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河

新沂河

沂河下游新辟排洪河道,為泗、沂、沭河洪水東調南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江蘇省北部,中運河以東與廢黃河以北。沿河主要建築物有駱馬湖出口處的嶂山節制閘;鹽河通航的南、北套閘;海口擋潮御鹵壩;沭陽城關跨河公路橋等。多年來,新沂河在消減水患、促進商品糧基地建設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 沂河原為古泗水的支流。新沂河的入海口名叫“黃河口”,這是因為歷史上新沂河曾經是廢黃河的入海處的一條支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沂河
  • 位置:江蘇省北部
  • 開工時間:1949年
  • 竣工時間:1953年春
  • 流域面積:78900平方公里
  • 長度:146公里
釋義,流域概況,地理位置,分布,水系,治理原則,整治情況,主要任務和規模,總體進度安排,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工程概況,治理過程,主要問題,大橋,污染狀況,

釋義

沂河(Xīnyí Hé)
新沂河位置
12世紀黃河侵泗奪淮河、泗河入淮、尾閭遭淤廢后,新沂河兩岸近60餘萬公頃耕地成為泗、沂、沭河下游洪水走廊,洪澇災害嚴重。1949年著手開闢新沂河:北起邳州市吳樓村沂河東支
,南經新沂市華沂,穿隴海鐵路,於埝頭鎮南入駱馬湖,東過嶂山經宿遷、新沂兩縣至口頭,北納沭河,於沭陽縣城西,南納淮沭河,再流經灌南灌雲兩縣至張店北面穿鹽河,會灌河尾閭於燕尾港黃海,全長185公里。除新沂河主體工程外,尚包括中運河皂河節制閘、船閘和20餘條支流的處理、配套建築,統稱蘇北區(當時的省級行政區)“導沂整沭”工程。1953年春完成。後經幾次擴建加固,設計排洪流量提高到7 000立方米/秒。全長146公里,兩岸保護區內有耕地802萬畝、570萬人口和隴海鐵路連雲港市區等。

流域概況

地理位置

沂沭泗河流域東臨黃海,西北與黃河接壤,北至沂蒙分水嶺及大汶河流域,南以廢黃河為界。流域面積78900平方公里,山區占31%,平原占67%,湖泊占2%。流域內有耕地5756萬畝,人口503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40萬人。行政區劃包括山東省菏澤、濟寧、棗莊、臨沂、日照及江蘇省徐州、淮安、宿遷、連雲港等市和河南、安徽兩省的部分地區。

分布

沂沭泗河流域大致可分為四片:一為沂沭河片,臨沂和大官莊以上面積14500 平方公里;二為南四湖片,面積31400 平方公里;三為邳蒼片,面積10000 平方公里;四為沂沭河下游片,面積23000 平方公里。

水系

沂沭泗河水系發源於沂蒙山區,由沂河、沭河和泗河組成。沂、沭河自沂蒙山區平行南下,沂河流經山東臨沂至江蘇新沂入駱馬湖。沂河在劉家道口辟有分沂入沭水道,在江風口辟有邳蒼分洪道,分別分沂河洪水入沭河和中運河。沭河流至山東大官莊分為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至江蘇沭陽入新沂河,新沭河東流經石樑河水庫至臨洪口入海。泗河流入南四湖,匯集沂蒙山西部及湖西平原各支流後,經韓莊運河、中運河、駱馬湖、新沂河入海。

治理原則

沂沭泗河水系洪水治理的原則是“上蓄、下排、統籌兼顧、合理調度”。防洪工程總體布局為:在沂沭泗河上游修建水庫,攔蓄山丘區洪水;下游擴大新沭河、新沂河排洪能力,增加沂沭泗河洪水入海出路;興建劉家道口和大官莊樞紐工程,控制沂、沭河洪水,使沂、沭河洪水儘量由新沭河就近入海,騰出駱馬湖、新沂河蓄洪、排洪能力接納南四湖南下洪水,以提高沂沭泗河中下游地區防洪標準。簡稱“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工程”。

整治情況

主要任務和規模

本次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在新沂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支流新開河、柴沂截水溝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柴沂截水溝除澇標準為10年一遇的設計條件下,為擴大新沂河行洪能力,提高沂沭泗河中下游地區防洪標準,實施新沂河海口樞紐擴建工程、沭陽樞紐加固改建工程、河道擴挖105公里、復堤加固123公里、大堤防滲54公里、防沖護岸4.93公里、防汛道路192公里、生產橋接長123座、以及支河回水處理和影響工程等。工程規模是:口頭以上設計流量7500立方米每秒、口頭以下設計流量7800立方米每秒。
本次工程主要工程量有:土方開挖4722萬方、土方回填1008萬方、砼8萬方、砌石及拋石15.5萬方。

