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六要素

新聞六要素

新聞作為一種以敘事為主的文體,它的基本要素和我們語文界常用的記敘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們概括為“5W+1H”,即: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為何(Why)、過程如何(How),換一種說法就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原因發生過程。如果把這六要素串起來,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某人某時在某地由於某種原因做了某事出現了某種結果。

一篇新聞報導,無論是訊息,還是通訊、特寫,一般都包含這些因素。

通過對這六要素的把握,我們面對一篇新聞,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內容。這對於每天接觸大量信息的現代人,快速篩選有用信息,提高閱讀效率,無疑是有幫助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聞六要素
  • 類別1:Who 
  • 類別2:What
  • 類別3:When
  • 類別4:Where
  • 類別5:Why
  • 類別6:How
簡介,不同方式,時間順序式,“倒金字塔”,打破順序,新聞導語,定義,發展,寫作要求,新聞價值,語言技巧,寫作技巧,

簡介

新聞的六要素是5個“W”和1個“H”, 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和How;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新聞組成: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特點:真實具體、反應迅速、觀點明確、語言簡潔。
新聞寫作新聞事實的文字表達手段,是準確。要從事新聞寫作,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新聞。 新聞是最近發生的事實的報導。這一定義明確規定了事實與新聞的關係: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新聞是事實的報導,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在先,報導在後,也可以這樣說,事實是構成新聞的細胞,離開了事實,新聞也就不存在了。
新聞寫作,實際上就是客觀地記敘事實、評述實事。 寫新聞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時間、地點、原因、過程等,才能使讀者、聽眾和觀眾覺得新聞實實在在,可感可信。 事實要典型。要選擇那些最能體現主題思想的事實,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事實。這就要求我們在大量具體的事實中選取典型材料、典型事例。如果不作選擇,羅列一大堆材料,反而會沖淡或淹沒新聞主題,造成人物、事件不突出,觀點不鮮明,起不到應有的宣傳效果。
事實要生動。新聞事實本身要有新意,生動感人,同時還要生動地描寫情節和細節,要善於用巧妙的方法敘述新聞事實,避免生硬、刻板、老套。如可用再現某些場景的方法;渲染氣氛、加深印象、烘托人物、突出主題;也可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新聞事實更加鮮明、豐滿。此外還有點面結合、畫龍點睛等方法,可以使事實更好地“說話”,增強感染力。
寫新鮮的事實是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新聞姓“新”。只有新的東西,才能為讀者提供信息。新聞要指導實際工作、實際生活,而實際工作和實際生活總是在不斷前進、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
我們在新聞寫作中,就是要突出這個“新”字,不斷地把客觀事物的最新變化、最新發展告訴讀者、聽眾、觀眾,給他們以啟發、教育。
訊息是新聞報導中最重要的體裁。它從現實生活中選擇最新鮮的事實,及時加以報導,文字精練,主題突出,是新聞報導的主要形式。訊息一般可分為簡訊、短訊息、長訊息、綜合訊息。
通訊是由訊息演變而來,因篇幅可稍長,能對新聞事實進行更具體、形象、生動的報導,通訊又可分為特寫、速寫、遊記、專訪、介紹、小故事小通訊)等。
述評性新聞是帶有議論性質的新聞,它以新聞性為主,述評性新聞不同於評論,而以新聞事實為依據。 不同文體的語言有不同的特點。
文學作品要運用形象的語言,科學論文要運用邏輯嚴密的說理性語言,新聞報導則要運用新聞語言。 第一個特點是具體 新聞用事實說話,而事實不是抽象的,它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事件原因、結果等因素構成,因而新聞語言必須具體,應當少用抽象的概念。這就要求如實地記敘具體人、具體事、具體時間、具體地點、具體經過,也要求具體形象的現場描寫、細節描寫等。寫新聞不同於詩詞歌賦,從語言的角度來說,總以平實樸素為宜,加之新聞要求完全真實,報紙篇幅有限等原因,寫新聞不能採用合理想像和虛構的手法,並應講究表達上的簡練和質樸,因此,新聞報導更多地運用白描手法第二個特點是準確新聞必須事實,不能含糊其詞,不能模稜兩可,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
第三個特點是簡練 新聞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時。這就決定了新聞語言要簡明扼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怎樣才能把新聞寫得簡潔、精煉呢?
第一, 一條新聞只報導一件事實或只寫出一個人物。這樣,內容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容易做到條理分明、頭緒清楚。如果報導的事件比較複雜,牽涉到的人物較多,可以採用分解報導的辦法,化長為短,化繁為簡。
第二, 直接寫事實。不要穿靴戴帽,要學會精選事實,讓事實說話,把事情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乾淨利落。
第三, 直接敘述事實本身不要作過多的解釋。 第四個特點是通俗 新聞是人們普遍關心的事實,有民眾性。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識字不多的人,都要通過媒體了解國內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語形式的書面語寫報導,尤其是廣播、電視新聞所用的語言,更應該接近口語,怎么說法就怎么寫。在可能的情況下,要盡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數人或部分人才看懂聽懂的一些字眼或話語。

