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築運動

新建築運動

20世紀轉折前,西歐大部分地區不但先後發生產業革命,出現工業化的經濟技術基礎,而且漸次出現社會文化方面的大變動,進入20世紀的門檻,一種新的屬於20世紀特有的現代文明漸漸成形。在這樣的情勢下,建築文化全面變革的內部和外部條件陸續成熟,在西歐發達地區,不只是建築的經濟和技術因素要求變革,而且社會對建築的新的精神和審美要求也推動建築師在創傷中進行創新試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建築運動
  • 時間: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
  • 地點:倫敦、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等
  • 範圍:建築
起源,社會背景,技術前提,探求焦點,代表人物,影響,

起源

從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新派建築師向原有的傳統建築觀念發起一陣又一陣的衝擊,為後一階段的建築變革打下了廣泛的基礎。這一時期是19世紀的建築到20世紀的建築的蛻變轉換時期。這些建築師的思想和業績對後來的反映20世紀特點而與歷史上一切建築相區別的建築有積極的作用。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作“新建築運動”。

社會背景

資本主義社會從自由競爭轉向壟斷競爭。

技術前提

·冶金、動力、能源、機械、電氣等工業飛速發展;
·社會急需各類功能實用、建造快捷的建築;
·鋼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普遍套用;
·新的結構計算理論和方法陸續出現;
·各種大跨度建築和殼體結構相繼產生;
·新型建材不斷投入使用;
·建築設備快速發展;
·施工技術提高、進度加快。

探求焦點

建築的時代性、建築形式與建築手段的關係、建築功能與建築形式的關係。

代表人物

申克爾(KarlFredrichSchinkel ):提出建築時代性問題。代表作品:柏林皇家美術館;
桑珀(GottfriedSemper ):提出建築形式應與建築手段相結合。主要著作:《工業藝術論》《技術與構造藝術中的風格》;
拉布魯斯特(HenriLabrouste) :大膽運用新材料和新結構,造型開始淨化。代表作品:巴黎聖吉納維夫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

影響

這一時期在西歐的一些大城市如倫敦、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巴黎、維也納、柏林以及米蘭、巴塞隆納等地,建築師中湧現了這樣那樣在理論和實踐中進行匯款單新探索的個人或群體。他們的努力和影響超越了城市和國界,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在20世紀初年便在西歐地區形成彼此呼應的創新潮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