學生,他們能對國外有益的知識進行廣泛的學習,並融匯貫通,最終成為己用。同時,日本民族的團體精神很強,使企業內部的力量比較容易得以完全集中。日本的傳統中有兩個因素使它的設計沒走彎路:一個是少而精的簡約風格,另一個是在生活中他們形成了以榻榻米為標準的模數體系,這令他們很快就接受了從德國引入的“模數”概念。空間狹小使日本民族喜愛小型化、標準化、多功能化的產品,這恰恰符合國際市場的需求,導致出現日本的電器產品引導世界潮流、橫掃世界市場的局面。比如他們把套在木桶外面的箍誇張加大,讓它既是功能構件又是裝飾構件,稱之為“裝飾性的使用結構部件”。又比如國際主義風格的產品可以批量生產,並且價格低廉,適合廣大民眾的需求.它在設計過程中犧牲了民族性、地方性、個性,一心追求共性。

空間無限定性

現代建築進入日本初期建築創作和理論界就存在“如何使現代建築在日本的現實中生根”,即如何實現外緣向核心的轉化,面對全盤引入的外緣文化,起初是那樣生疏和束手無策,只是在鋼筋混土建築上加上破屋頂,稱之為“帝冠樣式”、“詳和折變”。後來勇於探索的建築師用現代建築理論為過濾器,重新審視日本傳統的文化“核心”本質特徵,發現其空間的流動性,簡明的意匠,構造和表現的一致性,使用材料與自然融合等都與現代建築不謀而合,從而肯定了日本建築的價值,為文化“外緣”向“內緣”轉化奠定民族自信心。繼而日本建築師廣采博收,從整個歷史長河中找素材,多元的、全方位地挖掘文化“核心”與“外緣”的聯繫,如提倡從空間來把握傳統文化,從中提煉出“空間的無限定性”概念,將“外緣”與“核心”的聯繫和轉化成為可能現代建築使用的物質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它可以容易自然地表現以“石”材為主,西方建築“凝重”的文化特徵,但通過鋼筋混凝土來刻畫表現木構架的造型形式,難以從本質上表現日本建築特有的“輕盈”文化特徵,日本建築師通過鋼、木、混凝土的複合型現代建築材料,綜合運用結構形式的表現,尤其是對細部構造的大量研究,將日本的建築文化特徵表現的淋漓盡致,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文化與新技術、新材料之間的關係,成功地實現了文化的“外緣”向“核心”的轉化。
日式建築日式建築
同屬東方文化範疇的日本,其建築文化“外緣”向“核心”文化的成功轉化,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華夏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沉積,核心質量亦趨龐大,表現出了巨大的獨立性、純正性和遺傳性。在為悠遠的歷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時,這種“核心”文化又顯得負荷過重、進程緩慢,對外來文化的反應能力及接納能力相對不足。因此為擺脫其自身文化“核心”過於負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納人類所共同擁有的現代文明精華,並將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為中國建築文化的“核心”之中,並加速實現這一轉化。
日本有著與眾不同的強烈的傳統文化,有著固有的獨特的建築觀,同時又存在著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創作方法上,日本存在著多種理論和流派,比如老一輩建築家村野藤吾就始終和現代建築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丹下健三則一直致力於日本的的現代建築運動,使之逐漸在日本建築界占統治地位;磯崎新使用的視覺語言,是在世界的文脈中找出他認為適當的語言;黑川紀章則要在東洋的思想中表現現代日本的主題;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簡潔的質感體現了低技——高手工技術。

唐朝建築

鑒真的東渡弟子及隨行人員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築技術的。在鑒真的設計及領導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內的大堂建築,坐北朝南,闊七間,進深四間,三層斗拱式形制,是座單檐歇山頂式的佛堂。日本《特別保護建築物及國寶帳解說》中評論說:“金堂乃為今日遺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建築物”。由於鑒真僧眾採用了唐代最先進的建築方法,因而這座建築異常牢固精美,經過一千二百餘年的風雨,特別是經歷1597 年日本地震的考驗,在周圍其他建築盡被毀壞的情況下,獨金堂完好無損,至今屹立在唐招提寺內。金堂成為研究了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最有價值的珍貴實物之一。

建築師

安藤忠雄

1941年9月13日出生,Tadao Ando ,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築師。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設計了許多個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長屋(住吉の長屋)”獲得很高的評價,大規模的公共建築到小型的個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築學會獎的肯定。此後安藤確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形狀為主的個人風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評價。

隈研吾

1954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1990年創辦隈研吾建築事務所,近期主要作品有馬頭町広重美術館、那須石頭博物館、長城腳下公社——竹屋、“水/玻璃”和1995年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等,並贏得了多項國內國際大獎,包括芬蘭自然木造建築精神獎(2002)、日本建築學會東北憲章設計大獎(2000)和日本建築學會獎(1997)等。

蘆原義信

(1918—2003)日本當代著名建築師。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歷任日本法政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和東京大學教授,曾擔任日本建築學會主席、日本建築師協會主席。1956年成立建築事務所,其設計代表作包括東京駒澤體育館、索尼大廈、東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東京藝術大劇院等。《街道的美學》和《續街道的美學》集中體現了他以“外部空間設計”為中心的建築美學思想。

磯崎新

1931年,磯崎新出生在日本大分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日本建築師。自從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系畢業以後,磯崎新在丹下健三(Kenzo Tange)的帶領下繼續學習和工作;
1963年,他創立了磯崎新設計室,自此成為幾十年來活躍在國際建築界的大師,作品眾多,獲獎無數。

丹下健三

KenzoTange 1913年生於大阪,1938年從東京大學建築系畢業,1949年,在廣島核子彈爆炸地點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設計比賽中勝出,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丹下健三強調建築的人性,他說:“雖然建築的形態、空間及外觀要符合必要的邏輯性,但建築還應該蘊涵直指人心的力量。這一時代所謂的創造力就是將科技與人性完美結合。”1987年他獲得成為普利茲克建築獎。

槙文彥

現年75歲的日本建築大師槙文彥,是繼上世紀50年代日本大師吉田之後,接棒承傳並改進和風傳統建築的佼佼者。他的建築理念與自然景觀有了美好對話,開放空間兼容並蓄,將日本和風建築美學向前更推進一步。

黑川紀章

1934年4月生於名古屋市,1957年畢業於京都大學建築學專業,後就讀於東京大學,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獲碩士學位,1960年參加“新陳代謝”組織,作為中心成員動。1962年成立黑川紀章建築城市設計研究所,1964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他曾多次獲獎並獲得多項國際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