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義華

方義華

方義華,湖北蘄春人。197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編劇進修班。歷任安徽電影製片廠副廠長,安徽省影協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義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蘄春
  • 職業:安徽省影協副主席
  •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 代表作品《焦裕祿》
個人經歷,主要作品,藝術特點,影響,

個人經歷

說起電影《焦裕祿》,可能沒有誰不知道。至今,說起這部影片的“出爐”,編劇方義華依然感慨良多。
電影《焦裕祿》電影《焦裕祿》
方義華出生在天長。由於作為知青農村生活了幾年,這段經歷對方義華第一部電影處女作——《月亮灣的笑聲》的誕生有很大影響。在80年代初期,這部電影剛一問世,便憑著一波三折的劇情和演員們的成功表演,引來如潮好評。隨後幾年,方義華又創作了《月亮灣的風波》、《趙百萬夢幻曲》、《彩月和她的情人》等多部喜劇,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另一部電視劇的成功使方義華從喜劇創作走上了帶有紀實性質的主旋律影視創作。
1988年,憑著一個作家對生活的敏感和對基層的關心,方義華自費來到小崗村和其它一些較早實行農業大包乾的地方,經過實地採訪,他寫出了6集電視劇《命運》。這部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電視劇播出後,在引起觀眾興趣的同時,也引起了峨嵋電影製片廠的興趣,他們邀請方義華為他們寫有關焦裕祿題材的電影。方義華接到任務後,為全心投入創作,立即放下當時快要完工的一部電視劇,趕赴焦裕祿曾經的工作地蘭考縣進行採訪。在歷時半個多月的採訪中,方義華憑著他對工作的熱情和激情,幾乎找到了所有曾和焦裕祿接觸過的人。方義華說,越深入採訪,我越是為焦裕祿偉大的人格所感動。可能也正由於這種出自內心的感動,回到家後,方義華用了11天時間就完成了10萬字的劇本。“一個好劇本是電影成功的一半甚至更多”,果然《焦裕祿》拍成後,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看《焦裕祿》的熱潮。
過去這些年裡,方義華寫出了《野媽媽》、《沂蒙山人》和《軍嫂》等十幾部影片,《行路難》、《建設者》和《天下文章》等幾十部電視劇,其中不少影片和電視劇還獲得了大獎。對此,方義華卻認為,最值得自豪的還是他的作品在不同時代放映,觀眾都能接受。至於原因,方義華說:“這可能是因為在我的作品中,人們看到的是真正能夠反映民心、民意的真情,而不是僅能適應某個特殊時代的‘應景文學’。”

主要作品

製作過的電影
四喜臨門 (1997) .... 編劇
⒉ 月亮灣的風波 (1984) .... 編劇
鬼妹 (1985) .... 編劇
野媽媽 (1985) .... 編劇
彩月和她的情人 .... 編劇
狐緣 (1986) .... 編劇
軍嫂 (1996) .... 編劇
⒏ 金鴛鴦 (1988) .... 編劇
山野絕唱 (1992) .... 編劇
⒑ 月亮灣的笑聲 (1981) .... 編劇
沂蒙山人 (1992) .... 編劇
⒓ 趙百萬夢幻曲 (1991) .... 編劇
野媽媽 (1985) .... 製片主任
風雨上海灘 (2003) .... 編劇
15,荔枝紅了 (2002) .... 編劇
16. 午夜謎案(2015).... 編劇/導演

藝術特點

方義華說自己的影片基本上是紀實風格的主旋律作品,旨在為民鼓與呼,敘述真實的人物,講述真實的故事,再現真實的歷史氛圍,用自己的筆去反映火熱的生活,歌頌偉大的時代和人民,他常常被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所感動。如他筆下的焦裕祿不僅是一個好乾部,還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父親和丈夫。方義華說:“你創作一部影視作品,首先要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當中去,首先要被自己筆下的人物感動。如果連自己都沒有感動,就別指望去感動別人。”方義華近期正在準備寫一部反映安徽“洋灰陳”故事的影片,這位出身於李鴻章“淮軍”中的人物是中國水泥業的創始人,作家想借他的創業經歷表現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艱難歷程。
因為有過在農村生活的經驗,方義華寫起農村題材的作品來得心應手。《月亮灣的笑聲》是他從我省金海濤的一篇題為《登報》的小說中得到啟發,構思出一部具有濃烈喜劇色彩的電影作品。劇本寫成後,峨眉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兩家還為爭奪劇本打了一場官司。在方義華的這部處女作影片中,處處透露著為老百姓說話的意願,在全國公映後很快引起了轟動。
為了寫好《焦裕祿》,方義華甚至放棄了當時手頭一部重頭作品的修改工作,不辭辛苦,兩下蘭考,採訪了焦裕祿的妻子、兒女、當年焦的老部下、老縣長等人,獲得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素材。回來後,以一天8000字的速度,一氣呵成。他自己的感受是,在採訪中得到的印象和劇本傳遞給別人的印象都是:焦裕祿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焦裕祿》在全國公映後,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許多人邊看邊流淚,電影院裡已很多年沒有過這樣的情景了。《焦裕祿》的拷貝數也打破了中國解放以來拷貝發行的最高紀錄。

影響

方義華能夠成為一名編劇是他當初根本沒有想到的。他下過放,當過兵,還做過記者,卻毫無思想準備地在領導的“命令”之下創作了兩部電影文學劇本,一部叫《茶鄉春曉》,一部叫《司令員的女兒》。他沒有想到,這兩部作品竟然成為自己“打入”電影界的“法寶”——他拿著作品去向王冠亞先生請教,得到了王冠亞先生的肯定後又被當時安徽電影製片廠一位負責人看到,於是很快,方義華接到了安影廠要調他的通知。就這么著,他成了一名正式的電影人。
除了在安影擔任過廠長,方義華還曾在長春電影製片廠和珠江電影製片廠工作並擔任領導職務。先後參與編劇、執導過的影視劇有《月亮灣的笑聲》、《野媽媽》、《鬼妹》、《狐緣》、《金鴛鴦》、《狐女嬰寧》、《狐俠紅玉》、《琴痴宦娘》、《焦裕祿》、《沂蒙山人》、《山野絕唱》、《軍嫂》、《四喜臨門》、《大禹的傳人》、《荔枝紅了》、《千秋家國夢》、《不再流淚的女人》、《命運》、《行路難》等大量作品,其中,不乏榮獲金雞獎、百花獎、“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等眾多獎項。而在所有這些作品中,方義華自己最鐘愛,也是社會反響最強烈的,一部是喜劇影片《月亮灣的笑聲》,一部是傳記影片《焦裕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