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人民政府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圍繞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主題,堅持三個優先,推進五項建設,圓滿完成了縣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2013年工作回顧
全縣地區生產總值89.98億元,同比增長9.9%,增幅居全市第1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達到2.28億元,增長20%,增幅居全市第5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億元,增長13.9%,增幅居全市第4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512元、7946元,分別增長11%和14.1%。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產業發展優先,大力培育健康產業,推進綠色發展。立足新縣紅色歷史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確立了山水紅城、健康新縣的發展定位,堅持總體規劃、結構調整、項目建設同步實施,一、二、三產業協調推進,加快培育健康產業。一是著力做特農業。出台了加快特色農業和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意見,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項目扶持、金融支持、擔保貸款、財政貼息等措施,鼓勵和引導種植基地建設,茶葉、油茶分別發展到30萬畝、22萬畝,新發展葛根2000畝、紅豆杉4000畝、油牡丹700畝,建成油菜、紫雲英觀光產業帶4200畝。制定實施美麗鄉村生態新縣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推進“雙十雙百”工程建設。千斤戴灣、陳店梅花、郭家河七星街等一批美麗鄉村綻放光彩,蘇河廟墩、周河西河、泗店仁畈等一批特色產業鄉村初具規模。二是著力做強工業。投入3.2億元,加快羚銳健康產業園、九龍嶺食品工業園、蘭河電子科技園建設,徵收土地近4000畝,實施道路、電力、通訊、供排水和標準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大別山中藥生態科技園一期總體規劃和土地徵收工作。羚銳暖貼、駿誠科技、同禾堂生物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羚銳芬太尼、綠達山茶油項目正式投產,海川藥業實現試生產。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3.94億元,同比增長18%,增幅居全市第2位;主營業務收入85.68億元,增長23.3%,增幅居全市第4位;實現利稅11.35億元,增長14.1%,增幅居全市第3位。三是著力做活文化旅遊和教育培訓產業。實施“英雄夢、新縣夢”規劃設計公益行活動,啟動“一城三線”紅色歷史、綠色生態、古色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規劃設計,完成許世友將軍紀念館、吳煥先故居、高敬亭紀念館、烈士紀念館等新建改建總體規劃,實施丁李灣、西河、毛鋪等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潢河下游生態治理工程和滸灣—卓灣—縣城公路建設,縣城—香山湖—水塝公路路基工程全面完成。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一期工程建成使用,被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為全國出國勞務扶貧培訓示範基地,全年出國務工人員實現外匯收入8841萬美元。大別山幹部學院主體工程全面完成,培訓學員4560人次。旅遊標準化試點縣創建工作通過省級驗收,全年共接待遊客201.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9.07億元。四是著力做實重點項目。強力招商引資,全年引進項目62個,總投資45.08億元。積極跑項爭資,成功爭取交通、水利等項目191個,到位資金9.64億元。新建改建各類公路141.5公里,整治土地500多公頃,完成33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十大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3億元,其中,工業、基礎設施和農林水項目分別完成年度投資的100.2%、112%和10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9.1億元,同比增長2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