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

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2005年底獲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批准,依託石河子大學,成為專門研究農業機械的省級重點開放實驗室,2012年通過兵團科技局組織的評估,
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2005年底獲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批准,成為專門研究農業機械的省級重點開放實驗室,2012年通過兵團科技局組織的評估,評估成績優秀。
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在兵團科技局、石河子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的關懷和支持下,依託“農業機械化工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學科,全面並積極地開展重點實驗室建設。建設以來,認真學習落實胡總書記的科學發展觀,結合新疆與兵團農業現代化發展對農業機械裝備的需求,繼續調整和凝練研究方向,重點在特色經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尤其在番茄收穫、辣椒收穫、紅棗收穫等方面進行研究開發,突破影響兵團機械化套用程度的瓶頸問題;另外,在農林產品產後加工處理的關鍵技術與裝備方面也開展了許多基礎研究與產品研發;狠抓科研學術隊伍建設,形成了一支年齡梯度合理的科研創新隊伍;積極申報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和課題,立項承擔了一批包括國家863課題、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等國家級和兵團等省部級科研任務;並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成果。為解決兵團經濟發展中重大問題、推動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本重點實驗室在以下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1)繼續加強實驗室研究平台建設
爭取建設經費700多萬元,新增實驗室面積1000多平方米;投入設備儀器經費500多萬元,新增設備30多台套,其中,購置和自製10萬元以上設備10餘台套,極大的改善了實驗室的科研條件,為進一步申報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提高科研檔次提供了保障。
2)學術隊伍建設提高明顯
在學術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實驗室成員中1人被評為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增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到目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已達10人)、新增1個省級創新團隊、進入農業部農業工程類高級專家2人;實驗室送出21人攻讀博士學位,其中10人畢業歸來,引進博士5人,研發隊伍中博士學歷(含在讀博士)人數達35人,比例超過一半,40歲以下的年輕人員基本碩士化;實驗室人員學歷結構有了突破性改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取得重大突破
依託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在團隊建設、人才建設、科研成果的成績和優勢取得了“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的博士授權點,相應取得了“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2個二級學科的博士授權點,這也是新疆區域第一個“農業工程”類博士授權點,西北區域第二個,進入國家“農業工程”類學科建設的先進行列;同時也取得了“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獲得了兵團發改委立項建設的省級“新疆兵團特色作物生產機械化工程實驗室”1個。利用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平台條件,培養碩士研究生240人,博士研究生7人,目前在讀研究生200多人。
4)科研能力不斷提高,研究經費節節攀升
新增科研項目100餘項,其中:國家863項目課題2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課題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2項,新增科研經費4600多萬元,項目數量和經費數量比前一個評估期都有大的增長。申報授權專利125項,其中發明專利39項、實用新型82項;發表科研論文400多篇,其中四大檢索收錄49篇,收錄數量有較大增長。
5)重視學術交流,影響力不斷擴大
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先後與華中科技大學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貴航農機裝備公司等簽訂了合作協定,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已引起國內同行的高度重視。
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承辦國內重要學術會議3次,聘請國內專家教授舉辦學術講座40多人次,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50多人次,出國學習考察與學術交流近20人次。
6)新疆兵團農業機械重點實驗室管理更趨於規範。實驗室爭取各方面的投入設立開放課題。根據實驗室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制定開放課題年度指南,向國內外公開發布,支持和鼓勵國內其它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優秀中青年人才主持和參與實驗室的重點研究內容。定期舉行學術交流活動,實驗室內部每二周舉行一次公開的學術交流活動,定期舉行學術講座,通過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以及實驗室自身組織學術活動,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制定《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使用辦法》,統籌規劃實驗室儀器設備添置、實驗用房劃分、建設經費使用,搭建開放、高效的科研平台,保證研究人員快捷有效地開展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