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會

方會

宋慶曆年間,方會禪師於袁州(今江西萍鄉)楊岐山普通寺大舉臨濟、雲門兩家宗風,接化學人,門庭繁茂,蔚成一派。慧洪在《禪林僧寶傳》卷中言:“楊岐天縱神悟,善入遊戲三昧,喜勘驗衲子,有古尊宿之風。”方會繼承了臨濟宗正宗禪法,又綜合了雲門等派的禪風特色,且兼得馬祖道一的大機、大用,故文政在為方會語錄作序曰:“當時謂(懷)海得其(道一)大機,(希)運得其(道一)大用,兼而得者獨會師歟 !”佛教史家稱揚他的禪法“宗風如龍”。正是這種宗風,使得楊岐派在後世大為盛行,甚至有一統天下禪風之氣象,其影響深傳日本,著名的“瘋佛祖”一休和尚是楊岐派弟子,楊岐宗至今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信徒過百萬以上。在亞洲等很多國家皆有信徒,故有謂“楊岐燈盞明千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岐方會
  • 出生日期:992 
  • 逝世日期: 1049
  • 籍貫:袁州宜春(今屬江西)
基本信息,詳細介紹,人物簡介,北宋官員,

基本信息

方會,北宋禪宗巨祖,為禪宗臨濟宗楊岐派創始人,俗姓冷,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
方會

