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絲弦鑼鼓

斷絲弦鑼鼓

斷絲弦鑼鼓是流行於安徽宿松縣,湖北省黃梅縣,廣濟縣(今武穴市)的一種集民樂之大成的吹打彈唱合為一體的傳統民間音樂,是構成黃梅戲唱腔和劇種基礎的一種古老曲藝。它以打擊樂為主,間以絲竹音樂伴奏。鑼鼓的表現形式和音樂綜合了中國腹地鑼鼓的眾多優點,既吸納了川蜀鑼鼓的高低音對比,又借鑑了華北鑼鼓的高亢粗獷;既融合了長江下游鑼鼓的清亮悅耳,又匯入了江南鑼鼓的圓潤,並逐漸形成了宿松絲弦鑼鼓音色柔和的主要特色。列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絲弦鑼鼓
  • 遺產級別: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皖政[2008]93號
  • 批准日期:2008年12月4日
  • 項目編號:Ⅱ—22
  • 申報單位: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
歷史淵源,鮮明特色,主要曲目,表演形式,遺產保護,

歷史淵源

宿松地處吳頭楚尾的歷史,孕育了許多優秀文化,斷絲弦鑼鼓就是安徽省民間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宿松斷絲弦宿松斷絲弦
據文獻記載,14世紀時的明朝初期在宿松縣民間(尤其是在許嶺、程集、涼亭、佐壩等地)甚為流行。每逢清明、廟會、燈會、祭祖、紅白喜事乃至親戚鄉鄰相互祝賀、拜訪,都時興演奏斷絲弦鑼鼓。樂隊少則幾十人,多則百餘人。富庶人家的老人去世、婚嫁之喜,請上一兩個鑼鼓班子,熱鬧三、五天。在這樣的場合,鑼鼓班子往往互相攀比較勁,比誰的曲牌多,比誰演奏得好。這對鑼鼓演奏藝術的提高是一個無形的促進,藝人們的演藝水平也得到了較好的錘鍊。同時,家族、鄉鄰之間在祭祖、紅白喜事中也互相攀比。這一習俗就為斷絲弦鑼鼓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一方沃土。這種經濟支撐,使斷絲弦鑼鼓的宗師們按照各種場合和人們的不同需求,把山歌黃梅調文南詞與鑼鼓揉合在一起。他們打累了就吹,吹累了就打,喊戲的人喊累了就用嗩吶吹奏代替。他們對曲目或改編、或獨創,於是就出現了集民樂之大成的吹打彈唱合為一體的民間音樂——斷絲弦鑼鼓。

鮮明特色

斷絲弦鑼鼓,它以打擊樂為主,間以絲竹音樂伴奏。鑼鼓的表現形式和音樂綜合了中國腹地鑼鼓的眾多優點,既吸納了川蜀鑼鼓的高低音對比,又借鑑了華北鑼鼓的高亢粗獷;既融合了長江下游鑼鼓的清亮悅耳,又匯入了江南鑼鼓的圓潤,並逐漸形成了宿松絲弦鑼鼓音色柔和的主要特色。宿松人民在勞動中創造了燦爛豐富的鄉村音樂:山歌、漁歌、茶歌、秧歌。曲牌有幾十種,其中分單體曲牌和聯體曲牌。單體曲牌主要套用於打擊樂的單獨演奏,調式多樣,旋律委婉細膩,節奏舒展流暢,便於表情達意。聯體曲牌主要嵌入打擊之中,曲牌明亮悅耳,旋律簡潔,節奏明快,步伐性強,便於渲染氣氛。

主要曲目

斷絲弦鑼鼓的曲牌流傳有30餘首,分為三類:一是打擊樂和弦絲竹問奏的斷絲弦曲調,有《金絲荷葉》、《斷荷葉》、《破荷葉》等,這是它的主要曲牌;二是鑼鼓曲牌,有《八哥洗澡》、《水底魚》、《麼二蔓》、《四點清》等,它是絲弦鑼鼓的骨幹曲牌;三是絲弦曲牌,有《老八板》、《小四板》等,旋律細膩,委婉悅耳。在樂隊中常與鑼鼓曲配合演奏。

表演形式

斷絲弦鑼鼓樂隊龐大,演奏時氣氛熱烈,最盛時正班有64個人,半班有32個人。樂器配置:管弦樂器有柳琴、二胡、嗩吶、竹笛、的號。的號長1.2米,用黃銅鑄造,沒有音孔,全憑嘴唇和氣的控制變化,吹氣近似“宮、商、谷”的音,聽起來像在尖叫,主要是烘托場面的氣氛,使音樂有神秘的特色和粗獷的旋律,此種樂器已經失傳。打擊樂器有扁鼓、小鑼、大鑼、鈸、馬鑼。馬鑼因外形像馬蹄,比小鑼大一點、厚一點。它是斷絲弦鑼鼓的主要樂器,演奏時左手用大拇指、食指、無名指夾著鑼身,不停地移擺轉動,右手用一個頭大尾小的木槌連擊鑼心,木槌擊鑼心時,正好趕上鑼身與手指脫離接觸之際,故而音色及音的長短可以隨著左手擺轉幅度的大小而調整,發出奇特的悅耳之聲。斷絲弦鑼鼓的多種曲牌是由馬鑼領奏,並不時把馬鑼拋向空中達2—3米之高,利用空氣對馬鑼的阻力和振盪改變音波,以期達到獨特的藝術效果,具有非同尋常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宿松斷絲弦宿松斷絲弦
斷絲弦鑼鼓產生民間,紮根在民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歷代名師藝人,在辛勤勞作中虛心鑽研,創造發展。斷絲弦鑼鼓使民間節假日慶典、紅白喜事熱熱鬧鬧。

遺產保護

斷絲弦鑼鼓的曲牌素材取於民間,欣賞的對象也是普通民眾。它樸素的人文色彩和審美意識,對普通民眾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宿松縣對斷絲弦鑼鼓就採取了積極的保護措施,一批文化工作者參與了斷絲弦鑼鼓音樂和曲牌的收集、整理工作。縣文化館和縣文化局創研室組織專人,形成專班,走村訪戶,積極扶植著一個個散落民間的業餘班底。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由宿松縣文化館史培發館長創作的現代劇目《擰成一股繩》斷絲弦鑼鼓,曾參加安慶地區文藝調演,獲得全地區音樂專家的一致好評。由於遭受文革的破壞,這一時期的斷絲弦鑼鼓幾乎在民間銷聲匿跡,給這一古老藝術的延續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20世紀80年代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宿松縣政府再次企業文化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對斷絲弦鑼鼓進行了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收集、整理、採集了一批原始文字、音像資料,作為藝術奇葩的斷絲弦鑼鼓正式被編入縣誌和宿松文化志,同時其演奏技巧套用於黃梅戲和文南詞的表演中,使黃梅戲和文南詞的表演效果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期間,縣政府對斷絲弦鑼鼓拯救、挖掘和保護、發展工作非常重視,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門聽取了縣文化局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斷絲弦鑼鼓申報工作的專題匯報。為加強對斷絲弦鑼鼓的保護,縣政府已把它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並成功申報為安慶市第二批保護名錄。決定在對斷絲弦鑼鼓的投入不得少於520萬元,用於斷絲弦鑼鼓資料的蒐集整理和理論研究,同時對傳承人的培訓、補助等。同時,斷絲弦鑼鼓保護工作被列入全縣“十一五”文化事業發展規劃,確定為全縣重點文化保護工程,形成了會議紀要,制訂了《宿松縣斷絲弦鑼鼓保護工程實施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