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義

方其義(1620—1649),字直之。安徽桐城人,中丞方孔炤次子。明清之際思想家方以智弟。生於1620年初,死於1649年,僅活了29周歲。

基本介紹

  • 本名:方其義
  • 字號:直之
  • 出生地:安徽桐城
  • 出生時間:1620
  • 去世時間:1649
  • 性別:男
名字由來,生平經歷,

名字由來

和哥哥一樣,他的名字也出自於《易經》。每個方以智的研究者都會提到他名字的出處:《易大傳》第十一章"耆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經學大家方大鎮據此為其長孫命名方以智,字密之,真是巧合天成,高明之至。《易文言傳》對"坤"卦第二爻的解釋"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方其義的名字也是方大鎮取的,姓方名其義,字直之,對照《易》之傳辭,同樣也是奇巧之合,天衣無縫。

生平經歷

他一歲多喪母,幸好二姑方維儀寡居娘家,又無兒女,便接過了撫育侄兒的重擔。哥哥方以智長他將近10歲,他視之為師,方家弟兄就這么兩個,手足情深不難想像。《桐城耆舊傳》載方以智"有異稟,年十五,群經子史略能背誦,博涉多奇。"
幼年喪母的方其義,在姑母的恩養和兄長的教誨下成長,也是聰靈早慧,學有建樹。在《方以智年譜·傳略》里,說到他這唯一的弟弟,附有這樣的釋文:"方其義,字直之,中丞孔炤仲子也。未入塾,能辨四聲。屬以對句,出人意表。長而篤嗜古學經濟之書……其兄愚者,詩名傾當世。其義出,遂與齊名。又矯捷多力,挽強善射……其義博洽多藝,臨池篆刻,擊劍彈棋,無所不工。里人寶其書法。所著《時術堂集》十卷行世。"可見方其義的才情智慧型和方以智不相上下。
惜乎生逢亂世,他求生於戰火烽煙的夾縫中,雖有文才武略,又有何人來識?報國無門啊!他的鬱悶可想而知。1634年桐城民變後,方家移居南京,其義年才15歲。跟在哥哥方以智和姐夫孫臨後面,也是好武任俠,狎妓斗酒,名士做派。《桐城耆舊傳·方密之傳》後,關於方直之附錄有這樣的文字:"好俠,工為詩,力能挽五百斤弓。嘗客黃靖南侯所,較射連發皆中的,侯大驚。"在同一本書《孫臨傳》中則附有這樣的文字:"嘗偕方直之大雪中,挾妓游鐘山下,戎服驟馬過通衢,避不及者或至顛撲。"
方以智於1640年進京為官,此後至1644年明亡國破,這四年間方其義在南京一定是情懷激烈,悲不能抑的。首先他的父親方孔炤因戰事失利被下在京城獄中,其次他的岳父張秉文戰死在山東濟南抗清前線,岳母同時也是他的大姑母方孟式投大明湖殉節。他獨立支撐著一個千瘡百孔、支離破碎的家,其痛必是難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痛心。接下來,天崩地坼,國破朝改,他們一家人分散逃亡,流離數年,才返回桐城家中,依老父隱居在白鹿山莊。可是,1646年,姐夫兼摯友孫臨又戰死福建莆城,姐姐方子耀和外甥孫中嶽流落在外,哥哥方以智更是在秘密鬥爭中生死未卜,嫂子和最小的侄兒也不知漂泊在何方。可以想見此時的方其義心中之悲苦以及肩上之責任。
方其義雖因自身年幼和政局動盪未曾參加考試取得功名,但他的出身決定了他的遺民本質,而他也一直跟在哥哥方以智和姐夫孫臨後面,參與了復社的許多活動,他的女兒就許給了復社名士陳名夏之子。他還有一個兒子方中發,在他死後,這個兒子也和方以智另外三個兒子一起,參與了方以智的許多秘密活動。國破家亡之際,方其義眼睜睜看著身邊的親人和朋友死的死、逃的逃,而他卻使不上一點兒力量,能不摧肝裂膽,壯懷激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