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風云:我與《華爾街日報》

《新聞風雲》展示了《華爾街日報》是如何發展和運轉的。作者菲利普斯為讀者提供了報業領袖才會擁有的內部視角。《新聞風雲》敘述了報業從二戰後期的快速現代化發展,到電子出版和網路興起後的發展歷程。菲利普斯發人深省、敏銳深刻的敘述,為我們還原了柏林危機、甘迺迪遇刺、水門事件背後的新聞細節,披露了《華爾街日報》如何應對與《財富》雜誌、美孚石油公司等的報導糾紛,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到《華爾街日報》的辦報機制與核心理念。《新聞風雲》的作者曾於1972年訪問中國,是尼克森訪華後首批到訪中國的美國記者之一,菲利普斯的新聞團與周恩來總理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的訪談。不管是《華爾街日報》的支持者,還是對新聞是怎么製造出來感興趣的任何人都能在《新聞風雲》中找到大開眼界的精彩故事。《華爾街日報》如何招聘記者?中情局計畫在報內安插特工?如何海外擴張與電子化運營?被默多克集團收購是好事嗎?數位化時代該怎樣做新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聞風雲:我與《華爾街日報》
  • 作者:沃倫•菲利普斯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8644891
  • 譯者:楊雨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頁數:341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新聞風雲》是《華爾街日報》前發行人、道瓊斯公司前CEO講述了他如何將《華爾街日報》從不知名小報變為全球頂尖大報;如何多次改寫美國新聞史,帶領團隊屢獲普利茲新聞大獎;如何引領《華爾街日報》進行技術變革,應對數位化的挑戰。他的一生就是一部美國新聞簡史,見證時代風雲和新聞人的光榮與夢想。
任職《華爾街日報》近半個世紀,他從無名的新聞學徒一路攀升為報社發行人;在長期與各國CEO、美國總統、英國皇室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培養了精銳的新聞和商業敏感。
在《新聞風雲》中,菲利普斯通過大量的親身經驗,描繪了一幅廣闊的新聞圖景——展示了新聞是如何被發掘、采寫、編輯、發行和傳播的。在數位化發展、海外擴張之路上,菲利普斯始終堅守新聞人的核心身份,為我們講述精彩的新聞風雲。

作者簡介

沃倫·菲利普斯公認對《華爾街日報》影響最大的人,引領了道瓊斯公司有史以來經濟業績最為輝煌的繁榮時期。
1947年,他以校對員的身份進入《華爾街日報》,當時該報每日發行量為10萬份。1991年,他以發行人和道瓊斯公司CEO的身份退休時,《華爾街日報》每日發行量已超過200萬份。
他在30歲之前成為了《華爾街日報》的主編,並為該報社論風格的定位和《亞洲華爾街日報》的成立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他領導發展衛星傳播和數位化變革,使《華爾街日報》化身為報業的技術領袖。菲利普斯還擔任美國報紙編輯協會會長、普利茲獎理事會成員。他和夫人現居紐約漢普頓、佛羅里達州棕櫚島。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菲利普斯將《華爾街日報》由一個當地的報社發展成為了全球性公司,通過這本書,菲利普斯回顧了他改變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走向和社論風格的歷程,凸顯了他獲得成功方法的超級洞察力。他從日記里摘取了許多有趣的軼事,展現了他生活的色彩斑斕。本書展現了新聞行業及改變過去50年新聞業的人。
——柯克斯書評

《新聞風雲》展現了《華爾街日報》質量和影響力的提升歷程,新聞工作者或非新聞工作者都會覺得精彩絕倫。
——《費城調查者報》

菲利普斯對現代社會史進行了發人省醒的回溯,普通讀者可以愉快地閱讀並從中得到許多信息。
——《星電報》

名人推薦

菲利普斯對美國的商業、政治和新聞界提出了精銳的見解,他與各界CEO、美國總統、首相和皇室打交道,但他始終堅守自身作為記者的核心身份。這也是本書的閃光點所在。
——小弗農·喬丹,民權領袖;拉扎德公司高級常務董事;比爾·柯林頓總統顧問

