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散佚的族譜

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散佚的族譜

《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散佚的族譜》為我社“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的一種,收入了當代80後雲南籍作家甫躍輝的五部中篇小說,作者以一個“異鄉人”的身份進行回顧式的寫作,並在書中融入自己對鄉土的解讀和對記憶的還原、重建,從不同時空展現了一個以農耕為主的鄉村,以及在這鄉村中世世代代生活著的人們的生存狀態。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散佚的族譜
  •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 頁數:276頁
  • 開本:32
  • 品牌:安徽文藝出版社
  • 作者:甫躍輝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964568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散佚的族譜》為中短篇小說集。《新生代作家小說精選大系:散佚的族譜》精選了80後代表作家甫躍輝《收穫日》《庸常歲月》《八月》《暖雪》《我的蓮花盛開的村莊》等代表小說,文風質樸,語言精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和鄉土氣息,頗具功力。

作者簡介

甫躍輝,1984年6月生,雲南保山人,復旦大學首屆文學寫作專業研究生。小說見《人民文學》《收穫》《十月》等刊。中短篇小說集《少年游》入選中國作協2011年度“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另出版長篇小說《刻舟記》、短篇小說集《動物園》、中篇小說集《魚王》。有小說入選選刊、年選及《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等選本。先後獲得《上海文學》短篇小說新人獎、第十屆華語傳媒大獎年度新人提名獎、第二屆郁達夫小說獎、首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創作獎、第十屆“十月文學獎”等。

媒體推薦

甫躍輝以質樸之心回到故鄉,在不變的世界裡尋找傳奇;以平常之心面對眼前的世界,在迅速變異的生活里探求應當固守的精神。他以自己的方式,遵從自己的感受、感情和記憶,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意念和對生活的理解,尋找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關係要素:溝通。探討這種不可溝通與不可逾越造成的悲劇與悲哀,這是一種值得尊重、提倡和呵護的創作態度。
——首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創作獎授獎詞
一個不固定方位的南方,一個並沒有在歷史的躁動中被徹底改變和顛覆的鄉村世界,一群可愛而悠然自得的鄉民,構成了甫躍輝小說的基本面。正是在這樣的基本面中間,甫躍輝講述著中國鄉村有多少種說不清楚的感情,有多少並不劇烈的衝突和可以和解的矛盾,多少出於愛的恨和歸於平靜的糾葛。
——第十屆華語傳媒大獎年度新人提名獎授獎詞

