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別漢稜鏡

施密特-別漢稜鏡

施密特-別漢稜鏡是一種光學稜鏡,可以讓影像做180°的旋轉,通常用在雙筒望遠鏡內做為"圖像架設系統"。

這個稜鏡組由兩個被空氣隙分離的玻璃稜鏡組成,多次的全反射造成影像在垂直方向的翻轉,在第二個稜鏡的"屋頂" 將影像做了側向的翻轉,一起導致影像180°的旋轉。影像的旋向性沒有改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密特-別漢稜鏡
  • 外文名:Schmidt–Pechan prism
  • 領域:光學
簡介,稜鏡,原理,雙筒望遠鏡,電極化,參閱,

簡介

施密特-別漢稜鏡是一種光學稜鏡,可以讓影像做180°的旋轉,通常用在雙筒望遠鏡內做為"圖像架設系統"。
這個稜鏡組由兩個被空氣隙分離的玻璃稜鏡組成,多次的全反射造成影像在垂直方向的翻轉,在第二個稜鏡的"屋頂" 將影像做了側向的翻轉,一起導致影像180°的旋轉。影像的旋向性沒有改變。
與雙普羅稜鏡或阿貝-柯尼稜鏡的設計比較,施密特-別漢稜鏡更為緊密。但是,大量的反射和空氣隙造成的損失也比其他設計為多,因為有些角度是小於全反射臨界角,這些表面還需要光學鍍膜處理來提高全反射的效率。
多次的全反射也會造成光的偏極化,導致光在相位上的落後,與菲涅耳菱形造成的效果相似,必須由特別的相位補正鍍膜來抑制,以避免對影像產生不必要的干涉現象。

稜鏡

稜鏡,在光學中是一種透明的光學元件,拋光與平坦的表面能折射光線。正確的表面角度取決於套用上的需求,傳統的幾何形狀是以三角型為基礎長方形為邊的三稜柱。在口頭上提到稜鏡時,通常都是指這種類型,但許多光學稜鏡都不是這種形狀的稜鏡。只要是對波長透明的材料都可以用來製造稜鏡,但傳統上和外觀上看都是以玻璃來製作。
稜鏡可以將光線分裂成原來的成分,也就是光譜(在彩虹中的顏色),也可以用來反射或分裂成不同的偏振光

原理

光從一個介質移動到另一個介質時(例如,從空氣到玻璃的稜鏡),速度會改變。結果是,光的路徑被彎曲,並且部分光被反射。光柱在接口所做的角度改變和反射的比率由兩個介質相互的折射率來決定。多數介質的折射率與光的波長或光的顏色有關,當由稜鏡表面折射時,由於色散作用導致不同程度的顏色分離。
艾薩克·牛頓是第一個注意到稜鏡將無色的光分裂出顏色的科學家。牛頓安置了第二個稜鏡讓分裂出顏色後的光線穿過,但是光的顏色不會再改變,因此他認為稜鏡能分離顏色。他也利用透鏡和第二個稜鏡將彩虹重組成白光。這個實驗在科學革命期間成為新科學方法很有名的一個例子。這個實驗的結果顯然改變了形上學,導致約翰·洛克primary vs secondary quality distinction的崛起。
有時僅利用稜鏡的表面反射而不是色散,如果在稜鏡內部的光線抵達表面時的角度是陡峭的,便會產生全反射,所有的光線都會被反射回內部。這使稜鏡在一些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取代鏡子的作用。

雙筒望遠鏡

雙筒望遠鏡(或直接簡稱雙筒鏡,也稱之為野外鏡)是將兩個相同的或者鏡像對稱的望遠鏡並排連在一個架子上使得它們始終對準同一方向而製成的望遠鏡。使用者可透過它同時以雙眼觀察遠處景象。雙筒望遠鏡比單筒望遠鏡提供更高的深度和距離感。雙筒鏡也可以成由兩個短的折射望遠鏡組合,用於觀看遙遠目標的設備。
最常見的雙筒望遠鏡的大小正好適合雙手托拿,它包括內部的反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縮短望遠鏡的長度,使它短於透鏡的焦距。此外它還可以增大物鏡之間的距離來改善深度感。所有常見的雙筒望遠鏡是伽利略式的,或者使用稜鏡來呈現一個正像。
大的雙筒望遠鏡比較重,不易穩定地拿住,因此一般被固定在三腳架上或其它支柱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製造過非常大的(10噸),其物鏡的距離相當遠的(15米)大型雙筒望遠鏡來確定25公里以外的海上目標的距離。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筒望遠鏡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大雙筒望遠鏡(Large Binocular Telescope,LBT)。

電極化

經典電磁學里,當給電介質施加一個電場時,由於電介質內部正負電荷的相對位移,會產生電偶極子,這現象稱為電極化(英語:electric polarization)。施加的電場可能是外電場,也可能是嵌入電介質內部的自由電荷所產生的電場。因為電極化而產生的電偶極子稱為“感應電偶極子”,其電偶極矩稱為“感應電偶極矩”。
電極化強度又稱為“電極化矢量”,定義為電介質內的電偶極矩密度,也就是單位體積的電偶極矩。這定義所指的電偶極矩包括永久電偶極矩和感應電偶極矩。它的國際單位制度量單位是庫侖平方米(coulomb/m2),表示為矢量P

參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