菲利普斯在書中描述了他的精彩故事:他如何從一個瘦弱、早熟的記者,轉變為發行人,再成為CEO的,他參與並主持了《華爾街日報》的擴張與發展。
——瓊·康納,哥倫比亞新聞研究院名譽院長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篇 青春
1. 童年時光
2. 純真年代
3. 逝去的純真
4. 大學與軍隊
5. 新聞編輯學徒
第二篇 神秘新世界
6. 1949,德國
7. “冷戰”前線
8. 巴尼的創新理念
9. 美好的倫敦時光
10. 邱吉爾及不完美的蛻變
11. 歷史的最前沿
12. 芝加哥報導團
第三篇 追求真理
13. 主編及革新
14. 記者與讀者
15. 20世紀60年代初期
16. 不寧靜的海上時光
17. 如何完美成文?
18. 登入亞洲
19. 報界的工作午餐
20. 厘定航向
第四篇 多元化發展
21. 中國之行
22. 衛星時代
23. 四位勇敢無畏的菲利普斯家族女性
24. 進軍歐洲
25. 媒體人的社交生活
26. 編輯室中的女性
27. 全盛時期
28. 聲譽危機
29. 數位化時代
30. 前往俄羅斯
31. 探訪中東
32. 隱退之路
33. 第二事業

後記
致謝
附錄

文摘

1.童年時光
1926年,在我即將出世的那天晚上,我的母親跳起了當時極為流行的黑人搖擺舞。她一輩子都笑稱自己曾是個“搖擺妹”。在無憂無慮的20世紀20年代,爵士樂廣為流行,那些沉迷舞會、耽於玩樂、舉止輕浮的年輕女子被統稱為“搖擺妹”。這一用語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女孩們在幻想自己如菲茨傑拉德小說主人公一樣在舞池中旋轉起舞時,四肢瘋狂擺動的形象。
6月末的那天晚上,年輕的朱麗葉·菲利普斯雖然已處在孕期第9個月,但她明顯不想因此錯過一個快活的機會。而黑人搖擺舞無疑也起到了很好的催產作用,她很快便被送往醫院。
我的父母於1923年完婚,之後便一直居住在布魯克林區曼哈頓海灘距離羊頭灣不遠的一處臨海小區。那年母親還不滿27歲,1899年9月3日,她出生於位於布魯克林區哈爾西大街280號的一個德裔家庭中。從布魯克林女子高中畢業後,母親便成了“一戰”中海軍部隊的志願者,隨後轉入紐約公立學校系統做了一名文員,接著就同我父親亞伯拉罕·菲利普斯(大家都叫他“阿貝”)相遇相知並結婚生子。
我父親1895年出生在當時沙俄境內的比亞韋斯托克,名叫阿布拉姆·菲戈夫斯基。4歲那年,父親連同他的6個兄弟姐妹一起,偷偷藏匿在一輛裝運乾草的車上,準備從邊境出逃以躲避沙俄對猶太人的殘害。如果當時那些手執刺刀和長又的邊境士兵在搜查車輛時更盡職一些,那么故事可能就是另一個結局了。或者更確切地說,根本就不會有後面的那些故事了。
我的祖父沃爾夫·菲戈夫斯基生於1862年,他帶著全家穿越大西洋直抵紐約,甫一登岸,便將家族姓氏更改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漢娜,也就是我父親的生母,還沒來得及同她年幼的孩子們一道逃離沙俄就過世了。她的7個孩子則乘坐“阿爾巴諾”號(Albano)汽輪,從德國漢堡港出發,一路上在她年僅16歲的遠房表妹照料下,最終在1900年7月19日抵達目的地美國。漢娜的這位表親叫西奧菲莉雅·列夫斯基,她最終同沃爾夫結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或許是因為父親小小年紀便到了紐約,隨後又在美國學校接受教育,所以成年後,他說話沒有任何口音。他的兄弟姐妹也是如此。起初,他們居住在曼哈頓東4街一座沒有電梯的公寓4樓,臨近第一大道;後來又搬到位於威廉斯堡的布魯克林區;1922年,父親的單身弟弟喬在成為一所學校的校長後,為全家人在貝德福德大道購置了一套房子。
每逢周五晚上,他們都會叫上幾位朋友,一起玩玩音樂。父親天生一副好嗓子,早在孩提時期(10歲左右)就已跟隨兒童合唱團走遍了全美國。他對於音樂的熱愛從未消減過。我仍記得在自己小時候,一到周末,家裡的收音機就會鎖定頻道,專門收聽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我們至今還收藏著著名歌唱家恩里科·卡魯素的唱片。
父親早已成為地道的美國人,他曾在具有傳奇色彩的紐約晚報——《太陽報》業務部工作;後來“一戰”爆發,他又作為空中射手在美國陸軍航空隊服役。結束軍隊生活後,父親便邂逅了母親,兩人互表愛意後隨即私奔成婚。
當他們雙雙現身在我的外祖父家中時,還以為此番私奔為家裡省下了不少費用和麻煩,然而迎接他們的卻只是外祖父莫里斯·羅森堡的沖天怒火。他嚴厲斥責了這對新婚夫婦,罵他們考慮不周,說阿貝跟他女兒結婚竟然沒讓父母出席儀式,竟然沒給他們一個機會為自己唯一還健在的女兒舉辦一場隆重的婚禮。眼見莫里斯激昂的指責之勢有增無減,父親漸感體力不支,臉色也越發蒼白,最終招架不住,奔向衛生間狂吐起來。等他再出來時,他的岳父大人心中已滿是懊悔,並眼含熱淚衝上去一把將他抱在懷中,失聲痛哭:“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這是我童年時聽到的故事。我的童年恰巧夾在改變了人類百年歷史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在我出生三年之後,美國就先後發生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和“大蕭條”,這些危機同樣改變了美國、改變了剛剛到來的20世紀。在“大蕭條”時期,苦難與貧困一度席捲全球;而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我並未遭受此般磨難,而是非常幸運地生活在良好的家庭庇護之下。P3-5