圖書目錄

序一:雲南漢子甫躍輝(徐則臣)
序二:80後“傳統作家”甫躍輝(金理)
收穫日
庸常歲月
八月
暖雪
我的蓮花盛開的村莊
後記:散佚的族譜

後記

2010年4月18日,我寫過一篇創作談《依舊溫暖如初》,講了我和“故事”的故事,後發表於雲南《滇池》雜誌。且偷個懶,先全文引述如下:
最早給我講故事的人是奶奶。我出生一年半後,弟弟也隨之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母親照顧不來兩個孩子,我只能挪到奶奶身邊去。奶奶那時候六十多歲,——印象中,卻似乎和如今八十多歲的模樣沒太大區別,或許是農村人老得快吧。奶奶的模樣么,總是一頂暗灰色的毛線帽子,皺巴巴的臉,有些駝的腰,一雙裹了又放開的“解放腳”,走路時總是背著手,埋頭往前沖似的。奶奶住樓上,我們擠一張床。如今對那些漫長的日夜,能記起的細節已經極少,只記得那時總是停電,沒有裝修過的樓上空曠而漆黑,能聽見老鼠在屋頂碎碎跑過的腳步聲,嘰嘰的吵鬧聲。奶奶點了油壺,豆粒般的燈火被黑暗擠對得東倒西歪,奶奶便擁了我,在被窩裡講故事,不知不覺在故事裡睡去。也有些時候,早上聽到屋後竹林里的鳥叫,小孩子吵嚷著走過竹林邊的小路,我便會早早醒來,奶奶睡得短,也醒來了,天還未亮,起來也沒什麼事做,便還是講故事。
奶奶的故事很多,且很少重複,現在想來,那些故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故事近乎笑話。其中最簡單的一個,也是最常被奶奶提起的一個,是有個姑爺到丈人家去借犁,不想另兩個姑爺都去了,丈人家呢,又只有一把犁,只能借給其中一個姑爺。丈人只好出了一道題,讓幾個姑爺吃熱稀飯。熱稀飯很燙,另兩個姑爺被燙得喉嚨發白,仍舊將稀飯一口一口往喉嚨里餵。只有我們的主人公不急不忙,一面用筷子攪拌稀飯,一面往碗裡吹氣,還念叨著,借得到借,借不到不借。結局自然可想而知,另兩位姑爺最終被燙得再也咽不下稀飯,而我們的主人公端起涼了的稀飯,稀里嘩啦倒進了肚裡。
聽奶奶講這類故事,總能讓我開心一陣子。這些故事還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我和弟弟吃熱稀飯,也喜歡用筷子攪著,念叨著“借得到借,借不到不借”……可這類故事只在奶奶所講的故事中占了很小一部分。奶奶大部分的故事是令我驚恐的。或許,至今奶奶也沒想到,她為我講的那些故事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怎樣烙印——它們形若鬼魅,時常喚起我對世界莫名的恐懼。
記得有一個故事裡,有這樣的情節,說是一隻熊吃掉了一個女人,然後化裝成女人的樣子,潛入女人家中,想要一個一個吃掉女人的三個孩子。奶奶沒有交代熊如何能夠化裝成女人,而熊也沒有引起孩子們的絲毫懷疑。孩子們就那么和一隻吃掉了自己母親的熊睡在了一起。還記得聽奶奶講到這兒時我的驚恐,我想著,女人的三個孩子一定能夠很快發現熊的真面目,然後合力殺死熊為母親報仇。按理說,這該是一個童話故事,類似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事實上,相差甚遠。孩子們誰都沒發現熊的真面目。第一天晚上,孩子聽到熊夜裡嘎巴嘎巴地吃東西,三個孩子就問熊,媽媽你在吃什麼,熊說,在吃蠶豆,你們要不要吃?孩子說要吃,熊便將幾個手指頭遞給孩子們。孩子……竟然吃了母親的手指頭。第二天,熊又在嘎巴嘎巴吃蠶豆,這回吃的是第一個死去的孩子的手指頭,第三天晚上亦如此。