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旅遊+

旅遊+”:將旅遊產業與其他業有機地結合,不僅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內容和文化元素,同時也促進各行各業產業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旅遊+
  • 外文名:Travel +
  • 表達式:“旅遊+”農業、工業等
  • 提出者:伯聯顧問
  • 提出時間:2015年5月
  • 套用學科:經濟學
  • 適用領域範圍:旅遊業及其他產業
“旅遊+”戰略由北京伯聯顧問於2015年5月首次提出,並套用於“文山州旅遊業發展戰略規劃”。
“旅遊+” 戰略的提出,將是產業融合發展的有力踐行,不僅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同時,旅遊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其他產業的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旅遊+”為先導的各項經濟建設新常態。
“旅遊+”突破傳統旅遊業的各項要素,多元創新、融合發展;對傳統旅遊進行升級及改造;旅遊的功能滲透到各個產業領域。
2015年5月,伯聯顧問受邀為雲南文山州進行旅遊產業發展戰略規劃,首次明確將“旅遊+”作為文山州旅遊產業發展戰略之一。該戰略一經提出,在文山州及業界均引發了高度關注及熱烈討論……
2015年8月下旬,北京旅遊協會張輝教授撰文解析點評“旅遊+”,產業經濟界熱議並轉發。作為概念“始作俑者”,伯聯顧問同樣關注了“旅遊+”在產業引發的討論,“旅遊+”理念的誕生,得於李克強總理提出的“網際網路+”理念,是國家“網際網路+”平台思路在產業發展領域的套用實踐。當今經濟環境下,一國尚可以網際網路思維開放思路整合經濟,一個旅遊產業推動者對於旅遊產業發展趨勢更應具備“網際網路”認知。如能夠引發產業領域工作者的一些共同思考,帶動產業的發展和進步,“旅遊+”的初衷便已放大實現。
張教授對“旅遊+”的分析從產業發展高度出發的,論述精準犀利,學術嚴謹。伯聯謹從概念原創者角度,對於筆者文中提到而伯聯理解不甚相同的兩處標註說明:筆者認為“‘旅遊+’僅僅是旅遊消費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在此闡明伯聯觀點是:“‘旅遊+’是旅遊產業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而決不僅限於‘傳統產業’”,在文山旅遊旅遊產業底實施計畫中,“旅遊+網際網路”“旅遊+資本”成為戰術之一,“旅遊+”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創新,是基於產業發展理念的重塑和創新。“旅遊+”便於區域管理者從產業發展戰略高度,完成區域旅遊產業商業模式構建,快速整合優勢產業資源設計區域旅遊產業發展路徑,從而實現真正落地的“產業跨界”。
不同的產業結構,導致不同的發展模式。產業跨界,將直接實現旅遊產業的優勢資源整合。
廣東省的發展路徑告訴我們,90年代中期至今,廣東形成了多種產業同步發展模式。無論是是外向型經濟代表的東莞模式;還是高新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達的深圳模式,以及廣州高端製造業基地打造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同時,廣東作為中國的經濟龍頭,孕育了廣州深圳兩大全國中心城市,三產發達。這種混合型發展模式,造就了混合的產業結構,增強了廣東經濟的抗風險能力,更有意思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化沙漠”之地,廣東競憑藉兼容並蓄的創新能力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產值最大的區域。不難發現,無論是區域發展還是產業發展,擁有資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於整合資源和運用資源的能力。以自由開放、兼容並蓄、文化融合著稱的香港,方能成為亞洲創意中心和全球金融中心
在旅遊產業發展話題下,伯聯同樣期待“旅遊+”理念能幫助城市運營者快速制定適合本區域具有“裂變”效應的戰術利器,指導產業投資刺激城市消費,兼容並蓄為我所用。
伯聯同意張教授所說的:“旅遊+”不是一場“社會革命”,但絕對將是城市運營者的一次“思想變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