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

農村社區,既有別於傳統的行政村,又不同於城市社區,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併在一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或者是由一個行政村建設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既不能等同於村莊翻新,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在農村營造一種新的社會生活形態,讓農民享受到跟城裡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過上像城裡人那樣的生活。

它由節約土地,提高土地生產效率,實現集約化經營為主導,農民自願為原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目標,讓農民主動到社區購房建房,交出原來的舊宅用於復耕。實現社區化之後,農民又不遠離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型農村社區
  • 性質:若干行政村合併在一起
  • 模式:城鎮開發建設帶動”模式
  • 目的:改變農村面貌
介紹,模式,改變農村面貌,新型組織,新農村建設,

介紹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農村社會建設相對滯後、公共服務資源匱乏的問題凸顯;農民在解決溫飽、基本實現小康之後,對居住條件和生產生活環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要不斷滿足農村居民的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讓他們共享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成果。
2009年10月發布的《關於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以中心村為核心,以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為契機,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抓手,積極穩妥推進遷村並點,促進土地節約、資源共享,提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模式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探索中主要形成了三種模式:
1.“城鎮開發建設帶動”模式。就是站在實現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高度,把縣域經濟發展、小城鎮開發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建設,一體規劃、一併推進,圍繞“農村發展什麼產業、在什麼地方發展;農民居住什麼環境、在什麼地方居住”兩大課題,統籌考慮耕地保護、糧食安全與農民富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
按照“做強主城、膨脹縣城、發展集(聚區)鎮、建設社區(中心新村)”的思路,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以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著力構建合理的城鎮體系、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產業布局、合理的就業結構。
2、“產城聯動”模式。為給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有效破解“三農”難題,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打破行政區劃,按照“以社區建設為突破、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人文關懷為紐帶、以文明建設為保證”的建設方向,通過對代管的行政村進行村莊、土地雙整合集中,實現了人口向城鎮社區集中(農民產業集聚區內找到了工作,提高了收入,自然樂意搬遷到環境優美的城鎮社區居住),土地向農業企業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大戶集中(人口集中以後加速了土地流轉、土地向大戶集中,加速了農業產業化,這樣又反過來促進了村莊整合,人口向城鎮社區集中)。
根據農戶收入水平的高低,對錦和新城社區規劃設計了獨院、多層、高層、廉租房等不同樣式、不同面積的居住用房,以滿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從而使農民實現了“從一輩子蓋幾次房到三輩子蓋一次房”的夢想,使幾千年來生活貧窮、房屋簡陋分散、環境髒亂差的落後農村從此消失。
3、“中心村建設”模式。前期由農民企業家為報效本村村民個人興建,個人出資,為本村農戶建成連體式住宅和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黨員電教室、便民超市等,形成中心村,然後圍繞中心村以民眾自建為主,企業和社會幫建為輔。
政府為建房農戶每戶補助水泥,每戶協調發放貼息貸款,每戶給予拆遷補助等。同時加強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求打造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宜居社區。
無論哪種模式,讓農民就近享受周到的公共服務,讓有條件的農村居民儘快適度集中,住進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樓房,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改變農村面貌

合理規劃農村社區,積極穩妥推進遷村並點,可以集約利用資源,儘快改善農村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改變農村面貌。濟寧市加快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後,將涉及農村路、水、電和治安、社保、醫療等“九配套”項目資金有機整合。

新型組織

農村社區建設,使幾個村的人住在了一起。隨著逐步融入社區,在妥善解決好各村債權債務之後,圍繞“同住”“住好”,成立新的超越村界的社區管理協調組織是當務之急。
濟寧市在合村並點的基礎上成立社區黨總支,鄉鎮幹部兼任總支書記,各合併進入的村支部書記任委員,使社區建設牢牢置於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各村經濟事務則暫時仍由各村負責。
德州市在取消原村“兩委”的基礎上,成立社區黨支部,選舉產生“大村”村委會,“先成一家人,再進一個門”。濰坊市奎文區成立社區黨委,在其領導下,建立健全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委員會和社區監督委員會。
濰坊、泰安、萊蕪等市的一些地方在社區創建了民主共治性質的利益協商組織——發展協調委員會,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為協調多方利益、減少社區矛盾、促進和諧社區建設起著組織保障作用。
新型農村社區需要新型、合法的組織架構,而社區委員會和社區發展協調委員會缺乏一定法律地位,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如此等等,希望引起重視,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規範和完善。

新農村建設

平度市今年啟動新型農村社區43個
今年以來,平度市把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城鄉統籌的有力抓手,整合各種資源,科學有序地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市1788個村莊初步規劃為290個農村社區,2012年啟動新型農村社區43個。目前,這43個新型社區中,10個社區已經啟動了建設,其中9個社區完成社區規劃設計,其餘34個社區正在聘請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規劃。
[武漢]東西湖打造新型農村社區
東西湖區“四季吉祥”,年內將被打造成全省首個“生態文明農村社區”。昨日,東西湖區慈惠街工委書記王志剛透露,這一新型社區建成後,將讓人們眼睛一亮。
“四季吉祥”是指慈惠街毗鄰漢江的桃園、石榴紅、丹桂和梅林四個村,綿延10公里,近幾年因整體開發成鄉村休閒遊景點而聞名。
今年3月,東西湖區決定按建設兩型社會的要求,參照城市社區建設經驗,將“四季吉祥”打造成全新的農村社區,並請四川大學旅遊學院做出規劃。這一規劃得到省市支持,並被省民政廳確定為“生態文明農村社區”試點單位。
引入現代聯排住宅 蘄春赤東全力打造新型農村社區
7月25日,在中興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地上,雖已是黃昏時分,仍然有工人在工地上忙忙碌碌。在建中的中興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占地66畝,總投資6900萬元,輻射鄧元、范鋪、馬鋪等三個行政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