詳細介紹

人物簡介

楊岐方會(992-1049),俗姓冷,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少機敏善談,及長,不喜從事著述。後為他人掌管稅務,失職當罰,潛逃至筠州(今江西高安)九峰山落髮為僧。赴潭州(今湖南長沙)參石霜楚圓,掌監院之事,得法後辭歸九峰山,又至楊岐山住持普通禪院,大振禪風世稱“楊岐方會”。據《五燈會元》卷十九載,方會於楚圓門下時,自請為監院,輔佐楚圓不厭勤苦。
扣參雖久,未有省發。再次咨參,楚圓就說:“庫司事繁,且去。”或說 :“監寺異時兒孫遍天下在,何用忙為?”有一天,楚圓外出,正值下雨,方會偵得小徑, 截住楚圓,並扭住說:“這老漢今日須與我說。不說打你去。”楚圓說:“監寺知是般事便休。”語未卒,師大悟,即拜於泥途。問曰:“狹路相逢時如何?”楚圓說:“你且躲避,我要去那裡去。”方會回來,第二天具威儀,詣方丈禮謝。從方會的悟道便可看出,他身上稟有的臨濟氣質,機鋒動作齊施。
楚圓遷興化,方會便辭歸九峰山,道俗請於袁州楊岐山出世。九峰長老勤公,是智門光祚之嗣,雪竇重顯的同門,他不太了解方會,便說:“會監寺亦能禪乎?”言語間透著不信任。 方會升座問答罷乃曰:“更有問話者么?試出眾相見,楊岐今日性命在你諸人手裡,一任橫拖倒拽。為什麼如此?大丈夫兒須是當眾決擇,莫背地裡似水底按葫蘆相似,當眾勘驗看有么? 若無,楊岐失利。”方會才下座,勤公把住說:“今日且喜得個同參。”方會說:“同參底事作么生?”勤說:“楊岐牽犁,九峰拽耙。”方會說:“正當與么時楊岐在前,九峰在前? ”勤擬議,方會托開說:“將謂同參,原來不是。”這樣,方會初試牛刀,便鋒利無比,名聞四方。
方會的禪學思想,是對臨濟思想的改造變通,既不失為臨濟正宗,又別有新意。他主張義玄那樣的“立處即真”的自悟,他說:“立處即真,者里領會,當處發生,隨處解脫”(《楊岐方會和尚語錄》)。成佛總要自身體驗,如實領悟。佛法無處不在,不必尋覓。因為“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殿對三門,僧堂對廚庫。若也會得,擔取缽盂拄杖,一任橫行天下。若也不會,更且面壁。”所以他堅持惠能禪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以此作為指示禪者的依據。他說:“百千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向者里明得 去,盡與百千諸佛同參,若向者里未能明得,楊岐未免惹帶口業。”真可謂一識本心,當下即是;迷失自心,對面不識。他主張“身心清淨,諸境清淨;諸境清淨,身心清淨。”因此他問眾:“還知楊岐老人落處么””自答:“河裡失錢河裡捃。”這個“捃 ”字,便是捃回自性,還他個本來清淨。
方會的禪法,亦是追隨義玄那種痛快淋漓、不容擬議的禪風特色。如:“上堂云: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拈起拄杖云:吞卻山河大地也。過去諸佛,未來諸佛,天下老和尚,總在拄杖 頭上。遂以拄杖劃一划云:不消一喝。”這樣的開示確有氣吞山河的氣度和傲視天下的胸懷 。在上堂時,他自稱:
楊岐一要,千聖同妙。布施大眾,果然失照。
楊岐一言,隨方就圓。若也擬議,十萬八千。
楊岐一語,呵佛叱祖。明眼人前,不得錯舉。
楊岐一句,急著眼覷。長連床上,拈匙把箸。
這都是要求禪僧勿要執著言語文字,死煞句下,而應直透心源,悟徹本心。方會重新強調這些思想,主要是針對當時流行的文字禪和公案禪。
方會的禪學風格,是屬於臨濟體系,但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又吸收了雲門等派的特點。他上堂說法云:“霧鎖長空,風生大野,百草樹木作大獅子吼,演說摩訶大般若,三世諸佛在爾諸人腳跟下轉大法輪。若也會得,功不浪施。”這一段話與雲門的“函蓋乾坤”、一切現成的主張頗有心氣相通之處。雲門禪就主張世間一切均為真如佛性所派生,所以舉此在體,即可“函蓋乾坤”,君臨天下。《續傳燈錄》卷七就認為方會“其提綱振領,大類雲門”。同時,他的接化學人的方式又大揚臨濟宗風,所以又說方會“其勘驗鋒機又類南院”(即義玄二傳弟子慧顒 )。這樣在方會的禪法裡,既堅持了臨濟正宗特色,又包容吸收了雲門宗的特點,兼具臨濟 、雲門兩家的風格。
在接化學人的具體方式上,楊岐方會具有靈活自然、隨機施教的特點。如有人問:“雪路漫漫,如何化導?”他回答說:“霧鎖千山秀, 迤邐問行人。”這就是說,在接引參學弟子時, 應善於誘導,把握時機步步啟發。還有人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方會回答說 :“有馬騎馬,無馬步行。”說明自己的禪法並無成規可拘,而是靈活運用,隨機把握。方會的禪法不象黃龍慧南那樣用“三關”之類的固定問話格式來接引學人,而是採用多變的機語來誘導學人。所以慧洪在《禪林僧寶傳》卷二十八中評論說:“楊岐天縱神悟,善入遊戲三昧,喜勘驗衲子,有古尊宿之風。”正是由於方會繼承了臨濟的正宗禪法,又綜合了雲門等派的禪風特色,且兼得馬祖道一的大機、大用,所以文政和尚在為方會語錄作序時評論說:“當時謂(懷)海得其(道一)大機,(希)運得其(道一)大用,兼而得者獨會師歟 !”加上他隨機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其禪法渾無圭角,圓融會通,因此,佛教史家稱揚他的禪法“宗風如龍”。正是這種宗風,使楊岐派在激烈的派系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其法系能長期流傳下來 。
方會門下有十三人,以白雲守端、保寧仁勇為上足。白雲守端下有五祖法演,住黃梅五祖寺,名振全國,人稱五祖再世。其門下俊秀輩出,如人稱“三佛“的佛眼清遠、佛果(圓悟)克勤、佛鑒(太平)慧 ,又有五祖表白及天目齊、雲頂才良等。清遠三傳至蒙庵元聰,有日本僧人俊茄來其門下受學,回國後,開日本楊歧禪之首端。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揚岐法系。佛果克勤編有《碧岩錄》聞名於世,法嗣75人。門下以大慧宗杲、虎丘紹隆最為著名。佛果克勤的門下,有黃梅籍僧人應庵曇華禪師,大振楊歧宗風於蘇浙,是臨濟正脈宗統第十七代宗師。宋以後,恢復臨濟宗之舊稱,幾乎囊括臨濟宗之全部道場,成為中國禪宗的代表。

北宋官員

方 會,生卒年不詳,字子元,福建莆田人,嶠從孫。少穎悟,年十二為文賦,十五通經義,十七首鄉薦,熙年九年(1076)進士。調揚州(今屬江蘇)司法參軍,移建州(今福建建甌)教授,學政大修,八州之士群至。朝廷升格十帥府,遴選守臣,命方會知越州(今浙江寧波),充兩浙安撫使。任上,修繕城隍,建造樓舡,創造“六花八陣”水戰法,士卒進退疾徐,如在平地,積極備戰,防禦金兵南侵。在越五年,清平治政,人以不困。政和二年(1112),召還入對,宋徽宗曰:“卿坊屋程文(科場範文),士人傳誦;浙東政績,列郡推先。”獎諭再四。政和中歷太子詹事。累爵文安郡開國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