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鎮(湖南省攸縣新市鎮)

新市鎮(湖南省攸縣新市鎮)

攸縣新市鎮耕地面積2.71萬畝,山地面積10.5萬畝。西乾渠、南乾渠、河壩呈網狀覆蓋1個社區,17個行政村。長治工程、沼氣能源工程、油茶低改工程、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市農田節水工程、優質稻基地展示工程等項目在該鎮落戶,使該鎮部分村成為一個水利、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優越,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業大鎮。2015年,攸縣鄉鎮區劃調整,大同橋鎮整體併入。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

歷史沿革

此地濱臨攸水中游西河畔,曾新建一市場,故名新市。1950年為新市鄉,1956年為桐樹下鄉,1958年屬和平公社,1961年析置新市公社,1984年改新市鄉,1985年改新市鎮。1996年,面積73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政府駐岩背嶺,轄呂家陂、大橋頭、福壽灣、打鼓堆、桐梓、新中、回龍、回武、文和、文明、長茹、山門、觀塘沖、易清潭、新市、新聯、回湖、光明、文普、庚子橋、龍家場、桐樹22個行政村和北街、南街2個居委會。2004年轄南街、北街2個居委會,呂家陂、大橋頭、福壽灣、長茹、打古堆、山門、觀塘沖、桐梓、龍家場、易清潭、桐樹、新市、新中、新聯、回龍、回湖、回武、光明、文和、文普、文明、庚子22個行政村。
原鐘佳橋鎮1950年屬五區,1958年屬金星公社,1961年析置鐘佳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4萬,鄉政府駐雷嶺坳,轄芳龍、芳興、盤陂、協塘、白竹、鐘聯、鐘先、鐘橋、排樓、平分田、平江、平升12個行政村。1998年撤鄉建鎮。2004年轄平江、平升、平田、方龍、方興、盤陂、白竹、鐘聯、鐘橋、鐘先、協塘、排樓12個行政村。2006年轄協塘居委會,平江、平升、平田、方龍、方興、盤陂、白竹、鐘聯、鐘橋、鐘先、排樓11個行政村。2007年1月,撤銷鐘佳橋鎮,併入新市鎮。
【郵編】412304【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223123:~003 121南街居委會 ~004 122北街居委會 ~201 220呂家陂村 ~202 220大橋頭村 ~203 220福壽灣村 ~204 220長茹村 ~205 220打古堆村 ~206 220山門村 ~207 220觀塘沖村 ~208 220桐梓村 ~209 220龍家場村 ~210 220易清潭村 ~211 122桐樹村 ~212 122新市村 ~213 122新中村 ~214 220新聯村 ~215 220回龍村 ~216 220回湖村 ~217 220回武村 ~218 220光明村 ~219 220文和村 ~220 220文普村 ~221 220文明村 ~222 220庚子村 ~223 220協塘村 ~224 220平江村 ~225 220平升村 ~226 220平田村 ~227 220方龍村 ~228 220方興村 ~229 220盤陂村 ~230 220白竹村 ~231 220鐘聯村 ~232 220鐘橋村 ~233 220鐘先村 ~234 220排樓村

行政區劃

新市鎮轄南街、北街2個居委會,呂家陂、大橋頭、福壽灣、長茹、打古堆、山門、觀塘沖、桐梓、龍家場、易清潭、桐樹、新市、新中、新聯、回龍、回湖、回武、光明、文和、文普、文明、庚子、協塘、平江、平升、平田、方龍、方興、盤陂、白竹、鐘聯、鐘橋、鐘先、排樓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顏家嶺,距縣城23千米。醴茶鐵路、106國道過境。
南北街社區、大橋頭村、福壽灣村、山門村、桐梓村、桐樹村、新市村、新中村、新聯村、回龍村、光明村、文和村、庚子村、協塘村、平田村、排樓村、方溪村、鐘佳橋村。2015年,攸縣行政區劃調整,大同橋鎮整體併入。

經濟發展

該鎮在農業產業結構建設方面,以突出訂單農業、規模農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為主,先後建立了優質稻展示基地、優質油茶種植基地、制種基礎、花卉基地、綜合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六大基地,現已發展優質稻1萬畝、無籽西瓜3000畝、水稻制種3000畝、連片示範超級稻100畝、棉花制種50畝、特色香瓜300畝、席草200畝、石蔥500畝、飼料生豬年出欄12萬頭(其中飼養母豬4286頭)、年出欄家禽20萬羽(其中:飼料150羽以上,群鴨62戶)、養鮮魚10萬尾、初試野雞養殖。
退耕還林1000畝,建設了50萬支采穗圃一個,1500畝花卉苗木基地一個,低改油茶1萬畝,建設了豬一沼一果或豬一沼一魚式生態農業示範戶280個。建立以湘龍竹業有限公司、華為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為農產品加工標誌性企業為龍頭。帶動三高農業發展,鎮內已有米業公司12家、飼料加工廠30家(上百萬元18家,易新良年銷售收入500萬元,榮發祥年收入200萬元)、皮蛋加工業5家,米酒加工業17家,以及新建松油加工廠一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