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最早於1930年5月2日由德國天文學家阿諾·施瓦斯曼(Arnold Schwassmann)和阿諾·阿瑟·瓦茨曼(Arno Arthur Wachmann)共同發現,當時它的公轉周期不到5 1/3年,並每16年接近地球一次,其彗核直徑約1,1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
  • 發現者 :阿諾·施瓦斯曼
  • 發現日期 :1930年5月2日
  • 其他名稱 :1930 VI; 1979 VIII;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發現,軌道資料A,本文記述一項新聞動態,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

73P/Schwassmann-Wachmann 3 彗星
(彗星列表)
2006年4月18日的SW3彗星B核和G核

發現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
1990 VIII; 1994w

軌道資料A

曆元 2006年3月6日
離心率 (e) 0.693380
半主軸 (a) 3.063 AU
近日點 (q) 0.939142 AU
遠日點 (Q) 5.18662 AU
公轉周期 (P) 5.36 a
軌道傾角 (i) 11.3907°
上次通過近日點 2001年1月27日
下次通過近日點 2006年6月6日

本文記述一項新聞動態

隨事件進展,內容可能迅速變動並更新。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73P/Schwassmann-Wachmann 3)是太陽系的一顆周期彗星,編號73P,現時已分裂成多塊碎片。
1995年,這顆彗星被發現分裂成五塊大碎片並命名為73P-A到73P-E。至2006年,人們發現更多彗星碎片,得知這顆彗星正在持續分裂(截至5月10日觀測統計,地面觀測已記錄得63顆碎片,分別為B,C,G,H,J~N,P~Z,AA~AZ,BA~BQ(T核和S核在5月11日後已觀測不到,或已消失;加上未統計的總數可能達70個);根據5月18日的亮暗順序,頭三顆為B(5等)、C(6等),C核和B核的光度預計可達4~5等,其它的為14等或更暗不適普通觀測;其中AM核由台灣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RC16望遠鏡發現)。
B核相對於其他彗核活躍得多,4月20日的一次分裂被台灣鹿林天文台拍攝到,4月24~25日的持續分裂並突然增亮過程(8.3等→7.9等)被多家天文台甚至美國和日本的天文愛好者拍攝到(碎片並隨著B核在後)。5月2日~4日曾有一次爆發並分裂被日本石垣島天文台拍攝到;5月8日的一次爆發並增亮一個星等至9日的4.5等(越過C核亮度)被美國史密松天文台與密執安大學拍攝到;至11日觀測已回落至比C核稍暗。
而在月初起,很多大望遠鏡包括哈勃望遠鏡、南歐天文台VLT望遠鏡、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與日本subaru望遠鏡、Swift X射線望遠鏡等皆已對彗星B拍照;B核詳情請參考《善變的73P彗星B核》
這組彗星五月中旬經天鵝座、飛馬座、雙魚座至鯨魚座,並預計會於5月12日~17日分別接近地球,達1,200萬公里(C核,0.079 AU),成為20年來最接近地球的彗星,但其距離仍不至於威脅到地球。此外在1930年它接近地球時,曾引發出現牧夫座流星群,其流星數目(ZHR值)達每分鐘100顆。不過P. A. Wiegert等人認為這奇觀再發生的機會並不大。
有估計在2022年這群彗星碎片將比2006年的一次更接近地球,但彗星軌道多變,要待天文學家在它們計算出各碎片的不同軌道方能知道答案。如彗星持續分裂,人們將不可能繼續對它作軌道計算。
這樣的彗星解體最終會如19世紀的比拉彗星般消失,導致這顆彗星分裂解體的說法不一,其中一個說法是它受到某種天體撞擊,而另一個則是由熱力造成的。過去有數顆彗星出現同樣狀況,其中較著名的有C/1999 S4在2000年7月至8月接近太陽時。
“彗核之旅”(CONTOUR)探測儀原定於2006年6月18日造訪這顆彗星,但探測器不幸地在發射後損毀,以致不能飛越這顆彗星。
一名法國退役軍人指彗星碎片將於5月25日撞擊地球的大西洋,但至今並無確實證據,而NASA的預報軌道也未指出這些彗星碎塊被地球吸引而撞擊地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