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組織理論

新產業組織理論(NIO)是指20世紀80年代以後出現的,以分析企業策略性行為為主旨的,與以往有著根本不同的產業組織學。新產業組織理論區別於傳統產業組織理論的首要標誌,也是其對產業組織理論的最大貢獻在於理論研究方法的統一。新產業組織理論運用了大量的新分析工具,特別是博弈論、激勵理論等新理論的引入,使產業組織理論在研究基礎、方法工具及研究方向方面都產生了突破性的變化,大大推動了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產業組織理論
  • 簡介:主要內容的產業組織理論
  • 主要理論:可競爭市場理論
  • 區別:研究方向上強調市場行為而非市場
興起,主要理論,相關介紹,特點,評述,

興起

新產業組織理論的出現不僅僅從上述爭論中汲取營養,而且運用了大量的新分析工具,1970s以後,由於可競爭市場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博弈論及契約理論等新理論的引入,產業組織理論在研究基礎、方法工具及研究方向都產生了突破性的變化,大大推動了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 。在研究基礎上,新產業組織理論更加注重市場環境與廠商行為的互動關係,這種互動關係體現了在邏輯上的循環和反饋鏈。在方法和工具上,則運用了大量的現代數學的分析工具、特別是多變數的分析工具。在研究方向上,新產業組織理論更加強調了在不完全市場結構條件下廠商的組織、行為和績效的研究,特別是寡占、壟斷和壟斷競爭的市場,在理論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維度。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威廉·傑克·鮑莫爾(William Jack Baumol)等。

主要理論

1、可競爭市場理論
可競爭市場理論對產業組織理論中的進入壁壘問題進行了更加嚴格地分析,通過對企業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重新定義 ,證明了在存在進入競爭,或者潛在進入的條件下,即使是自然壟斷條件下的現有廠商也只能制定可維持價格,保持接近於完全競爭的價格水平,因為潛在進入者會通過打了就跑的策略消除高價帶來的超額利潤。這就推翻了壟斷市場結構會決定壟斷性市場行為,因此導致壟斷利潤的單向關聯的理論假定。
2、博弈論
博弈論對產業組織重要的貢獻在於它為解釋和分析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提供了很好的行為分析工具。傳統的邊際分析工具由於受到了假定條件的限制不能給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廠商行為進行很好的解釋。如現有企業會阻止進入者進入的動機,在寡占模型 中,寡占雙方產品的價格和數量的決定條件及均衡存在,價格歧視的福利含義,合謀的行為分析,非價格策略(質量、廣告和技術進步)對市場結構和績效的影響等。由於博弈論在有限局中人行為分析的優勢(包括Nash價格模型、Betrand數量模型和Stackelberg領導者模型),通過各種反應函式的分析,廠商的策略性行為對市場績效和結構的影響的解釋更加邏輯和合理,傳統的結構、行為和績效的單向關聯也演繹成複雜的雙向或多重關在線上制。
3、新制度經濟學:交易費用和產權理論
關於企業是什麼,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只討論了企業的“廠商”理論,該理論就無法解釋企業的規模問題和市場的邊界。新制度經濟學打開了這個“黑箱”,它撇開了企業的技術決定因素,通過“交易費用”的概念廣泛地討論了企業的規模邊界問題。在Williamson 的交易成本經濟學中,由於市場不完全和有限理性,交易雙方需要通過一體化來最小化交易成本,來防止機會主義導致的欺詐問題,決定一體化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次數、不確定性和資產專用性的交易維度。產權理論則深入討論了企業內部的權威機制和治理結構的所有權配置問題,同時對市場和企業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總之,新制度經濟學從另一個角度打開了產業組織理論的理論視角。
4、契約理論
從經濟學角度上看,契約主要包括了契約的設計和執行不可缺失的兩個方面(Masten,1998)。在短期和瞬時契約中,契約的設計和執行相對簡單,因為交易雙方在進行交易時能夠很快地得到結果,並對結果進行衡定。與契約相關的信息,特別是交易中的成本和收益的信息,對於交易雙方及外部人(如法院)而言都是可以觀察和可以證實的。因此,契約中的激勵承諾是可信的,也能通過設計達到帕累托最優。在短期和瞬時交易中,契約的信息並不影響契約是否達成和實現。但對於長期契約 來說,契約達成的關鍵性因素是如何使交易雙方提供一個可信的承諾 ,這種承諾可以為交易雙方以足夠的激勵約束來達成合意性交易。承諾是一種長期的信號,體現了對信息的確定性描述。如果長期交易中,存在著足夠的承諾,就存在適意的激勵相容條件,契約的邊界就存在最優充分條件(注意:不是必要條件),如果激勵失效,並由此導致了契約的低效率(包括生產效率,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契約邊界失效。契約引入激勵問題體現了對契約達成完整的描述。
契約理論對產業組織理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廠商的決策過程及目標討論上,長期以來產業組織理論的廠商假定都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假定條件的,但事實上,大量的經驗性分析表明,廠商的目標是多元的,廠商可能在價格制定中追求成本加成,或者強調常規、經驗性作法,試驗以及實際經營行為中的學習過程。契約理論則通過委託代理關係進行了解釋,認為由於各廠商的組織結構、所有權配置的不同,在目標決策機制上也出現了廣泛地差異化。由於作為所有者和委託人的股東和作為代理人,擁有實際決策權經理人員的目標差異,在委託人不能有效地監督或者缺乏足夠的激勵條件下,代理人在企業決策中就會出現很大的偏離企業最大化目標。該假定已經廣泛地運用到產業組織理論的目標決策過程的分析。