後記

2007年底,魯珀特·默多克執掌的新聞集團收購了道瓊斯集團及《華爾街日報》。之後,默多克曾數次投巨資擴大《日報》報導範圍。雖然《日報》長期視若珍寶的獨立性“喪失”問題仍飽受爭議,但迄今為止,其秉持公正性的傳統卻未曾受到絲毫影響。此前,曾有人預測,默多克必將會利用《日報》新聞專欄為自己謀取商業及政治利益;但收購行為過後,此種流言也並未成真。默多克是睿智的,他時常論及,信譽是《日報》保持成功的基石,拿這一點冒險實屬愚蠢之舉。
巴尼·基爾戈曾為《日報》的成長奉獻了最多的心血,可謂傳奇式人物。我曾在他手下先後擔任過報社主編和執行總編,或許也是如今唯一一個曾與其親密共事過的還健在的人。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默多克與基爾戈兩人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我相信,倘若基爾戈依然健在,他一定會欣賞默多克身上的許多特質。而且,如果2011年新聞集團旗下的英國報紙沒有涉嫌違法並出現道德淪喪(雖然默多克稱本人對此並不知曉,而且事後也沒有姑息縱容),他們二人很可能會極為尊敬彼此,甚至喜歡對方。
基爾戈既不熱衷權力也無心政治,更不會利用旗下刊物去得其所望;但默多克在這些方面卻抱有明顯的欲望或是意圖,並因此而廣受詬病。另外,基爾戈在報紙銷售方面極為低調,從不會譁眾取寵以博取觀眾眼球;默多克卻常在他的大眾市場和流行刊物上製造轟動效應,以求報紙熱銷。正是後者一系列類似的行為,才導致了2011年自己旗下英國小報的違法醜聞,進而將本人及新聞集團一併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在此書付梓之際還致使公司數位高管被迫引咎辭職。不過,即使在此次英國小報電話竊聽事件曝光之前,默多克早已是廣受指摘,形象也多次被妖魔化;而基爾戈品行端正、作風正派,從不曾遭受此般譴責。
縱然如此,拋開兩人截然不同之處,他們依然擁有許多能夠相互吸引的共性。基爾戈和默多克都是具備遠見卓識的規劃師,其創新之舉對媒體格局的變化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作為發行人,他們頗有企業家精神,擁有傑出的領導力,意志堅定且創新性十足。此外,二人均鐘情於報業,不像有些人,對自己企業的期望除純粹謀取利益外再無其他。
假若《日報》今天依舊在班克羅夫特家族的掌控下堅持獨立發展的道路,那么與默多克的新型管理相比,到底孰優孰劣呢?或許我不該對此妄加評判,畢竟自己早已退休多年,也幾乎與這個日新月異的新聞界脫節了。但我依然想說,如今的《日報》無疑要比過去更進一步,讀者及大眾均因此而受益匪淺。在慘澹光景籠罩整個新聞界的經濟困難時期,如果道瓊斯依然由班克羅夫家族控股並堅持上市交易,它很可能會像其他報社一樣不得不大幅裁員並縮小新聞空間。相比之下,默多克則始終秉持著對報紙的深刻信念,不斷投巨資壯大員工規模、拓展報導內容。因此,當其他報紙每況愈下時,《日報》的發行量卻在與日俱增。
但報紙本身是否有所提升呢?如果與經濟困難時期對其可能造成的影響相比,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與更早時期相比,部分讀者和記者們則認為這個問題仍有待商榷。但我認為答案依舊是肯定的,雖然我更願意說結果只是差強人意,不過報紙確實得到了改善。隨著大眾新聞報導日趨見長,《日報》原本的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並逐漸趨同於其他一般報紙。儘管領導署名、調查性報導及解釋性新聞依然得以保留,但大多已不再那么旗幟鮮明,而且與那些調查論述相對不足的次要性新聞相比,讀者也早已覺得別無二致。
另外,諸如美國銀行救市與經濟危機、墨西哥灣原油泄漏、2011年埃及與利比亞改革以及中東動盪蔓延等重大新聞及重要事件的持續跟進,《日報》均一如既往地予以了出色的報導,大多數情況下比業內競爭對手表現得更為及時和全面。而針對政府、政治、國際時事、體育及紐約等大都市新聞的報導,也都較以往更為全面、詳盡。與此同時,《日報》的網路版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周末版還新增《評論》專欄,較多刊登內容深邃、啟人深思的文章,頗受新老思考型讀者好評;而另一新設板塊《工作之餘》則更趨於時尚,致力於休閒生活等多方面報導,同樣得到了訂閱者的交口稱讚。
的確,《日報》改變了。而隨著時光的流逝,生活、商界以及新聞,一切都在變化。《日報》自創建以來,便保持著穩步的發展:而將來,無論其掌門人為誰,它進取的腳步依然不會停止。過往的改變已讓其大獲裨益。然而今天,魯珀特·默多克已不再年輕,擺在《日報》面前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他的繼任者能否像他一樣依然致力於高品質《日報》的建設呢?在他們的治理下,未來的變化又會將《日報》引向何方呢?
如今,衝出逆境的《華爾街日報》依然強勁如昔(報界同行卻鮮少能做到如此)。今後,《日報》也將繼續服務於讀者,服務於國家。對於曾為其發展與成就奉獻過一己之力的人來說,它永遠都是令人滿足與驕傲的資本——於我亦是如此。

