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屬新生兒產時損傷性出血,為胎兒頭顱在產道受壓、牽拉、器械助產等所致。頭顱血腫,往往在出生後就發現,也可能生後數天方始明顯。多見於頭顱頂部,血腫邊緣清楚,周界不超過骨縫,局部頭皮正常,波動感明顯。由於胎兒被迅速逼出產道時,胎頭突然由高壓下釋放,使頭顱骨膜下血管發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積聚在局部形成血腫;此外,胎頭負壓吸引產有時可發生頭顱血腫。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外科
  • 多發群體:小兒
  • 常見發病部位:顱腦
  • 常見病因:為產時胎兒頭顱在產道受壓、牽拉、器械助產等所致
  • 常見症狀:頭顱血腫、帽狀腱膜下血腫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為產時胎兒頭顱在產道受壓、牽拉、器械助產等所致。

1.頭盆不稱或胎位不正
在分娩過程中頭盆不稱胎位不正、胎頭抵達骨盆壁時頭部受產道的骨性突起部位(如骶骨岬恥骨聯合)的壓迫。
2.器械助產
產鉗助產牽引而受傷。
3.易發因素
胎兒本身體質所引起如血液中凝血酶原的低下,凝血功能較差,血管壁彈力纖維發育不完善等。

臨床表現

患兒多為足月兒,體重多超過2500克,出生時良好,數小時後發現頭顱血腫或發現於出生後1~4天。

1.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又稱骨膜下血腫,血腫位居頂骨或後頂骨,常位於一側或兩側頂骨部,兩側同患頭顱血腫者偶見之,額骨、枕骨及顳骨三處同時發生血腫者亦間或有之,由於骨膜下出血緩慢血腫,多在生後數小時或2~3天才明顯,1周內達最大範圍,以後漸吸收縮小,血腫界限清楚不越過骨縫,有波動感,局部患處皮膚顏色無改變,個別患兒的血腫局部皮色發紅。初起時中部血腫處緊張,其後血腫處頂部呈現波動,頭顱血腫吸收較慢,因大小不同可在2周至3個月左右消退。吸收時周圍基底的骨膜下,因有石灰鹽存在,堅硬而參差不平,先在血腫邊緣形成隆起的骨化的硬邊,中央凹陷呈火山口樣改變。血腫中有滲出物,其吸收時間的長短,視血腫的大小而異,長者3~4個月,短者約2個月。堅硬不平的邊緣亦能漸次消失惟需時更長。有時血液透過頭顱的骨折部或裂隙而在顱骨與頂腦膜之間形成顱內血腫。此種血腫範圍較小,但偶亦能壓迫大腦而出現腦症狀。個別患兒頭顱血腫甚大波及眼瞼及前額,患兒出現蒼白、休克,可因突然循環衰竭而死亡。頭顱血腫可受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濃度的下降而加重。
2.帽狀腱膜下血腫
生後不久即見頭皮局限性腫脹出血,可通過軟組織擴散,出血量較少時血腫範圍較局限;出血量多時腫脹範圍逐漸擴大,可累及整個頭皮甚至波及額、眼周枕或頸背部,血腫有波動感常使前囟不易捫清,所覆皮膚可呈青紫色,出血嚴重時可致貧血或低血容量休克,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死亡。

檢查

1.實驗室檢查(1)血象檢查:因失血可有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減少。(2)血生化檢查:膽紅素增高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肝臟功能檢查正常。2.其他檢查(1)顱骨攝片:頭顱血腫往往單獨存在,僅有局部血腫作顱骨攝片,以除外骨折;腦膜膨出者頭顱X線片可見局部顱骨有缺損可助鑑別。(2)頭顱B超和CT檢查:除外顱內出血。(3)頭顱MRI:可以明確診斷,特別是慢性血腫。

診斷

1.病史
在分娩過程中,有頭盆不稱、胎位不正、產鉗助產牽引史。
2.臨床表現
發生於出生後1~4天,帽狀腱膜下血腫表現特點為血腫發生於頭顱的帽狀腱膜與骨膜之間,血腫大都在2~3天內縮小,而逐漸消失,頭顱血腫部位多在頂部,多於出生後數小時至數天逐漸增大,血腫境界清楚,不超過骨縫,範圍中心有波動感,無全身症狀,血腫消退較慢。
3.輔助檢查
頭顱CT和MRI提示血腫的存在。

治療

頭顱血腫多可自行吸收,無需特殊治療。出血較多引起貧血時可適量輸血;引起高膽紅素血症時需進行光療。若2個月後頭顱血腫仍巨大,可抽吸後加壓包紮,或手術清除之。可用維生素K1治療,以防止因發生新生兒出血症而引起出血加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