不同方式

時間順序式

學生閱讀:教材P16中的《劉胡蘭慷慨就義》
明確:《劉胡蘭慷慨就義》一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是一種把六要素順次串起來的結構方式。

“倒金字塔”

學生閱讀:教材P16中的《鮑威爾宣布辭職》
明確:《鮑威爾宣布辭職》一文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結構,文章一下來就點明了最重要的信息——“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已於12日向布希總統遞交了辭呈”,突出了新聞六要素中的“What”這個要素。

打破順序

新聞要求簡潔、凝練,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賬似地報導所有的新聞要素,而是強調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內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結構”:最重要的信息放在開頭介紹,後邊的內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遞減的順序排列。
思考:下面是一篇按照“倒金字塔”結構寫成的新聞稿,從尾部刪起,看看如果逐段去掉後面的段落,是否影響文章的整體結構。(見教材P17中的“思考與探究”二)
明確:“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最重要、最新鮮的信息放在開頭,後邊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遞減的順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從尾部刪起,逐段去掉後邊的段落,並不會影響新聞主要事實的傳達。從這篇文章看,最後一段敘述的是新聞的背景,屬於輔助性的材料,倒數第二段則是對事件的具體展開,分別刪去,不影響事實的傳達。我們在報紙上常常看到的“一句話新聞”實際上就是這種沒有具體展開,不加新聞背景的報導形式。

新聞導語

定義

新聞的開頭稱作導語,導語是以簡練而生動的文字介紹新聞事件中最重要的內容,揭示訊息的主題,並能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開頭部分,它往往是最精煉、最重要的部分。
找出教材p2新聞的導語:甘迺迪總統今天在這裡遭到刺客槍擊身死。

發展

①“第一代導語”,也稱六要素導語或全型導語,就是訊息六要素齊全的導語。如:
本報上海9月22日電記者呂網大報導:我國優秀跳高運動員朱建華今天下午在上海虹口體育場舉行的第五屆全運會田徑決賽中,跳過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紀錄。(《人民日報》)
六要素導語的長處是具體、完整。它可以獨立成一條訊息。但內容太多,主次不分,重點不突出,就像掛滿手帕、褲衩到襯衣、領帶一應俱全的一根曬衣繩,羅列的事實過於繁瑣,行文的風格過於拖沓,故有人譏之為“曬衣繩”式導語。
②“第二代導語”,也稱微型導語或部分要素導語,即指導語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只把五個“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於導語中,只有兩個或三個“W”。該類導語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最能激發人們興趣的,或者內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如:
今天下午,朱建華以他有力一跳,飛過2米38橫竿,再次成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③“第三代導語”,也稱豐富型導語。在“第二代導語”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礎上,“第三代導語”與之一脈相傳,把落腳點放在了“如何去突出這些部分要素”上。
他平緩而有節奏地飛跑到最佳點,突然背向橫竿凌空躍起,巨大身軀拖著收攏的雙腿向前飛去,以這樣優美和諧風姿跳過2米38高度。一個新的男子跳高世界紀錄誕生了。