總體進度安排

新沂河整治工程建設進度安排,必須滿足國家治淮工程建設進度計畫要求,2007年完成主體工程,2008年掃尾。2005年至2006年度主要實施項目包括:新沂河海口樞紐擴建工程;北泓(樁號110K—141K)、南泓(樁號127K—141K)泓道開挖及復堤;開挖段生產橋、公路橋接長,灘地工程;沭西段中泓開挖(樁號33.7K—40.6K) 及復堤;新建柴沂擋洪閘;新沂北堤險工處理、宿豫侍嶺護岸、大墩填塘固基。2006~2007年度主要實施項目包括:北泓(樁號43K—110K)、南泓(樁號110K—127K)泓道開挖及復堤;開挖段生產橋接長,灘地工程;沭陽樞紐北偏泓閘。 2007~2008年度實施項目包括:南泓樁號(43K—110K)泓道開挖及復堤;開挖段生產橋接長,灘地工程;沭陽樞紐南偏泓閘;水土保持、堤頂道路、沭陽樞紐管理設施等。

征地拆遷安置工作

根據《治淮工程建設管理若干規定》,連雲港市人民政府宿遷市人民政府分別負責其境內的新沂河整治工程建設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工作。
----------
圖一
圖二
新沂河

工程概況

治理過程

新沂河西起駱馬湖嶂山閘,途經徐州、宿遷、連雲港三市的新沂、宿豫、沭陽、灌南、灌雲五縣(市)境,東至堆溝、燕尾二港,與灌河會合後並港出海,全長146公里。新沂河既是駱馬湖的排洪出路,又是沂沭泗流域洪水兩大出海通道之一,還是相機分泄淮河洪水,增加淮河入海出路的一條分洪道,直接關係到駱馬湖周邊、沂南、沂北802萬畝耕地,570萬人民生命財產以及隴海鐵路、連雲港市區的防洪安全。對我省的工農業生產,特別是淮北地區防洪保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
新沂河始建於1949年冬,設計流量為3500立方米每秒,為沂沭泗流域洪水打開了入海通道,結束了洪水遍地漫流的局面。1950年汛期就經受了五次行洪考驗,最大流量2551立方米每秒;到1957年夏天卻遭遇3710流量的超標準洪水,涉險過關。1958年按5000立方米每秒標準在背水坡幫戧加高堤防,提高防洪標準至4500流量。1963年大水堤防險象環生,遇到4150流量的大洪水,又是接近臨界點,總算逢凶化吉。1964年決定再提高至千年一遇標準,按6000秒立米安全行洪流量設計,7000秒立米校核,從1965年到1973年經過九年施工完成了新沂河續建工程。1974年8月16日防禦住了歷史最大洪峰流量6900立方米每秒,但大堤水毀嚴重,險工患段增多。此後對程圩、大小陸湖險工段和沭東部分北堤進行了加固。由於1964年6000立方米每秒的堤頂安全超高設計偏低,加之1974年大水後,程圩、沙灣、大小陸湖等段險情更為突出,1978年大旱後,堤身又普遍裂縫,因此1983至1988年又按安全行洪6000立方米每秒、強迫行洪700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進行了加固。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上游防洪標準的提高,1993年10月,國務院批准沂沭泗流域洪水東調南下工程復工,並同意近期按防禦20年一遇洪水標準的工程規模實施,要求新沂河按7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標準行洪。1994年起,開始按20年一遇行洪7000立方米每秒標準進行加固(一期工程),該期工程主要對沿線問題突出的病險涵閘、險工等進行加固治理,新建了海口控制樞紐。但限於經費,工程未能達到安全行洪7000立方米每秒的標準。至1999年,一期工程基本結束,共完成投資2.9億元。
1998年新沂河洪峰流量僅4360立方米每秒,沭陽以下河道水位普遍偏高,達到或接近6000立方米每秒設計水位,中流量高水位使大堤多處出現險情,滲水、冒砂和塌坡。鑒於東調南下50年一遇工程(二期工程)暫不能實施,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貸款實施新沂河大堤消險工程,重點解決新沂河堤基滲漏、行洪能力不足和病險涵閘問題,為沂沭泗流域提高防洪標準、新沂河擴大行洪流量打下基礎。堤防消險加固設計的主要任務是根據1998年汛期堤防所發現的問題和穿堤建築物帶病工作的情況,提前實施新沂河50年一遇標準,對大堤進行消險加固,以確保大堤和各穿堤建築物的安全。該工程從1998年開工,至2001年結束,共完成投資1.2億元。
新沂河整治工程總體布置圖 (下圖1)
新沂河工程衛星圖 (下圖2)

