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1982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在策勒縣召開了沙漠化治理現場辦公會議,決定建立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重點開展防沙治沙方面研究。

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對該站的梳理評估結果為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建站背景:因流沙許多縣城多次被迫遷移
  • 自然概況:暖溫帶極端乾旱氣候
  • 生態系統類型:荒漠生態系統和綠洲生態系統
建站背景,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區域代表性,生態系統類型,

建站背景

塔里木盆地南緣曾經是著名“絲綢之路”南道的經由之地,也是我國風沙危害最為嚴重的區域。歷史上,因肆虐的流沙,策勒、民豐、于田等縣城曾多次被迫遷移。上世紀80年代,沙漠前沿距策勒縣城僅l.5km,沙臨城下的局勢使策勒綠洲再一次告急。

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策勒沙漠研究站於1983年建站,1993年遷至沙漠邊緣,2001年列入國家林業局荒漠化監測網路,2003年列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2005年成為國家野外研究試驗站,定名為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研究站。

地理環境

策勒綠洲氣候類型為暖溫帶極端乾旱氣候,年均降水量35.1 mm,蒸發潛力2595.3 mm,平均氣溫11.9°C,最高氣溫41.9°C,極端最低氣溫-23.9°C,無霜期196天;全年盛行西北風,大風天氣3~9天,沙塵暴20天,揚沙90天,浮塵150天。土壤以風沙土、灌淤土為主,有機質平均含量0.8%左右,全氮平均含量0.6%左右, PH值7~8。植物種類以荒漠灌、草占優勢,主要植物群落以駱駝刺、檉柳、花花柴為主。策勒境內有9條季節性河流,年徑流總量為5.85×10m,春季占9.3%、夏季占76.8%。

區域代表性

策勒站南依崑崙山脈,北接塔克拉瑪乾沙漠,在氣候區劃上,屬暖溫帶極端乾旱區,是世界三大極端乾旱區之一;在生態區劃上,屬塔里木盆地與吐哈盆地綠洲-荒漠生態區,是世界上最為脆弱的生態區之一。氣候極端乾旱,荒漠景觀占絕對優勢,在世界乾旱區具有典型性。
策勒站地處塔里木盆地南緣,是塔里木盆地兩大主導風向的下風區域,形成了長達1400km的風沙線,風沙活動強烈,沙塵暴頻發,嚴重製約著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塔里木盆地南緣是我國風沙危害最為嚴重的區域,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市最為集中分布的地區。

生態系統類型

策勒站位於塔里木盆地南緣的綠洲—荒漠過渡帶上,發育著完整的荒漠生態系統和綠洲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結構簡單,大氣乾旱嚴重,成土過程微弱,水環境惡劣,物種單一,抗逆境性強,淨第一性生產力低,遭受多重脅迫,以土地沙漠化為標誌的生態問題十分突出。因此,策勒站是開展荒漠生態系統、綠洲生態系統乃至乾旱區山地-綠洲-荒漠複合生態系統監測、研究、試驗、示範的理想場所。觀測數據和研究成果對於解讀極端乾旱地區綠洲-荒漠生態系統生態過程及穩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於最佳化生態系統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