寫作要求

新聞價值

既然第二、三代導語都強調突出處理“部分要素”,那么我們自然會問,究竟哪此要素是需要在導語中加以突出呢?
同一新聞事件的六要素中,判斷哪個最為關鍵和重要,並無固定和絕對的標準,有時和記者所在的新聞機構的性質、觀點、傾向有關,有時隨整篇報導的側重點和角度的不同而轉移。所以,同一個新聞事件在不同的記者看來,需要強調和突出的重點也是不同的。比如,同是一起盜竊案,有的記者會突出“WHY”——保全的玩忽職守;有的記者會突出“WHO”——竊賊竟是公安人員;也有的記者可能會突出“WHEN”——“兩打”專項鬥爭中的一個大白天。
導語寫作貴在開篇有物,切忌空洞,充滿概念和口號,也不能有太多人名、頭銜、單位名稱,否則會擠掉或沖淡重要新鮮的新聞事實。

語言技巧

在決定了導語中必須包括什麼內容之後,如何在一個句子中儘可能著重地表述它,這就是關於導語語言的問題題。“導語不但是個句子,更是個強調性的句子。”這意味著必須把導語構思成對想要表達的主題具有最強的衝擊力和最大的吸引力。在導語寫作中,最有強調性的技能應包括以下幾個。

寫作技巧

①詞序
和訊息的“倒金字塔結構”的旨趣相同,如果把關鍵信息一直保留到導語末尾,那就可能失去讀者,所以把一條新聞的六要素中最重要的那個因素置於最前就很重要。這裡我們比較兩組導語的寫作:
[例1]數千名外國遊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歡度中秋節,其中還有一名曾經登上月球的美國太空人XXXX。
[例2] 20年前登上月球的美國太空人XXXX和數千名外國遊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歡度中秋節。
我們發現,例2一下子就點出了“WHO”這個因素,引起人們對太空人的注意,而在這裡人物的特殊性正是整個訊息最具新聞價值的地方。
②巧用動詞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導”,這一定義的本質就決定了新聞語言多用動詞和動詞短語。在任何句子中,動詞都是讓句子富有生命力的關鍵。通過挑選生動的、有表現力的動詞,使句子獲得最大限度的流動感和跳躍感,為所表達的主題造成最強的衝擊。美聯社1974年修訂的《編輯手冊》中對記者的新聞寫作提出了10個要求,其中第6條明確規定:“要牢記,一個句子中至少有一個實體動詞,而這個動詞應當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詞。”有效的新聞寫作所選用的動詞,不僅告訴讀者發生了何事,而且還能告訴是如何發生的。優秀的記者會說擁擠的車輛“窒息了”而不是“塞滿了”市中心,龍捲風“蹂躪了”而不是“破壞了”莊稼,罷工的工人“大叫大嚷地推翻了”而不是“拒絕了”對方提出的一套和解方案。
例:今天下午格林尼治時間7時中國爆炸了一枚核子彈,從而闖進了核俱樂部。(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電)
這條導語的後半部分本來可以寫成“從而成為又一個掌握了核技術的國家”或“從而使中國加入到核技術領先的行列中”,“成為”“加入”雖然是動詞,活性卻不強,而“闖”字一下子就顯得形象化,動感十足。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固然動詞的巧妙使用會令導語活色生香,但記者不能為獲得此類效果而背離新聞事實。在尋求說明事實的動詞時,新聞的真實性和用詞的準確性仍是第一位的。
③多用短句
用短句,這是新聞句式的重要特徵。新聞界把新聞語言的簡潔作為一種追求目標和新聞寫作最基本的規則。在《美聯社寫作手冊》中,“簡潔”作為其中專門的一條規定:“學不會把文字寫得簡潔有力的人,不必想為美聯社寫作。”在具體的報導中,簡潔明快的語言隨處可見,而在一句話導語中最為明顯。
例如:歐洲大戰於昨天拂曉爆發!
日本投降了!
今天,最後一個美國兵離開了越南。
這樣的導語可謂是簡潔有力、惜墨如金的典範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