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迷失的一代

2009年,面對經濟危機和未來的迷茫前景,歐洲年輕人面臨工作荒,成“新迷失一代”。到了2010年,美軍中也出現新迷失一代,這些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返回的士兵,自殺率已經失控,創傷後壓力綜合症幾乎成流行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迷失的一代
  • 時間:2009年
  • 屬性:經濟危機
  • 對應:歐洲年輕人
歐洲年輕人,由來,犯罪,美軍,

歐洲年輕人

由來

由來

新迷失的一代
經濟危機讓歐洲失業率上升,而在失業人群中,年輕人占了大多數,面對經濟危機和未來的迷茫前景,歐洲年輕人將何去何從,《外交政策》雜誌網站2009年7月13日的一篇文章分析了經濟危機下的歐洲年輕人的狀況,他們失業並迷茫,很可能成為新迷失一代。另外,年輕人長期失業必將對整個社會產生長期深遠的社會影響。
經濟危機讓就業形勢極其嚴峻
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曾對一家西班牙報社這樣說:“經濟危機已慢慢演變為就業危機,如果我們不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全球將出現新的人類危機和社會危機”。
失業率高,且還有進一步升高之勢,特別是歐洲的年輕工人受到很大打擊。10年內,歐洲的青年人失業率達到16%-17%,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其它任何一個成員國都要高。但最近,由於短期“臨時包工”機會增多,暫時的失業率有所下降。但這類工作的數量卻與失業青年的數量不成比例。
在法國,社會科學家團體表示,年輕人得到的利益甚至還沒有其父母在二戰後得到的利益多。在英國,年輕一代被稱為“IPOD”,他們的特點是:有威脅、壓力大、負擔過重及債務太多。截止到2007年,大約有600萬年輕人做臨時工,他們成為經濟危機後第一批受害者:契約到期,然後失業。
高學歷人群讓求職更難
2009年歐洲各大學的畢業生陸續畢業離開校園。在整個歐洲大陸,幾十萬年輕人離開校園開始找工作。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找到工作,2009年的畢業生遇到了近10多年來最嚴峻的就業形勢,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能給社會及經濟帶來長期損害。
不僅是青少年或輟學學生在找“技能含量低”的工作,即使是擁有大學學歷或研究生學歷的年輕人也在為普通工作而苦苦掙扎,因為僱主們都不要新手。在法國,年齡在25周歲下的年輕人失業率過去一年增長了40%,而所有年齡段人的失業率僅增長26%,英國1/3的失業者年齡在25周歲以下,在西班牙,年輕人失業率達到40%。
東歐國家尤為嚴重
看看歐洲波羅地海沿岸國家,2008年6月,在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愛沙尼亞三國,8.9%-11.9%的年輕人失業,據3月-4月資料顯示,年輕人的失業率已升高至25%-35.1%,一年時間內,失業人數就上漲了3倍。在歐洲,勞務市場情況最糟的就是東歐國家,比如俄羅斯和拉脫維亞。在整個歐洲,“過去的生育高峰”使得最近幾年內18-25周歲的人數暴增,同時也增加了求職者數量。
東歐國家遭受了人口增長與經濟危機的“混合打擊”,在前蘇聯解體前,共產主義政府為人民提供了一張“社會安全網”,並鼓勵出現人口數量多的大家庭,以此提高人口出生率。以羅馬尼亞及匈牙利為代表的國家還給休產假的婦女支付工資,並保證她們有工作,這直接導致人口出生率上升,並在20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而且,自二戰後,大量的求職者碰巧遇到了經濟危機,大量年輕人面臨著勞務市場的不景氣局面。現存的失業人數還不包括那些剛剛畢業並走進勞務市場的畢業生,幾十萬畢業生將不可避免地增加勞務市場的競爭,同時也會將失業率帶上新高。
犯罪 高失業率將帶來高犯罪率

犯罪

除了明顯的就業難題外,這種大面積的“求職難”現象還會帶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社會影響。經濟學家大衛·埃沃德表示,除了暫時的損傷,失業還將給年輕的新一代烙上永久性的“傷疤”。研究顯示,年輕時一段時間的失業將會影響此人以後的工作前景,比如他們將會降低薪酬待遇要求。“一個人年輕時經歷的失業過程將會對他的將來產生影響”,著名勞務經濟學家大衛-布蘭奇福勒說道。“對經濟發展來說,這個問題很糟糕,它會帶來一系列滯後問題”,大衛還說道。
英國一知名智囊團近日警告稱:高失業率的影響不僅限於經濟問題上。“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危機,那就是缺乏經驗、資格及信仰的新一代年輕人很難養活自己及其家人”,他們還說道。同時,相比起年老的工作者,年輕失業者還將引發一系列社會威脅,比如:社會排斥性、壓抑、不健康、社會腐敗、高犯罪率、封閉甚至是自殺。一個年輕人失業的時間多一個月,他犯罪的幾率就更高。
據悉,歐洲各國政府開始擔心這一社會現象,法國總統薩科奇簽署了一項嚴厲的法律:如果抓住一個“幫派”勢力團伙成員,將處4.5萬歐元罰款,並判入獄三年,這裡說的“幫派”成員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了年輕人犯罪率在升高,這些給國民帶來巨大損傷。”薩科奇稱。

美軍

美軍中現新迷失一代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2010年8月10日報導,花費超1萬億美元,陣亡5600多人,4.3萬人受傷,這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表面成本。但是戰爭的隱形成本更加巨大,許多從戰場返回的士兵掙扎著重新融入平民社會,他們的精神創傷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嚴重。美軍中現在出現新迷失一代,這些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返回的士兵,自殺率已經失控,創傷後壓力綜合症幾乎成流行風。
老兵自殺率失控 創傷後壓力綜合症風行
</strong>
美國政策研究分析機構蘭德公司估計,20%從戰場返回的老兵已經患上或很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綜合症。軍中的自殺率已經失控,2009年上半年,死於自殺的美軍士兵就比戰場上陣亡的士兵更多。6月份,平均每天一名士兵自殺。
早在很久前,軍方戰場手冊中就已經有了應對戰場壓力的方法。二戰期間的歐洲和非洲,患精神創傷的士兵占到傷亡人員的四分之一;在太平洋沖繩島之戰中,近一半傷患士兵是精神創傷;越戰初期,士兵患精神創傷比例僅占十分之一,但後期這一比例上升到60%。也就是說五分之一的越戰士兵患有創傷後壓力綜合症,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這一比例還高達百分之十。
現在還不清楚現代戰爭是否比以前的戰爭給士兵帶來更多心理創傷,但因精神創傷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下來的士兵比戰鬥減員更多。由於採用了更好的身體護甲、更堅固的戰車、參戰部隊規模更小,士兵身體受傷者更少,但精神創傷的比例比過去更高。2002年到2009年,共有3.3萬名士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行動中受傷,在此期間有4700名士兵因精神問題撤出。這一數字只是因病情嚴重被送回國者,不包括那些治癒後返回連隊的士兵,而且並不是所有治療者都留下過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