主要問題

1990年以來,新沂河多次行洪均未超過原設計流量,但暴露出不少問題,對安全行洪造成極大的威脅,雖經一期工程處理,但限於經費,未能徹底解決問題。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沭東段糙率變大,達不到原設計行洪能力。二是部分大堤堤頂超高不足。北堤31公里,幅度為0.06~0.31米;南堤30公里,幅度在0.06~0.41米之間。三是大堤堤身安全穩定達不到規範要求。新沂河幹流為1級堤防,其抗滑穩定安全係數正常運用條件為1.30,而鹽河以東基本達不到規範的要求,急需加固。四是部分堤段仍然還存在著險工、險段,部分穿堤建築物帶病運行。五是防汛基礎設施薄弱,灘地生產、兩岸影響等遺留問題遲遲不能解決。新沂河河床內有30多萬畝耕地,涉及沿岸34萬人民的生產、生活問題,因多年行洪,灘地工程水毀老化嚴重,給灘地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大橋

新沂河新沂河
新沂河橫穿沭陽縣中部,由顏集入境,流經灌雲、灌南兩縣,東注人海。為改變沂沭洪水漫流局面,於1949年l0月開始導沂整沭工程,至1950年4月竣工。之後沿河各地又開始了規模宏大的興建閘群、築路建橋工程。新沂河大橋是在新沂河上建橋最早,當時在我國最長的一座雙曲拱公路橋。
新沂河大橋建成之前,只有沂河床上的泥結砂礓簡易路面接連淮陰與新沂交通,但歷年汛期沂河漲水期間,國道
淮沭新公路南北交通受到季節性斷阻,車輛繞道行駛,整個新沂河段只能依靠船渡連通兩岸。為了更好地發揮公路為國民經濟和鞏固國防服務的重要作用,確保國道淮沭新公路暢通無阻,國家交通部於1967年批准投資興建新沂河大橋。
新沂河新沂河
新沂河大橋位於沭陽城區西北,緊靠沭陽縣城,因凌駕於新沂河上,故定名為新沂河大橋。該橋於1967年5月始建,1969年6月竣工,橋長1269.26米,總寬8.5米,橋面行車道7米,兩邊人行道寬o.75米,共39孔,每孔跨徑30米,橋的高度水上7米,水下10米,設計載重為汽車13噸,掛60噸。橋樑結構與樣式下部結構為漿砌塊石橋台,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有利於戰備,大橋遇毀修復快,每六個橋孔為一組,設有錨固橋墩,一個橋孔遇毀,只有六個橋孔受影響,不影響其它橋孔。上部結構為雙曲拱形式,鋼筋混凝土拱肋為橋面部分的骨架,純混凝土拱波安裝在拱肋上,起橋面板作用,橋面和橋墩上端設有空腹孔。故新沂河大橋按其結構形式又定名為新沂河雙曲拱大橋。該橋總工程造價264萬餘元。由於經濟不斷發展,車流量和客流量大大增加,原橋面窄,已遠遠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1988年國家交通部批准擴建增寬,新建新沂河大橋複線橋。該橋在沂河大橋西側3米處,為雙柱式墩台、預應力簡支梁橋,全橋39個孔,全長1259.2米,載重標準:汽車20噸,掛一100噸,橋面淨寬14+2X0.50米,全橋計混凝土和鋼
新沂河新沂河
筋混凝土19080立方米,砌石557立方米。此橋由原淮陰市公路管理處負責建設,交通部第三公路勘察設計院設計,江蘇省交通工程第三工程處和原淮陰市公路管理處橋樑工程隊施工,全橋於1991 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現在,新沂河大橋複線橋已成為主橋,橋上有照明設備,每到夜晚,成為一條火龍。原沂河大橋成為非機動車和人行橋。 新沂河大橋不但造型美觀,而且具有民族特色。在沂河大橋的西邊約2000米,於1995年興建溝通新長鐵路的鐵路大橋,在沂河大橋的東邊約3000米,有一座京滬高速公路大橋,這三座大橋如同彩虹,橫跨新沂河上。每晝夜鐵路、公路、高速公路混合交通量極大。對溝通南北交通和國防運輸起了巨大作用,也是沭陽縣新沂河上亮麗的風景線。

污染狀況

無錫“水危機”事件過去僅僅一月,相似的水污染事件再度在江蘇重演。7月2日下午3時,江蘇省沭陽縣地面水廠取水口遭受新沂河上游不明污染源污染,城區供水系統被迫關閉,城區20萬人口吃水、用水受到影響。
截至7月4日上午,由於具體污染源未查清,江蘇省沭陽縣城區20萬人口的斷水時間超過40多個小時。當記者下午
新沂河新沂河
再次致電沭陽縣政府,有關人員表示,4日上午10點55分已全面恢復城區正常供水。沭陽地面水廠出廠水的水質檢測結果顯示,13項主要監測指標基本達到了《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規範》要求。 截至目前,有關方面仍未對此次污染原因作出進一步解釋。但據環保部門初步判斷,沭陽縣位於蘇北平原上的新沂河下游,飲用水源污染可能為新沂河上游的化工企業排污所致。但是由於污水流經了幾個縣市,而且上游有很多家造紙廠,不能確定具體是哪家造紙廠排放出來的。山東有關部門也沒有表示任何態度,沒有提出明確的責任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