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供求矛盾

旅遊供求矛盾是指旅遊供給與需求之間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對立;既相互適應,又必然相互矛盾,他們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構成了旅遊經濟活動的基本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旅遊供求矛盾
  • 含義:旅遊供給與需求之間既互相依存
  • 表現形式:旅遊供給與需求數量方面的矛盾
  • 成因:技術性成因
介紹,表現形式,成因,技術性成因,制度性成因,基本對策,

介紹

旅遊供求矛盾是指旅遊供給與需求之間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對立;既相互適應,又必然相互矛盾,他們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構成了旅遊經濟活動的基本內容。
旅遊市場上供求矛盾的本質就是,供給與需求能否相互適應、相互協調的矛盾。如果供需之間大體上能夠適應,矛盾不突出,可以稱之為供求平衡;如果供需之間根本不能適應,矛盾突出,則被稱為供求失衡。在旅遊市場上,平衡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不平衡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旅遊供給與旅遊需求彼此之間要求互相適應,並表現出供求從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環往復變化過程,稱之為旅遊供求矛盾運動規律。

表現形式

(一)旅遊供給與需求數量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在數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現在旅遊供給或旅遊接待能力與旅遊總人次上的矛盾。旅遊市場上,旅遊需求是一個多變數,人們的收人水平、消費水平、時間、氣候、社會環境、宣傳輿論等的改變,都會使旅遊需求產生較大的波動,使旅遊總人次很快的增加或減少。但旅遊供給卻不同,一段時期內建設形成的旅遊供給能力,相對而言是有限的、穩定的,不可能有快速的提高或降低。旅遊供給的這種既定性與旅遊需求自身的多變性,必然使供給與需求難以適應,出現旅遊供給總量與接待旅遊者總人次上的不平衡。要么供不應求,景區、景點人滿為患;要么供過於求,賓館、飯店冷冷清清。
(二)旅遊供給與需求質量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在質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現為旅遊者的心理預期與實際旅遊供給之間的差距。旅遊市場上的產品是一種無形的產品,主要是以旅遊服務的形式表現出來。旅遊者對產品質量的判定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樣,可以用具體的尺度和指標去求證。因此,旅遊供給質量的高低主要是取決於旅遊者自身的感受。由於這種感受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因此會使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心理預期與實際的旅遊供給產生一定的差距。差距小,旅遊者就認為旅遊產品供給的質量高;差距大,旅遊者就認為旅遊產品供給的質量低。因此,旅遊經營者在提供旅遊產品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不同旅遊者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了解他們的特殊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提高服務水平,加快旅遊設施建設和更新,儘量緩解旅遊供需在質量方面的矛盾。
(三)旅遊供給與需求結構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的結構矛盾是指旅遊供求在構成上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現在:旅遊供給的內容和項目與旅遊需求不相適應;旅遊供給的檔次和級別與旅遊需求不相適應;旅遊供給的方式與旅遊需求不相適應。造成不適應的原因在於,旅遊供給在一定時期內是穩定的、固定的;而旅遊需求卻是複雜的、多樣的。在旅遊市場上供需結構矛盾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同一時期內某一旅遊產品供不應求,另一旅遊產品則供過於求。實際中,旅遊熱點地區與冷點地區的形成,某一地區賓館檔次偏高或偏低的現象,都與供需的結構矛盾有關。
(四)旅遊供給與需求時間方面的矛盾
市場上旅遊需求的發生是多變的、不穩定的,但在產生的時間上還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客源國或客源地區的節假日,旅遊需求產生得多;在旅遊資源,特別是自然旅遊資源表現最好的季節,旅遊需求也產生得多。旅遊需求在時間上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與旅遊設施的常年性和均衡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造成某一地區的旅遊產品在一段時間內供不應求,而在另一段時間內則供過於求,形成所謂的旅遊旺季和旅遊淡季。
(五)旅遊供給與需求空間方面的矛盾
旅遊供給與需求的空間矛盾,主要表現為旅遊供求在地域空間上分布失衡,即有的旅遊地供大於求,遊人稀少;有的旅遊地供不應求,遊人如織,形成旅遊的冷點、熱點和溫點地區。造成旅遊供求在空間上產生矛盾的原因主要與兩方面有關:一方面是旅遊地旅遊資源的類型、數量和質量等狀況,決定了不同旅遊地

成因

技術性成因

所有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社會生產力水平下所共有的一般性矛盾

制度性成因

由於不同國家的文化、體制、政策、轉軌方式、發展戰略等因素導致的矛盾:
1.發展道路決定了旅遊供給因波動而存在“需求空隙”
2.轉軌導致中央與地方的博弈及產權扭曲下的“個人需求產業化”
特殊閒暇時間安排下的“同步性震盪”“排浪式消費”

基本對策

1.改善閒暇時間總量和分配
2.加快產權制度改革,形成有效供求均衡機制
3.降低供求不相遇導致的配額機制效率,著力目的地整體形象促銷
4.稅收政策的調節
5.增加高峰時期彈性旅遊供給 數量換質量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