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五代史平話

新編五代史平話

講說五代十國時期、周興廢戰爭史的話本。作者不詳,一般認為是宋人作品。現存話本雖然刻印時代較晚,但大致還可以看出宋代所說《五代史》平話的概貌。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編五代史平話
  • 又名:平話
  • 作者:不詳,一般認為是宋人
  • 原版名稱:五代史
簡述,內容概述,成書時代考證,書評,

簡述

講說五代十國時期、周興廢戰爭史的話本。作者不詳,一般認為是宋人作品。現存話本雖然刻印時代較晚,但大致還可以看出宋代所說《五代史》平話的概貌。原書題《新編五代史平話》,據曹元忠跋說是宋刻巾箱本,但“每於宋諱不能盡避”。書中稱魏徵為“魏證”,貞觀作“正觀”,還是避宋仁宗趙禎的名諱,而《周史平話》說到趙匡胤、趙玄朗時又直稱其名,並在趙玄朗名下注:“即宋宣祖,太祖之父也”(趙玄朗是宋朝追認的始祖,太祖之父宣祖名弘殷,其說實誤)。這些地方透露此書不一定是宋代刻本。
新編五代史平話

內容概述

《平話》於梁、唐、晉、漢、周五代各自獨立,每朝分上下兩卷。《梁史》、《漢史》都缺下卷。它採用編年敘述的體例,近似一部五代史的通俗講話。開卷從伏羲、黃帝講到黃巢起義,隨後朱溫篡唐,形成五代相替的局面。這部書既反映了當時封建暴政、割據混戰,給人民民眾帶來的災難,也反映了統治階級的歷史觀和對農民起義的偏見、誣衊。書中對黃巢、劉知遠、郭威、石敬瑭等歷史人物發跡的故事,採擷了許多民間的傳說佚聞,文筆生動活潑,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另外,書中對歷代帝王的興廢,都有獨特的議論,如說黃帝是“廝殺頭腦”,成湯、周武王是“以臣殺君”,劉邦誅殺功臣韓信彭越、陳,後來三人托生曹操、孫權、劉備,分了漢代的天下等。這些說法,既有說書人的標新炫奇,也反映了輪迴報應的觀點。

成書時代考證

《五代史平話》斷代成書,與《舊五代史》體例相似。也有采自其他書上的材料,尤其在細節上有虛構成分。《平話》不少地方采自正史,情節比較簡潔平實,文言語彙較多,也有不少說話人的用語,似是說話人粗加編纂而未經修飾的底本,也可能是書坊根據話本稍加修訂而成的通俗讀物。金元諸宮調、雜劇及《殘唐五代史演傳》中流傳的李存孝英雄故事和劉知遠、李三娘家庭故事,在《平話》中只有簡略的梗概,可見它還是較早的本子。明刻本《南宋志傳》中有一部分情節與《五代史平話》相同,顯然有承襲的關係,可據以補《平話》的殘缺。通行的有董康誦芬室翻刻本、中國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本。
此書在元明以來藏書家的藏目中都未見著錄1901年,曹元忠得於杭州張敦伯家。1911年董康影印出版,才為世人所知。此後,有商務印書館1925年標點排印本,中國古典文學出版社1954年分段標點本。

書評

魯迅認為此書“大抵史上大事,即無發揮,一涉細故,便多增飾,狀以駢儷,證以詩歌,又雜諢詞,以博笑噱”。
《新編五代史平話》在藝術上瑕瑜互見。語言流暢自然,講求故事情節的穿插和過渡,富於節奏感;人物描寫和景物描繪也時見精彩之處;有些地方將抒情、議論融為一體,筆力雄健。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說話人的精湛伎藝。但從整體上看,人物性格的刻畫不夠鮮明,結構散亂,情節不太連貫,文白夾雜,風格也不統一,可能是當時說話人僅僅作為提綱之用的底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