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那社區

方那社區是華寧縣盤溪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盤溪鎮東面,地理狀況為壩區。距離盤溪鎮政府所在地2.0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華寧縣城45公里。東面鄰紅河州彌勒縣,南鄰九甸村委會,西鄰東升社區、大寨社區,北面鄰新村村委會。轄方那村、灣得箐村、三江口村、石門村、黑泥坡村等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00戶,有鄉村人口2074人。其中農業人口2074人,勞動力12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94人。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9.30平方公里,海拔1147.00米,年平均氣溫20.80℃,年降水量85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蔬菜、柑桔等農作物。有耕地1346.00畝,其中人均耕地0.66畝;有林地1127.00畝。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34.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54.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轉移性收入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那社區
  • 外文名:Side of the community
  • 屬性:行政區
  • 農業人口:2074人
鄉村概況,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人口衛生,特色產業,村務公開,文化教育,

鄉村概況

方那社區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鞏固冬早蔬菜發展成果,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發展生豬和肉牛養殖規模;2、抓好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3、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柑桔等高產值的經濟作物。。
村內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基礎設施

方那社區目前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60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600戶通電,有43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0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25戶。
該村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公里。到2014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淋您臭車29輛,有農用運輸車78輛,拖拉機9輛,機車467輛。
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村到2014年底已有7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53戶。
整個村委會共有405戶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42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0戶;建有小水窖44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81.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8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7畝。

自然資源

方那社區是華寧縣盤溪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盤溪鎮東面,地理狀況為壩區。距盤溪鎮政府所在地2.0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華寧縣城45公里。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9.30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346.00畝(其中:田769.00畝,地530.00畝),人均耕地0.66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柑桔等作物;擁有林地112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0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主要種植柑桔、芒果、柿子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0.00畝。

農村經濟

2014年方那社區農村經濟總收入3034.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14.00萬元,畜牧業收入823.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25頭,肉牛69頭,肉羊197頭);林業收入0.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400.00萬元,工資性收入189.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54.00元,農民收入以轉櫃趨企估移性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4.00萬元,其中,駝嚷嚷堡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3人,在省內務工166人,到省外務工17人。

人口衛生

方那社區是以彝族為主,其中漢族207人,少數民族1867人,彝族1863人,苗族4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600戶,共鄉村人口2074人,其中男性1056人,女性1018人。其中農業人口2074人,勞動力1265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地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46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8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鄉(鎮)衛生院,有衛生所1個,衛生所面積為6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距離鎮衛生院2.00公里。建有公廁4個,享臭店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特色產業

方那社區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省外。2014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92.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養殖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業產業。

村務公開

方那社區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56.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14.00畝。是建立了農局拜說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57.28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地獄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有村規民約及相關的管理制度,村委會制定村組幹部考核乃騙管理制度、村組財務管理辦法。政務公開以村內的“牆”、宣傳圖片、圖畫、村委會的文化宣傳隊為主,財務公開以口頭公開、廣播公開為主。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村務公開制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保障村民對村務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促使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入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認真貫徹執行《華寧縣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即

文化教育

方那社區適齡兒童在方那國小就讀,校舍建築面積10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3人,在校學生210人,小學生入學率100.00%。中學生就讀到華寧縣第二中學、華寧縣第八中學,距離學校1.50公里,在校學生105人,入學率100.00%。
該村委會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建有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存在問題
方那社區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缺乏項目資金及種養殖技術。。
方那社區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鞏固冬早蔬菜發展成果,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發展生豬和肉牛養殖規模;2、抓好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3、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柑桔等高產值的經濟作物。。
基層黨團組織
方那社區設黨支部0個,黨員總數59人,黨員中男黨員40人,女黨員19人。團員32人。

人口衛生

方那社區是以彝族為主,其中漢族207人,少數民族1867人,彝族1863人,苗族4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600戶,共鄉村人口2074人,其中男性1056人,女性1018人。其中農業人口2074人,勞動力1265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地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46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8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鄉(鎮)衛生院,有衛生所1個,衛生所面積為6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距離鎮衛生院2.00公里。建有公廁4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特色產業

方那社區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省外。2014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92.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養殖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業產業。

村務公開

方那社區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56.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14.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357.28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有村規民約及相關的管理制度,村委會制定村組幹部考核管理制度、村組財務管理辦法。政務公開以村內的“牆”、宣傳圖片、圖畫、村委會的文化宣傳隊為主,財務公開以口頭公開、廣播公開為主。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村務公開制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保障村民對村務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促使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入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認真貫徹執行《華寧縣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即

文化教育

方那社區適齡兒童在方那國小就讀,校舍建築面積10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3人,在校學生210人,小學生入學率100.00%。中學生就讀到華寧縣第二中學、華寧縣第八中學,距離學校1.50公里,在校學生105人,入學率100.00%。
該村委會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建有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存在問題
方那社區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缺乏項目資金及種養殖技術。。
方那社區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鞏固冬早蔬菜發展成果,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發展生豬和肉牛養殖規模;2、抓好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3、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柑桔等高產值的經濟作物。。
基層黨團組織
方那社區設黨支部0個,黨員總數59人,黨員中男黨員40人,女黨員19人。團員3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