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矩生

方矩生,女,副研究員環境保護與分析化學專家無黨派人士,長期從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及環境質量分析監測工作。主要進行污水的無害化利用和水質、土壤、大氣中有機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自動分析監測系統的建立及套用等。並對環保監測分析系統中質量控制的建立也進行過不懈地努力,直至成功,分析數據的準確性及不同實驗室間數據的可比性都獲得了可靠的保證。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科研情況,

人物簡介

1968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1985年調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保環保所工作。
方矩生方矩生

科研情況

方矩生自20世紀70年代初就從事環保科研及監測工作。
1979年,參加了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組織的中國第一期水質監測技術學習班,系統地學習了國外環保工作的組織、技術和考核措施等,得以從理論和方法等方面與國際接軌。
據有關資料顯示,方矩生主要參加與主持的工作有:
1、主持“螢光法測定環境大氣中微量硫化氣”分析的研究建立。在第三次全國分析技術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並收入論文集(1984年)。
2、參加“全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化研究”課題。負責試驗及編寫的土壤中揮發酚及油的測定方法已收入《環境監測分析方法》一書中。該課題獲1987年國家環保局環保科技進步二等獎(部級)。
3、參加“燕山地區環境影響評價”課題。為燕山環境分析監測工作及分析質量控制的負責人。該課題獲1985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4、主持“大氣中二氧化硫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建立了甲醛測定法,並對測定二氧化硫的三種方法進行了相關性研究。該法收入論文集。
5、參加“北京市工業廢水監測方法研究和驗證”。負責試驗並編寫的廢水中揮發酚與油的分析方法已收入《北京市工業廢水監測統一方法》一書中。
6、參加主持“北京燕山石化區地面水環境中有機有毒污染物的分析鑑定與評價”課題。獲1986年國家環保局環境保護科技進步二等獎(部級)。
7、參加“農業環境監測技術規範的制定”課題。負責有機污染分析方法的研究制定及編寫工作。方法均收入《農業環境監測技術規範》一書中。
8、參加主持“北京市近效區蔬菜基地環境污染改善與防治對策的調查研究”課題。獲1989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9、參加“燕山污水對房山區土壤、作物污染現狀仲裁”課題。用研究建立的總芳烴等四種方法,檢測了房山區水、土、作物等多件樣品,為仲裁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北京市政府依據該報告對燕山石化公司及房山區進行了仲裁。
10、主持“農業環境污染監測新技術研究”課題。其中建立了發光細菌法測定水土中莠去津等四種農藥的生物毒性的方法。該法幾分鐘即可完成,並與傳統方法“魚體96小時培養致死率”結果一致。建立氣相色譜法同時測定莠去津、丁草胺等五種農藥在水土植物中殘留量的方法。建立了高靈敏度,並操作簡單的微分電位溶出法在土壤植物樣品中同時測定銅鉛鋅鎘的方法等,對北京及張家口等地的百萬畝農田及產品進行測定,對了解農業環境污染狀況及綠色食品基地的規劃提供了依據,並為兩次重大污染事故(張家口農藥污染及北京燕化廢水污染)的仲裁提供根據,為國家挽回數千萬元的損失。該課題獲1997年北京市科技進行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