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嶺戰役

新開嶺戰役

1946年10月上旬,國民黨調集10萬重兵,向遼東、遼南解放區大舉進攻。危急時刻,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簡稱“四縱”)隨機應變,將主力部隊秘密集結於鳳城東北部的新開嶺地區,阻擊來犯之敵,史稱“新開嶺戰役”。

此役殲第25師8000餘人,俘少將師長李正誼以下5000餘人,繳獲步槍、輕重機關槍、衝鋒鎗、短槍等共2887支(挺),山炮、迫擊炮、機關炮、速射炮等117門,汽車3輛,裝甲車4輛,電台13部,各種彈藥100餘萬發。

基本介紹

  • 名稱:新開嶺戰役
  • 地點:遼寧寬甸縣西北之新開嶺地區
  • 時間:自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
  • 參戰方: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國民黨軍25師
  • 結果: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勝
  • 傷亡情況:國民黨軍8000餘人
  • 主要指揮官:杜聿明
戰役背景,戰役過程,戰事統計,戰役評論,

戰役背景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為搶奪勝利果實,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在美國的慫恿和幫助下,向我東北解放區大舉進犯,悍然挑起了內戰。到1946年5月,先後侵占了遼西全部,瀋陽外圍的鐵嶺、撫順、本溪、遼陽、鞍山、海城、營口、以及吉林四平、長春、梅河口等城市。到10月,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無力實施南北進攻的戰略,遂採取“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戰術,妄圖集中兵力,首先消滅或逼退遼東、遼南我軍,控制遼東、遼南地區,切斷我東北解放區與華東解放區海上聯繫,爾後向北進攻,占領全東北。

