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外生礦產成礦規律及預測圖(1:200萬)及其說明書

《新疆外生礦產成礦規律及預測圖(1:200萬)及其說明書》是由新疆地礦局地質礦產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務嚴、王得林、張梓歆、王景斌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外生礦產成礦規律及預測圖(1:200萬)及其說明書
  • 成果登記號:19920826[06085]
  • 第一完成單位:新疆地礦局地質礦產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20826[06085]
項目名稱
新疆外生礦產成礦規律及預測圖(1:200萬)及其說明書
第一完成單位
新疆地礦局地質礦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王務嚴、王得林、張梓歆、王景斌
主題詞
成礦規律;成礦預測圖;說明書;外生礦床;新疆

成果摘要

該成果是在編制1:600萬《新疆古地理圖集捆朵多》和系統研究新疆區域地質礦產背上,充分參考當代不同大地構造劃分與成礦理論、沉積相模式、古地理等概念原理編制完成的。圖上反映了鐵、錳、釩、銅、鋁、砂金、砂鉑然硫、鹽類、粘土類、碳酸鹽岩、矽質原料、蛋白土、寶石和玉石等74處主要礦產地;劃分出陸相、陸地邊緣相、半閉塞-閉充糊塞台地相、台棚礦產沉積相;含礦層分為13類34種,非含礦層項體愉套分為6類;岩漿岩分為5類要斷裂系統;劃分一級成礦區域3個,二級成礦區、帶12個,三級成礦1個;劃分高級預測簽凝堡區19個,中級預測區21個,低級預測區35個,並附有新疆大地構造分區略圖。 說明書簡要而全面地介紹了新疆地層概況、大占地理基本特徵;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新疆外生礦產概況、分布特徵及典控礦因素及成礦規律。劃分出3個成礦區域、成礦區帶及成礦亞區、亞從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外生礦產,除青白口系未確定成型礦床外,其它出現,不同時代形成不同的礦產。認為在不同構造發展演承促妹永化時期及不同成不同的礦產:在槽區,外生礦產多在相對穩定妹霸促的淺海盆地-陸緣形成碳酸鹽岩礦產;在相對的活動區,僅在某些槽區形成火山沉積型鐵、錳早二疊世未大部分地方已隆起,外生礦產以陸相沉積的磷,膨潤土、高、鹽類礦產力主。溫濕氣候下利於形成鐵、錳、鋁,高嶺土,灰岩;乾成膏鹽、含銅砂岩;盆地內易於形成鹽類礦產;山區河谷地帶易於形成同的古地理環境,形成不同的岩相建造,賦存有不同的礦產,並統計了中礦產出現的機率及其 所控制的礦種。仔戰跨提出了對新疆外生礦產砂金鋁、非金屬等礦產 的資源遠景、找礦方向、開發利用、基礎理論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