孩子們吃了母親的手指頭,又吃了兄弟姐妹的手指頭。直到兩個孩子都死去了,最後一個孩子才明白過來,設計將熊殺死了。可是,這個結局已經不重要了。對我來說,吃手指頭那個細節已經占據了頭腦的全部空間。嘎巴嘎巴……嘎巴嘎巴……這聲音在黑夜裡毫無遮攔的樓上隱隱迴響著。有時候奶奶睡過去了我還醒著,聽到奶奶睡夢裡咂吧嘴,也會讓我毛骨悚然。這類嚇人的故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鬼故事。奶奶是赤腳醫生,在農村里,大多是巫醫不分的,奶奶不曉得通曉多少咒語,知道多少鬼故事。她講的鬼故事,總是有史可查的,誰誰是村裡的誰,是鄰村的誰,都猶如一冊賬本,清清楚楚。我總是難以抑制地去想像,那黑暗中,正有某種可怕的東西隱藏著。我便夜復一夜地,在黑暗裡咀嚼著恐懼的苦果。然而,我又總是一次次央奶奶給我講故事。一旦走過了恐懼的灘涂,我總是越發感受到現實的溫暖,能夠很好地睡去。長大後想起來,我仍舊覺得這是個難以解釋的事情。
當我漸漸長大,要上學了,才回到爸媽身邊,我才算遠離了那個鬼神難辨的世界。爸媽偶爾也會給我和弟弟講故事,但都是現實的故事。阿爸是木匠,卻喜歡讀書,人又極聰明,記憶力非常強。有一天晚上,他大概是剛看完了一本小說,意猶未盡,就說要給我們講講。那會兒,我和弟弟還在做作業,阿爸說,不做了,給你們講故事。能擺脫作業,是我們再高興不過的。媽也來了興致,坐在一邊跟我們一塊兒聽。阿爸的故事,比我們想像的要好聽得多,不知不覺地,我們就陷進故事裡去了。阿爸這個故事講了三四個小時,還沒講完,第二天晚上又講了三四個小時,才總算結束。許多年過去了,故事的情節我忘得差不多了,但始終記得裡面那位大力士曾經一次吃掉了“九牛二虎四象八駱駝”做的肉包子。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隋唐演義》,才隱約想起,那是薛仁貴的故事,不過,阿爸一邊講,一邊添加了不少情節。還有一個“一石驚破水中天”的故事也是阿爸講的,後來,我才知道,那是蘇軾妹妹“蘇小妹”的故事。
阿爸的故事大多是書里看來的,媽的故事呢,差不多全是生活中來的。她給我和弟弟講了許多她小時候的故事,只有一個鬼故事是她聽小時候外公外婆講的。這個故事後來經過我的一些改造,寫成了小說《紅馬》,寫好後機緣巧合,就給了《廣西文學》發表了,後來又被台灣的朋友要去,發在了《幼獅文藝》上。再後來,被復旦的博士張昭兵先生看到,他對這小說大加讚賞,覺得是我到目前為止寫得最好的小說之一,為此,我大為詫異——我對這小說並不在意。過了好些時日,才明白,這小說是由一個流傳了幾十年的故事改編的,它之所以能夠流傳,一定有著某種讓它一直流傳下去的因素。而我們純粹編造出來的小說,大多並沒這樣足以讓它流傳的因素。
我想,或許應該再聽爸媽講講那些故事,聽奶奶講講那些故事。但每年回家那么幾天,忙這忙那,終也忘了這件事。每次回到上海後,又總想著,下次回家一定要再聽他們講講。可下一次回家,即便閒著,似乎也找不到由頭再讓他們給我講故事。畢竟,我早已不是可以用一些簡單故事哄騙的小孩子,他們也不是當年那個講故事的人了。講故事,聽故事,原來也是有年齡和心境限制的。在奶奶和爸媽眼中,我已經是“有學問”的大人了,他們如何能再用一些“幼稚”的故事來搪塞我呢?
