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軼事

方孝孺軼事

《方孝孺軼事》指出一劇,以其坎坷的一生,牽出一大批具有硬氣、大氣、正氣的歷史人物,特別是“台州式硬氣”的寧海人,葉夢鼎、盧原質、胡三省……等等,其中不乏精彩片段,膾炙人口的故事。還有,諸葛亮的《借刀殺人》、《失街亭》,司馬昭的《鴻門宴》,武松的《鴛鴦摟》,陳世美笑看《包公鍘陳世美》,范蠡目中的《東施西施》,包公為何《剛正自戕》……等等,其中不乏別出心裁,出奇制勝的編輯。還有,緱城民間閒聊的:《死貨活寶》、《十八羅漢》、《三十六棺》、《造登台橋》、《江南布袋》、《沉東京》……等等,其中不乏喜聞樂道,地方色彩的傳說。

基本介紹

  • 書名:方孝孺軼事
  • 出版社:西泠印社
  • 頁數:429頁
  • 開本:16
  • 作者:石墨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6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方孝孺軼事》中增加了二十八集戲的可看性,同時,為塑造方孝孺這個正面人物添色,是部值得一讀的電視文學劇本。

作者簡介

石墨,藝術簡歷:《石子路》(小論文)1980年4月18日《杭州日報》。《急診室內》(獨幕話劇)1984年寧波市會演獲好評。《青春》(啞劇小品)1990年寧海縣《農行杯》一等獎。《分娩》(戲劇小品)1991年浙江省《環保杯》二等獎。《減肥》(戲劇小品)1992年浙江省首屆笑星大獎賽優秀獎。《方孝孺傳說》(電影文學劇本)2001年哈爾濱出版社。《南遊別傳》(長篇民間故事)2007年西冷印社出版社。《方孝孺滅十族真相》(論文)2009年9月《人物》上發表。

圖書目錄

第一集 流星虛驚 真假綁票 巧摘日月 計中藏計
第二集 天降神童 引狼人室 一奇女子 天高三尺
第三集 念佛破戒 誠信上當 假證實據 可判不斷
第四集 二審敗訴 峰迴路轉 先禮後兵 替罪恩怨
第五集 上任軼事 曠世孽緣 奇醜怪治 惡有惡報
第六集 有恩報恩 追夢圓夢 無雨求雨 己賢嫉賢
第七集 陰差陽錯 弄巧成拙 三省其身 死貨活寶
第八集 三十六墳 求學風波 漫天薦師 勘誤一書
第九集 汗巾報春 十八羅漢 舞劍傳情 門當戶對
第十集 和尚政客 僨轅破犁 典妻入贅 熊掌與魚
第十一集 師生父子 株連蒙塵 喜結良緣 巾山論詩
第十二集 剝皮填草 鐵券詔書 當老其才 誣陷械鬥
第十三集 清官難清 僧送白帽 捨命烽火 石鏡精舍
第十四集 忠奸是非 一字之師 尾大不掉 長恨之歌
第十五集 順藤摸瓜 巧試叔侄 走馬上任 太監干政
第十六集 朱色鐵箱 賣馬葬師 微服私訪 獅子樓斗
第十七集 小試鋒芒 借刀殺人 暗道藏奸 縱火滅證
第十八集 賢妻良母 瘋官墊背 毀證求告 均田於民
第十九集 酒逢知己 當官賣女 正學之廬 生死抓鬮
第二十集 鐵骨書生 知恥報國 臨終託孤 長亭論情
第二十一集 無私有私 清官昏官 救災遭災 笑傲哭傲
第二十二集 撥亂反正 以死明志 十六中秋 不得不削
第二十三集 謀逆顯形 連削五王 裝瘋賣傻 一條泥龍
第二十四集 廬山真面 靖難之變 朵顏三軍 打仗書生
第二十五集 勿殺吾叔 小小木牌 東昌大捷 假道淮上
第二十六集 靈璧之戰 一面難求 禍起蕭牆 情為何物
第二十七集 丹心汗青 孕婦救孤 義無反顧 十族滅頂
第二十八集 疑心暗鬼 臣民向彼 亡羊補牢 正道滄桑

文摘

著作權頁:



“冤枉……”方氏孝孺,大聲訓斥:“說你做官,不務正業,玩忽職守,也不為過也!”
“方秀才,有苦難言啊!”
“苦……有什麼苦?!”
“方秀才,皇上俸銀,只夠溫飽,下屬職員,人情往來,另外籌集。吾無膽貪,出此下策,畫些花樣,夫人丫環,做點女紅,拿到店裡,換些銀兩,勉強維持,一家生計。”縣官低下頭,濯盡東海水,難洗今日羞:“慚愧,慚愧!慚愧……”
“原來如此!”方氏孝孺,沒有想到,做官也窮,雙手一拱,頗有歉意:“學生錯怪,縣太爺了!”
“方秀才,明白就好。”縣官說罷,話鋒一轉:“吾們還是,理論理論,‘深慮’話題吧!”
“縣太爺,吾十八歲,在濟寧府,寫過一文,《深慮論》也。首篇言道: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所不及者,天道也。”
“方秀才,深慮之言,何以論證?”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統一天下,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群縣。方以為兵革,可以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而卒亡秦之社稷也。”
“秦之亡也,皆因其中央,集權於一人,暴君釀成,何關郡縣乎?”
“菲也!郡縣皆秦始皇封放的官,豈有不聽乎?”方氏孝孺,論證其言:“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後,稍剖析之,而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備,而其亡,蓋出於所備之外。”
“方秀才,其言有理,可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又有何關乎?”
“縣太爺,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則天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於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亂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良知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謀子也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
“好、好!好……”縣官鼓掌,大聲稱道:“方秀才,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不知可屈尊?”
“此話何意?”
“方秀才,明武十一年,朝廷下達令,浙江明紹,台溫等處,沿海築烽堠,防倭寇侵犯。本官欲任你為,大佳何村一帶,侯城裡的里長,大材小用,肯俯就否?”
“縣太爺,吾不切切於功名,而存心於愛民。”
“好一句美言語,‘存心於愛民’也!”縣官大喜,再次敲定:“此事一言為定。”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好!明天恭候,大駕光臨。”
縣官帶領民工,在侯城裡等侍,
久盼不見蹤影,心中犯了嘀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