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文集》是2006年10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方立天。本書主要論述了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中國佛教、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係、佛教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時間:2006-10-01
版 次:1
頁 數:458
裝 幀: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宗教>佛教

作者簡介

方立天,男,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著名佛教哲學家和中國哲學史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系、宗教學系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950年參加工作,1956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畢業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任助教、講師,1984年經教育部特批破格晉升為教授。主要著述10卷12冊《方立天文集》,分別為《中國佛教》《魏晉南北朝佛教》《法藏與<金師子章>》《佛教哲學》《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佛教與傳統文化》《中國佛教文化》《中國文化與中國宗教》《中國古代哲學(上下)》《雜著》。
方立天文集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是佛教傳入中國並迅速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本書的重點即是通過對這一時期中國佛教的代表人物——道安、支遁、慧遠、道生、僧肇、蕭衍、菩提達摩的個案研究,以展現當時佛教的基本面貌與思想風采。書中還專門論述了魏晉南北朝佛教的歷史演變與整體特點,並與魏晉玄學作了比較,又敘述了彌勒信仰與彌陀信仰兩大思潮。與此相關,還評述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中國佛教之特點,以利參照、比較。
《方立天文集》(六卷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年10月出版。六卷本《方立天文集》可分為四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論述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中國佛教,包括《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慧遠及其佛學》、《法藏》、《華嚴金師子章校釋》、《華嚴金師子章今譯》等五部專著以及一批相關論文。組成《文集》的第一卷、第二卷。
魏晉南北朝是佛教傳入中國並迅速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本書的重點即是通過對這一時期中國佛教的代表人物——道安、支遁、慧遠、道生、僧肇、蕭衍、菩提達摩的個案研究,以展現當時佛教的基本面貌與思想風采。書中還專門論述了魏晉南北朝佛教的歷史演變與整體特點,並與魏晉玄學作了比較,又敘述了彌勒信仰與彌陀信仰兩大思潮。與此相關,還評述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中國佛教之特點,以利參照、比較。
隋唐時期佛教宗派林立,盛極一時,可謂中國佛教最富創造力的巔峰時期。本書著重論述華嚴宗實際創始人法藏的創宗活動及其歷史文化背景、基本學說及其歷史影響與地位;對法藏為武則天講經所撰的《華嚴金師子章》作了校釋的今譯,以助於加深對法藏華嚴宗義理的具體理解。本書又一重點是闡析禪宗的內涵結構、理論要旨、核心思想、基本精神,為了解、體察禪宗提供參照。此外,本書有關隋唐佛教與隋唐哲學的論述,旨在從整體上彰顯隋唐時期宗教人文思想的特色。
第二個主題論述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包括專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及一批相關論文。組成《文集》的第三卷。
著重從兩個方面展示“中國佛教文化”的內涵與特色:一方面是介紹中國佛教的歷史演變、各類典籍、基本教義、制度儀軌、寺院殿堂、名勝古蹟等;另一方面是論述佛教與中國政治、倫理、哲學、文學、藝術、民俗等具體文化形態的互動關係,以及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
基於此,進而總結中國佛教文化體系的結構、核心、內外聯繫、演變根源和內在特質,以助於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地位、重要作用及其未來走向。
第三個主題論述佛教哲學,以《佛教哲學(增訂本)》這一名著為中心,集合了一批論述佛教人生哲學的論文,共同組成《文集》的第四卷。
在各種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學內涵最為豐富多彩。本卷簡要地論述了佛教哲學的構成和流派、歷史演變以及重要著作,並就佛教哲學的人生價值觀、宇宙要素論、宇宙結構論、宇宙生成論以及本體論、認識論的基本內容進行了探討和闡述,以此凸現佛教哲學體系的總體思想風貌和理論特質。
全書還闡釋了佛教的“空”、“平等”、“慈悲”等重要哲學範疇,並對儒、佛的人生哲學以及中、印佛教思維方式的不同特點作了比較,最後還討論了中國佛教哲學的現代價值,以助於加深對中國佛教哲學的整體認識。
第四個主題論述中國古代哲學,以《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為主,包括了一批論述中國古代哲學的論文,組成《文集》的第五卷、第六卷。
中國古代哲學基本上從天道和人道的學說以及聞道之方三個方面展開。
本卷內容是《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的前兩部分:宇宙觀與人生觀。書中著重就中國古代宇宙生成論、本體論、空間觀、常變觀、矛盾觀、形神觀、人性論、人生理想觀以及歷史觀九具重要哲學問題,分別闡述了基本未源流,發展演變,以及每一哲學問題的提出、爭辯與解決的歷史過程,以彰顯重要哲學範疇的創立、分化、融合、發展的軌跡,並體現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
本卷書收錄了《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的第三部分認識內容,分三章對中國古代名實現、知行觀和真理觀展示了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系統論述。全書還結集有關中國古代哲學的文章二十餘篇,分別簡要地敘述了先秦哲學、漢代經學、魏晉玄學和隋唐哲學,闡述了中國哲學與唯物辯證思想的內在關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與自然科學家聯盟,以及對唯心主義哲學的理論與作用的評價。此外,還論及中國古代一些哲學範疇和一些哲家的學說。
《文集》卷首有一篇《自序》,方立天先生自陳《文集》的編選標準:“以佛教和哲學兩個專業領域為基本範圍,佛教以中國佛教為重點,哲學也以中國哲學為主,至於涉及一般文化和宗教的論文,以及序文、書評、筆談、感言、治學漫談,以及一些雜憶、紀念和悼念的文章,均不收入。”

目錄

第1卷 《中國佛教》
第2卷 《魏晉南北朝佛教》
第3卷 《法藏與〈金師子章〉》
第4卷 《佛教哲學》
第5卷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
第6卷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
第7卷 《中國佛教文化》
第8卷 《中國文化與中國宗教》
第9卷 《中國古代哲學》(上下)
第10卷 《雜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