序言

前言
本書講述的是我之於新聞事業的畢生摯愛之情,記錄了報業的鼎盛輝煌,以及一個沉醉其中而不可自拔的男孩走向成熟的蛻變歷程。親歷截稿前編輯室內的緊張急迫,耳聞印刷機從低沉緩慢的啟動到雷鳴般的轟隆作響,人們一旦熟諳此種魅力,便會痴陷其中而難以自已。我自然也不例外。
這個故事還將述說我的個人經歷,講述一個紐約皇后區移民家庭中瘦弱膽怯的猶太男孩,如何變成做事遊刃有餘、自信滿滿的“《財富》 00強公司”領導,帶領萬人規模的出版企業,向全世界發布每日資訊、提供各種電子新聞服務。
此外,這個故事還將介紹我生命中遇到的重要人物,闡明家庭以及家庭自豪感對我個人轉變的重要影響。家庭猶如一道黏合劑,讓我的一切變成可能。
我對報紙的熱情始於11歲。當時,《紐約每日新聞》位於東42街的大樓在對外開放,父親便帶我前去參觀。在那裡,大廳內部巨大的地球儀、打字機前伏案埋首的記者、體形龐大的印刷機,對我來說都有種莫名的吸引力。而坐落於洛克菲勒廣場 0號的美聯社大樓,就連從底層窗戶窺視到的電傳機也頗具魅力。能在那兒駐足觀看戰爭、列車失事、天災等各種時事源源不斷地印刷到紙上,絕對不枉我專門繞道至曼哈頓區。
12歲那年,我因肺炎在家養病期間,每天都會將遠方戰場上的最新戰事寫入日記。同時,我還利用一台兒童打字機創辦了一份家庭報紙,並將其命名為《獨家窺秘》(The Snoopy Scoop)。報頭還寫著稚氣的標語:“窺盡各地秘聞,挖掘獨家訊息。”後來,我又接連跑到位於巴特里11號的德國新聞辦公室、洛克菲勒中心的英國新聞辦公室以及法國領事館;這些國家為頌揚其早期戰績會向大眾散發各種宣傳材料,我就專門到那裡收集這些圖文雜誌等印刷品。
1945年我從軍隊歸來,先是去《紐約先驅論壇報》做了送報工,在重返大學後便轉為兼職。雖然周薪只有1 美元,但對我來說,當時能進入報社工作無疑是件興奮無比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氛圍,充實有趣的工作,點燃了我這個年輕人對於報紙的無限激情。所以,1947年剛大學畢業,我便向當時紐約的10大日報社投出了簡歷,應聘記者一職。然而,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一樣,這10家報社都拒絕了我。最終,《華爾街日報》—那時它還是發行量僅10萬份的金融小報—以周薪 0美元的工資聘用了我。
隨後,我做過勤雜工、新聞改寫等工作,先是作為記者被派往德國和英國等地,接著又作為編輯去往芝加哥和紐約。年屆30歲,我成為《華爾街日報》的主編。其後,作為報社發行人,我見證了《日報》發行量突破200萬份大關的歷史時刻,自己也被擢升為《日報》出版商—道瓊斯公司的執行長。接著,我被推選為美國報紙編輯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主席,隨後又供職於普利茲獎委員會達10年之久,由此也得以與報界最具威望的部分編輯同僚暢談各種行業話題。
本書記錄了我過去多年的經歷,而這些經歷恰恰寄託著我作為報人對新聞事業的觀察和反思,同時也能折射出20世紀後半葉報界那些最令人矚目的實幹家們與眾不同的品質。
在《華爾街日報》和道瓊斯工作滿 年之後,我卸下管理職責,並在我那身兼作家、編輯及教師等數職的妻子芭芭拉的建議下,於1992年共同創建了布里奇出版社(Bridge Works),出版各類小說和紀實文學等精品圖書。得益於此,我們一直都生活在文字的世界裡,身邊滿是鮮活進步的觀念和思維活躍的作家。當時美國書商聯合會(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的雜誌—《美國書商》(American Bookseller),還在其1995年11月的專刊中提及,布里奇出版社出版作品的“成功率極高”、“成就驚人”。
