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社

新音樂社,中國現代音樂社團。由李凌、'\" class=link>趙、林路、沙梅等發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音樂社
  • 性質:中國現代音樂社團
  • 發起人:李凌、趙、林路、沙梅等
  • 成立時間:1939年10月15日
  • 結束時間:1950年12月
  • 結束地點:北京
  • 成立地點:重慶
內容,所屬分類,

內容


分散在桂林、昆明、柳州、長沙、上海、廣州、香港和僑居仰光、新加坡等地的部分音樂工作者,曾先後以新音樂社分社的名義展開活動。該社以“新音樂”為旗幟,以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音樂為目標。其活動持續11年之久,主要進行了以下的工作:
①出版進步音樂書刊。該社除創辦和堅持出版《新音樂》月刊外,還以總社和各地分社的名義,出版了《新音樂》的各種地方版,以及《音樂藝術》《音藝副輯》、《音樂報》、《每月新歌選》等十幾種期刊。出版的歌集有《三年歌選》(李凌編)、《音樂創作集》(孫慎、舒模編)、《民主歌聲》(陳良編)等20多種;所出版的音樂叢書中有《新音樂教程》(李凌、趙編著)、《五聲音階及其和聲》(王震亞著)、《蘇聯音樂》(李綠永、趙編)、《詩經的音樂及其他》(趙編著)等30多種。此外,新音樂社的成員,還先後在各種報章上開闢音樂專欄,如重慶《新華日報》的《時代音樂》、桂林《救亡日報》的《音樂陣線》、上海《時代日報》的《新音樂》香港《星島日報》的《音樂藝術》《華僑日報》的《音樂》和《華商報》的《新音樂》等。這些出版物,向讀者介紹了進步的音樂作品,普及音樂理論和音樂基礎知識,從而有力地促進了國民黨統治區進步音樂運動的開展,並對各地音樂界和民眾音樂活動起著溝通和聯絡的作用。
②組織進步音樂演出和民眾歌詠活動。為打破國民黨統治區抗戰歌詠陷於沉寂的局面,和發展愛國民主歌詠運動,新音樂社的成員進行了組織歌詠團體、舉辦音樂演出和開展民眾歌詠等多方面的工作。以新音樂社和分社的名義,或有新音樂社成員參加組織領導的重要的音樂演出有:1941年初,由該社領導的重慶業餘合唱團公演了《黃河大合唱》;1946年1月,在重慶舉辦了紀念冼星海音樂會,會後成立了“星海”、“民主”兩個合唱團;1948年5月,由該社主持的中華音樂院和“中原”、“建國”兩劇社,在九龍聯合演出了新歌劇《白毛女》等。該社配合協同各地民主運動的有關社團,組織起聲勢浩大的民主歌詠活動(如上海的新音樂社及其成員,曾協同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等,先後組織起300多個歌詠團體開展活動。新音樂社的香港九龍分社及僑居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的進步音樂工作者所組織的該社分社,在華僑中開展了愛國歌詠運動。這些活動在當時的民主運動中都曾產生過很大影響。
③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教育活動,培養音樂幹部。新音樂社於1942年10月成立了通訊研究部,提出了“加深學習”的口號,以函授教育的方式,輔導分布在各地的音樂工作者進修音樂。以後又曾舉辦過一些以短期或業餘教學方式培訓音樂幹部的學校和訓練班、講習會,如:1946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華音樂學校;1947年4月,在香港成立的中華音樂院;1948年,在新加坡的華僑中成立的中華藝術專科學校,以及各種音樂講習會、訓練班等。通過這種開展社會性的音樂教育的方式,廣泛吸引和團結了音樂界的各方面人士,培養了一批音樂運動的骨幹和其他音樂人才。
新音樂社通過以上各方面的工作,與其他新音樂團體、組織和進步音樂工作者一起,有效地發動和組織了40年代國民黨統治區的新音樂運動

所屬分類


中國音樂社團
中國近現代音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