戰役過程

1946年10月19日,國民黨軍隊調集52軍、新6軍、71軍等計8個師兵力約10萬餘人,分左、中、右三路,向我遼東解放區大舉進犯。此次除184師殘部外,全系國民黨軍隊嫡系精銳。其進攻部署是:左路敵新1軍30師、52軍195師、71軍91師沿新賓、柳河向通化、臨江進犯,企圖阻我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與第四縱隊主力會合,堵我後路,搗我後方。右路敵新6軍14師、22師和60軍184師殘部,沿海城、岫巖向大孤山進犯,企圖切斷我安東(現丹東,下同)與大連之間的聯繫,從側翼配合中路之敵占領我遼東軍區所在地安東。中路敵52軍則分成兩股:其右股2師和25師75團沿安(東)沈(陽)線鐵路向丹東逼近;其左股25師(欠75團)占領小市後,向賽馬、寬甸進犯,目的是迂迴我遼東側後方,切斷我遼東軍區領導機關轉移路線,搗毀我後方機關、工廠、倉庫、醫院,將我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消滅在鳳城至安東地區。
此時,我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兵分三路:10師和11師32團由縱隊副司令員韓先楚率領,在永陵、新賓配合我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作戰;11師主力和縱隊直屬炮兵團、軍區警衛團等部隊由縱隊司令員胡奇才率領,配合吉沈線主力作戰,保護我10師在永陵、新賓地區側後方;12師則在安沈線上的連山關、摩天嶺以北地區設防。
鑒於敵強我弱,四縱決定採取“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的作戰方針,誘敵深入,迫敵分散,集中相對優勢兵力,將對我危害最大、最驕橫的敵52軍25師(欠75團)消滅,以挫其銳氣。
敵52軍25師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械裝備,戰鬥力較強,自詡“能征慣戰,戰無不勝”,號稱“千里駒”。自1945年冬作為國民黨軍隊的先遣部隊侵入東北後,耀武揚威,橫衝直撞。10月19日占領小市,20日占領了田師傅、鹼廠後便得意忘形,認為我軍不堪一擊,遂大搖大擺向賽馬進犯。這時我4縱12師正晝夜兼程向賽馬地區集結,準備與在賽馬東北部的11師主力會合。此敵如占領賽馬,則威脅我兩個師主力會合。我軍決定在賽馬以北設防,以拖延敵軍占領賽馬的時間,使我兩大主力順利會合。
21日向賽馬進犯的敵人行至分水嶺、城門溝時,遭到4縱11師31團1營及師警衛營堅強阻擊,激戰至23日,殲敵300餘人,完成了我12師與11師主力會合的任務,然後主動撤出戰鬥。
23日晚敵人占領了賽馬後,留74團兩個營據守,主力部隊則向鳳城急進,直接威脅我安東、寬甸後方人員、資產轉移。為此,我軍決定趁賽馬守敵立足未穩之際,集中5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向其發起猛烈進攻。
戰鬥於24日15時打響。我11師31團首先奪取東甸子、下潘家堡子、東山等高地;12師34團隨後跟進擴大戰果;11師33團1個營及軍區警衛團2個營奪取了車家堡子、洋馬林子,繼續向前推進。經過一晝夜的激戰,殲守敵200餘人,生俘300餘人,所剩殘敵逃往小市山區。
賽馬初戰取勝,我軍士氣大振。它不僅使敵人傷殘了兩個營的兵力,而更重要的是將敵25師主力牽回賽馬,打亂了其妄想迫我在安鳳地區決戰的部署,為全殲此敵創造了條件。
敵25師主力因賽馬失守,安沈路及本溪敵軍受到威脅,急回頭援救。為了全殲此敵,27日我軍集中11師、12師(欠35團)5個團兵力,主動向敵人發起進攻。經過一夜的激戰,未能對敵人形成包圍。後經審問俘虜,得知敵75團已歸還25師建制,敵人的兵力由2個團5000人增至3個團8000餘人,而我軍5個團1萬多人要想全殲此敵力量不足。遂主動撤出雙嶺子,按計畫向新開嶺地區轉移,並以11師一部同敵人接觸,節節抗擊,邊打邊走,誘敵深入。同時,令韓先楚副司令員率領在新賓、永陵地區配合3縱作戰的10師,火速集結到新開嶺地區參戰,力將此敵全殲於新開嶺地區。 新開嶺位於鳳城東北部,四周高山起伏,峻岭連綿,寬(甸)賽(馬)公路和靉河穿越其間,沿公路和靉河兩岸地形低洼,形成一個狹長谷地,谷地北有老爺嶺(當地人稱其為西山、監哨山),是這個地區的制高點,東有邊門東山,可以控制向東的出口,南有小南山,是谷地的天然屏障,西邊有兩個小山,可以封鎖谷地西邊出口,是一個天然的“大口袋”。
號稱“千里駒”的敵25師目空一切,在重新占領賽馬的第二天,便氣勢洶洶地向新開嶺開進,矛頭直指寬甸。此時,我10師先頭部隊日夜兼程,已到達新開嶺地區,4縱8個團的兵力在新開嶺地區布下“口袋”待敵鑽入。
10月31日“千里駒”被我11師牽著鼻子,乖乖鑽進了“口袋”。5時我軍兵分三路向敵發起攻擊:12師從後面出擊,將“口袋”嘴紮上,斷了敵人後路;11師從正面堵擊,緊緊卡死“千里駒”東竄寬甸的通路,爾後又揮師西進,將“口袋”縮小;擔任主攻的10師在炮火的掩護下,沿老爺嶺向敵側翼猛攻。經過兩天一夜激戰,將敵人死死包圍在“口袋”里。敵人負隅抵抗,把主力集中到師部所在地老爺嶺一帶,並組成一個3000餘人的反擊部隊,與我軍爭奪陣地。我軍全體將士士氣高昂,向敵人發起了9次衝鋒,但因敵軍火力較強,未能奏效。此時,敵增援部隊新6軍22師已趕至雙嶺子附近。老爺嶺之戰,關係到整個戰役的前途。在這緊急情況下,我軍果斷地將縱隊預備隊30團用上,並調動所有炮兵,集中火力,猛轟老爺嶺。11月2日拂曉,我軍全線發起進攻。霎時間,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炮團將大炮移至前沿,直接向老爺嶺攻擊;10師作戰科副科長段然身先士卒,率兵一擁而上;副連長王喜芳率領4名戰士,第一個沖了上去,將敵碉堡炸掉;28團團長、政委親自帶領戰士勇猛衝擊,一舉攻克了老爺嶺。失去陣地的敵25師像一群驚散的羊亂作一團,企圖向東突圍,被我11師截住;向西逃跑,又被我12師打回,一個個失魂落魄,在我“繳槍不殺”的口號下,紛紛舉手投降。傲慢的敵師長李正誼這時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剃了光頭,化裝成伙夫,企圖逃跑,被我軍當場活捉。

戰事統計

此役殲第25師8000餘人,俘少將師長李正誼以下5000餘人,繳獲步槍、輕重機關槍、衝鋒鎗、短槍等共2887支(挺),山炮、迫擊炮、機關炮、速射炮等117門,汽車3輛,裝甲車4輛,電台13部,各種彈藥100餘萬發。
戰後,國民黨軍重建了25師,但再也無人稱其為“千里駒”了。

戰役評論

新開嶺戰役,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打亂了敵人“先南後北”的計畫,為我軍爭取了戰略防禦的準備時間,保障了我黨政軍民的戰略轉移。11月3日毛澤東親自起草了中央軍委給遼東軍區司令員肖華的電報,慶祝取得殲敵一個師的偉大勝利。
延安《解放日報》為此發表的社論指出:這是對國民党進犯者的“一個沉重的殲滅性打擊”。11月3日,毛澤東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致蕭華電,慶祝南滿我軍殲滅敵人一個整師的大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