這么一次次拖著,一年前回家,才知道奶奶老年痴呆了……就在我到家前的十來天,奶奶突然老年痴呆了。奶奶真去了她給我講的那些故事的世界,神鬼難分,陰陽莫辨。許多熟人奶奶記不得了,許多事奶奶記不得了,那些給我講過的故事……奶奶怕也記不得了。但奶奶記得我。奶奶平時總是感覺得受到威脅,不時要拿起刀和棍棒揮舞,說誰誰誰要害她,而那誰誰誰,早已死去多年。她和當初聽她講故事的我似乎處於同樣的情境中,深感驚恐和不安。這樣的情景,讓旁邊膽小的人也莫名地有些害怕。但奶奶一看見我,臉上常常能露出笑來。奶奶記得我。看著奶奶滿是皺紋的笑臉,我似乎稍微明白了奶奶怎么會給我將那些恐怖的故事了。那些故事雖然恐怖,卻能反襯出現實世界的溫暖。現在想起來,恐怖已然消退,剩下的只是溫暖。那些故事依舊溫暖如初。
寫小說,當然並不僅僅是講故事。但小說若能像奶奶的故事那樣,喚起一個人內心的哀戚、憂悒和恐懼,又能將之撫慰平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么?
這裡所說的“故事”,大多具有傳奇的性質。大概是因為日常生活太俗常了吧?人需要在傳奇的故事裡尋找某種刺激。但刺激過後,我們仍然不得不面對一日三餐、雞毛蒜皮、陳詞濫調的“庸常生活”。故事有故事的邏輯,生活有生活的邏輯,兩種邏輯是並行不悖的。小說的邏輯,或許就是在兩者之間尋求某個平衡點?不能太傳奇,也不好太平淡。
收入本書的五部作品,也在尋找著這樣的平衡點。《收穫日》《庸常歲月》和《我的蓮花盛開的村莊》是中篇小說,《八月》和《暖雪》是短篇小說。它們所寫的,都是我老家那個小村子的“日常傳奇”。鄉村,並不就意味著“土”,也並不就意味著“蠻荒”和“落後”。鄉村也有鄉村的邏輯,而非和城市對比得出的邏輯。鄉村的邏輯,和城市的邏輯,也應該是並行不悖的。
這五部作品,都是我寫作早期的產出(我2006年開始寫作,這裡有三部作品寫於這一年),我現在不會再這么寫了,我現在也很少寫鄉村——當然,我今後肯定還會寫鄉村,只是說,近兩年,我的注意力不在這個上面。把這么五個東西擱一塊兒出一本書,於我來說,也就有了些許紀念意義。至於說為什麼要給這書取名“散佚的族譜”,而不是像通常的作品集那樣,選取其中某一篇作為書名,我想再引一段之前的文字。這段文字出自我的創作自述《看啊,這些年!》,該文發表於2012年的《作家通訊》:
我曾為自己生在那樣一個“小地方”焦慮過。說來可笑,我還曾為我的姓焦慮過呢。我姓“甫”,在我們那兒,這姓就不多見,離開老家後,我更是一個姓甫的人都沒碰到過。我介紹自己時,常會說:“我姓甫,杜甫的甫,不是甫志高的甫。”可對很多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就知道“甫志高”,甫志高就甫志高吧,偏偏還把“Fu”讀成“Pu”,為此,進一步把“甫”寫成了“浦”或者“蒲”或者“莆”,甚至,寫成“捕”。一次又一次,面對著稿費單上寫錯的名字,我就發狠,一定要好好寫!一定要好好寫哇!讓更多的人會讀這個姓,會寫這個姓!
甫姓很少,但絲毫不妨礙我們甫家人修出像模像樣的家譜。就我本人來說,我連我爺爺的父親母親,也就是我太爺爺太奶奶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我們甫家有的是人才,三四個人硬是憋屋裡幾天,整出一本家譜來,上溯十八代,祖居應天府(今年五月在湖北,和一幫朋友聊天,說到自己家族的來源,不是山西大槐樹下,就是南京應天府)!這家譜印出幾十份,村裡的、村外的甫姓人家都發一份。這真夠讓我們甫家人熱血沸騰的。那么,這本書寫的正是那令我焦慮的“小地方”的各種人各種事,不如就叫“散佚的族譜”吧。這些散佚各處的故事,我把它們歸攏來,賦予小說的表情,加以書本的身體,也算是過了一把修譜的“癮”——史學家們寫史書,文學家們寫歷史小說,各種“家”們寫自傳,都是討的汶個癮吧。