相關介紹

一是在研究方向上強調市場行為而非市場結構,並將市場結構視為內生變數,突破了傳統產業組織理論單向、靜態的研究架構,建立了雙向的、動態的研究架構,並尋求產業組織理論與新古典個體經濟學更緊密的結合。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引入博弈論,用理論模型取代統計分析來研究企業行為。
三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如社會福利問題、產品差別等有深入獨到的研究。

特點

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在沒有構築穩固的理論基礎上,就急於從經濟分析轉移到了經驗分析上,並且力圖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而新產業組織理論研究則力圖使用個體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在不完全競爭模型和博奔論工具的基礎上,構築對現實經濟解釋的理論邏輯基礎。新產業組織理論同時也超越了效率學派利用單純的價格理論分析市場競爭性均衡問題的理論框架,該理論的學者們認為,寡占競爭是目前市場結構的主要均衡模式,而並不像效率學派認為的在不存在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市場的最終均衡是競爭性均衡。他們利用非合作博奔模型分析了在寡占廠商相互依賴的條件下,市場競爭均衡的必要條件。同時,他們利用動態的方法,替代了傳統的靜態、比較靜態的分析方法。他們認為,假定經濟主體的行為是進行的序貫決策,那么這種決策行為就已經考慮到了現在的行為對以後市場競爭的持續性影響。
新產業組織理論最主要的特點是認為市場結構不再是單純決定廠商行為和市場績效的外生變數,而是與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市場分析框架內進行解釋的內生變數。在寡占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主導廠商可以通過其行為影響整個市場環境,如市場中現在的和潛在的對手數量,行業的生產技術和競爭對手進入該行業的成本、速度,以及市場的需求偏好,等等。也就是說,市場環境不再是外生給定的,廠商可以通過戰略性行為改變市場環境,而市場環境是競爭對手決策時所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從而主導廠商通過操縱市場環境可以影響競爭對手進入市場時對市場的預期,為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獲取超額利潤創造前提條件。
新產業組織理論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利用博奔論中的非合作博窮理論和不完全信息理論對市場競爭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在這些模型中,廠商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但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私人信息的分布函式,它們則是共同知識。在這種假定下,具有信息優勢的廠商可以利用戰略性行為影響競爭對手事前對未來事件估計的信念,從而可以影響競爭者未來的收入預期。因為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信息不靈通的廠商作出決策時只能先從信息靈通廠商的行為中對決策信息作出推斷,然後在所推斷的信息的基礎上作出決策。這樣,對於信息靈通的廠商來說,就有採取戰略性的行動向信息不靈通的競爭對手傳遞不真實信息的激勵作用,或者會使這類廠商憑藉自己的信息優勢操縱其他競爭對手對該信息的推斷,從而使競爭對手的決策結果對自己有利。在此基礎上,新產業組織理論家又引進了與完全信息條件下不同的均衡概念,如不完全信息下的貝葉斯一納什均衡和精煉貝葉斯一納什均衡以及分離均衡和混同均衡等。

評述

新產業組織理論已經不再局限於結構、行為和績效之間的相關性問題,儘管它們分析的對象沒有改變,但解釋問題範圍大大擴展了,企業內部組織問題和政治市場的討論,使得現在的產業組織理論更加具體化,複雜化、微觀化和更加貼近於現實。這就表明了新產業組織理論區分政府干預和市場競爭的政策含義是微妙的,在不同的假定和條件,同樣的分析對象可能導致不同兩種政策含義,有時在互為交叉的領域和範圍中需要兩種政策工具混合使用。因此,新產業組織理論已經不再強調整體的一致性,但其理論的出發點還是遵循新古典的一般假定前提,並大大擴展理性的解釋維度。在福利評價上,新產業組織理論仍然採用了新古典理論的效率標準及成本收益的分析基本思路。新產業組織理論緊密地依賴於新古典理論,也大大擴展了新古典理論的解釋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