回首過往,我發現自己無比幸運:報界內外曾有無數慷慨之士給予我幫助,讓我擺脫了原本那種自信不足、每日生活在庇護之下而束手束腳的生活,並最終有機會同眾多新聞人物和歷史創造者們直接對話,比如德國總理康拉德·阿登納、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中國總理周恩來,以及吉米·卡特、喬治·H·W·布希還有美國工業和金融界眾多領軍人物。
上國小的時候,得益於學校領導“輕率”的決定,我連跳幾級,所以高中畢業時只有1 歲。因此,我總是比班上其他同學要年幼許多,既不懂如何與女孩子相處,也不知做客時需先將蘋果削皮切片再行食用的餐桌禮儀。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成長環境定能將我歷練成一個心智早熟的孩子;但事實上,經歷了這些事,我只是變成了一個整天擔驚受怕、更加懵懂且唯唯諾諾的少年。
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最終蛻變成熟,能坦然與那些可能一度讓其張口結舌、望而生畏的報界同行以及經濟、政治、媒體各界領軍人物共事共進,此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這正是本書的內容所在。
擁有一位才智兼備、洞察敏銳、直覺精準的妻子,是我實現蛻變的一大原因。除此之外,《華爾街日報》芝加哥分社總編約翰·麥克韋西和資深記者雷·維克發自肺腑的建議也是箇中原因。他們曾多次告知年輕記者:“當你走進一間開闊氣派、富麗堂皇的辦公室,準備採訪靜坐在巨大靠椅上那位大名鼎鼎的企業總裁時,要記住:他跟你一樣,每次都是單腿站著穿褲子的。”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會表達得更粗俗、更直接:“別忘了,這些人上廁所時,跟你一樣都要坐在馬桶上。”正是深受此類言行和經歷的影響,我這樣一個原本木訥無知的孩童,才能最終超越自我、實現蛻變,成為一名滿懷自信的記者、編輯以及管理者。
之前,我曾碰到過許多人,他們沉醉於依附名人以抬高身價。我也曾暗自好笑,覺得這些人只有靠自己知曉或是新近邂逅名人,才能壯大一下聲勢。然而讀者或許從前文中也能看出—而且正文大多亦是如此—我和他們幾乎別無二致。不過,我這樣做也是希望能夠引起讀者興趣,讓讀者樂於品味此書。已故的伯納德·基爾戈強調快速、鮮活的報導,並為《華爾街日報》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的一句忠告,我至今仍銘記於心:“對於讀者來說,最容易的就是放棄閱讀。”
巴尼(“伯納德”的暱稱)的言談中總是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他還常拿自己從父親那裡學到的一條道理來告誡眾人:“樹木無法參天,好事總會有終。”此話誠然不假:曾經遍及美國東西海岸、大小城市並一度讓美國人引以為傲的眾家報紙,如今也確確實實地在經受發展所帶來的各種焦慮和磨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