序言

這兩年常去上海,每去必見的人里,甫躍輝是一個。能經得起反覆見面的,如果不是欠債不還的,肯定是很談得來的朋友;躍輝是個窮人,在上海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可能比他還窮,在我還沒開始吃的時候就得考慮老婆孩子餓不餓,所以,最近幾年他還沒辦法借到我的錢,只能做朋友了。我認識他的時候,躍輝還在念書,畢業之前到雜誌社實習,有一天我在上海作協的食堂里吃飯,一個瘦小伙跟鐘紅明一起進來。紅明老師說,這是小甫。我們打過招呼,說了幾句跟午飯無關的話,各自吃飯。過些天,我又去作協食堂,再次碰見躍輝,我一眼就認出這個雲南人,上海本地不太產臉膛黑紅、笑聲粗疏豪放的年輕人。此後成了朋友,我再去上海,到了就會電話或者簡訊一下:聊聊?躍輝通常的回答是:在哪?
我很喜歡這種簡潔義氣的方式,知道方位後,馬不停蹄地趕過來。如果在北京,我也會問遠道而來的朋友:在哪?但在上海,離開了我每次都住的陝西南路、巨鹿路和襄陽路,我基本就是個瞎子,想一想要繞很多彎才能到的福州路書城和陸家嘴,我都會犯暈,所以我通常都是約在巨鹿路附近的某個咖啡館或者飯館,守株待兔地等著朋友們過來。某日我在上海,忙完了手頭的事,給躍輝打了電話。我以為他就在我住的賓館附近活動,不想那天他不上班,住在復旦那邊。從復旦到巨鹿路到底有多遠,我至今也沒弄明白,但我知道挺遠,尤其在傍晚下班的點兒,車堵得人喘不過來氣,天還陰刺刺、涼颼颼地飄著雨。我說那就算了,下次聚。不到一小時,躍輝說,他到樓下了。他穿雨衣騎著電動腳踏車從復旦那邊趕過來了,頭髮梢上滴著水。
他穿著長途跋涉的雨衣的樣子給我一種非常可靠的、鄉土的印象,像村裡的鄰家兄弟。這么說並非因為躍輝從鄉村來,而是因為,這種淳樸厚實的品質在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大都市裡是如此的稀缺。在高樓大廈中間,汽車喇叭和老闆的吆喝在身後催命地趕,我們已經習慣了過一種計算成本和權衡利益的生活。
在我有限的交往和認識里,朋友似乎可以分成兩類:一類很廟堂,你們得在大排場上才能談事情,要進大館子、喝好酒,即便扯淡也得到優雅的咖啡館和茶館裡扯,搞得極盡莊嚴和儀式,否則你會覺得對方很不舒服,你也會跟著很不舒服,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另一類朋友很家常,在小館子和路邊的大排檔上吃喝你都覺得適意,他不挑剔,不必非得把身份和譜兒擺到別人眼皮底下,他隨遇而安,可以把水當酒喝,也可以把酒當水喝,作為朋友他不讓你有心理負擔。我喜歡後一種,恰好躍輝就是後一種。在一起聊天,餓了,問他:吃點兒啥?他會說:隨便。在上海我需要的正是這個隨便的感覺。
因為戶口和工作關係在上海,儘管我無法常住上海,依然本能地要在這個城市找到一點兒家的感覺。但是,居無定所,也無力購房置地把自己像顆圖釘似的摁在那裡,每次去上海我只能暫住酒店,進房間一看見整齊劃一的床鋪和桌椅擺設,我就會生出一種奇怪的時空錯亂感。好像我千里迢迢回到家,發現房子已經賣給了別人,房主告訴你:要住嗎?租給你。那感覺很不好。白天忙忙叨叨乾正事倒還無妨,一到晚上,該做的做完了,結婚生子的朋友們也各回溫暖的巢穴,我孤家寡人一個就覺得上海的夜晚十分淒涼,迫切想找個朋友在最日常的意義上打發掉這個夜晚。我就給躍輝打電話,他是王老五,我在上海的朋友里屈指可數的可以當夜遊神的人之一。他就騎著他的電動腳踏車來了。
我問:吃點兒啥?
他說:隨便。
我們在襄陽北路就近買了啤酒、熟食和饅頭,拎著若干個塑膠袋和飯盒到我住的房間,邊吃邊喝邊聊。對我來說,這種最日常的生活場景可以有效地緩解我的鄉愁和局外人的孤獨。躍輝能喝酒,能喝多少我不太清楚,反正沒見他醉過。我的酒量可憐,只一聽啤酒,剩下都歸他。躍輝喝酒不作場面態,不說場面話,很家常,能喝多少喝多少,喝得不舒服了,就說:算了吧。那就算了。和他一起喝酒吃飯,是我愉快的上海回憶之一種,因為家常。
躍輝是雲南人,住大山腳下。他跟我說,從上海回家,坐飛機、火車、汽車,前後要折騰好長時間。家不遠就是國界,一不小心就到了緬甸。有一回他到邊境玩,趕上緬甸兵荒馬亂,槍子兒他耳邊嗖嗖直飛。他還說他去邊境一個擅酒的村寨,坐在人家的竹樓上喝酒,樓下是牛圈,他們用搪瓷缸喝白酒,一缸一缸地下,他喝不動,悄悄地把酒漏到竹樓下的牛圈裡,別人都喝醉了他還清醒著,村人大驚,竟有人酒量勝他們如此,嘆為異人。講完這些,他得意地哈哈大笑,不知道樓下的牛醉了沒有。躍輝有故事,好像我認識的雲南朋友都有一肚子故事,跟雲南這個地方本身一樣,充滿了豐富詭異的東西。比如詩人雷平陽和朱零,講起雲南的邊邊角角,包袱也能一個接一個地抖。他們都海量,喝起酒來直如汲水長江。他們也都和躍輝一樣,身上有豪爽、坦蕩和朴正的東西,可以成為“家常”的朋友。
在這個路徑上談年輕的小說家甫躍輝,我才算找到了切口。我們經常邊喝邊吃邊聊,聊文學。批評家徐妍教授有一次在電話里跟我說,有個80後作家甫躍輝值得關注。我說我早注意了,他前景遠大。他具備了在這個時代可能成為好作家的幾乎所有條件:有才華,接地氣,有故事,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和學術訓練,勤奮;最重要的,他有年輕人難得的朴正之氣,以及平易地深入日常生活的能力。
躍輝年輕,黑瘦,個頭也不甚高,但我在向別人描述他的時候,依然覺得最合適的標籤是:雲南漢子。“漢子”這個詞在今天被用得偏僻狹窄甚而狹隘了,離開了它該有的正大的方向。在我的理解里,這個詞一點兒都不粗野卑俗,也不有勇無謀,一副光膀子上綴滿油汗珠的樣子;相反,它樸實低調厚重,於生活、於文學,都拿得起扛得住放得下,可做朋友、哥們兒和兄弟。我加上“雲南”兩個字,是希望躍輝在上海又能不混淆於上海,因為在今天,“雲南”同樣是種難得的品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