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大火爐

新四大火爐

2017年更新新四大火爐,即重慶福州杭州南昌。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榜單,通過綜合分析中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最近31年的氣象資料,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四大火爐
  • 包含重慶福州杭州南昌
  • 更新時間:2017年
  • 依據:最近31年的氣象資料
四大火爐,最新排名,成績結果,專家點評,火爐城市成因,環境因素,地理因素,人為因素,如何應對,

四大火爐

最新排名

在這份由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榜單上,研究人員根據對最近31年的氣象資料的綜合分析結果,得出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成績結果

對此,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評估室張存傑研究員認為,“火爐”這個說法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但一直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準。
據了解,此次對“炎熱城市”的分析研究中,考慮的因素包括炎熱指數(一種主要考慮氣溫和相對濕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綜合影響的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多種要素。
從近31年來中國平均高溫日數分布來看,高溫日數最多的主要有兩個區域,一是新疆東部吐魯番盆地附近,另一個就是包括杭州、南昌、長沙、福州等城市在內的江南華南一帶。
根據這份研究結果,公眾以往熟知的武漢、南京等傳統上的“火爐”城市雖然還在名單里,但是排名已經退出“四強”。張存傑介紹,這和中國氣候的年代際變化有關。“氣象研究表明,中國南北方氣候變化有20至30年左右的振盪周期。從整個30年的時間尺度來看,長江流域城市的溫度增長速度沒有其他城市快,特別是慢於中國北方許多城市。”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夏季炎熱程度總體呈增強趨勢,“火爐”名單也越來越長。氣象資料顯示,中國自1951年到2010年,全國平均溫度上升了1.38度,每10年增加0.23度,和全球變暖情況基本一致,極端高溫事件和高溫日數範圍擴大、頻次增加。
其中,排在前列的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被不少網民冠名為“新四大火爐”。

專家點評

武漢市氣象台台長劉火勝表示,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炎熱,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比如最高氣溫、平均氣溫、高於35℃高溫天數、氣溫日較差(指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空氣相對濕度等。大家通俗所說的“火爐”,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但一直以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和標準。
研究結果表明,公眾以往熟知的武漢、南京等傳統“火爐”城市雖然還在名單里,但是排名已經退出“四強”。劉火勝介紹,這和中國氣候的變化有關,最近十幾年來南北氣候變化可以看出,長江流域城市的溫度增長速度沒有其他城市快,中國北方許多城市升溫更快。

火爐城市成因

環境因素

近百年來,或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代,可以說100多年人類對環境破壞的程度超過整個人類以前的歷史。如湖泊被填,江河被攔阻,大修公路、山變平地,低洼地被抬起,再加上工業污染嚴重,排放大量有毒且溫度較高的氣體……環境的破壞就必然帶來氣候的惡劣,原來早已形成周期性的大氣環流被改變,海洋環流也被改變,氣候當然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

地理因素

除了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種天氣系統外,地理因素也是高溫炎熱城市形成的重要條件。高溫炎熱城市基本都處於山谷、河谷、盆地等低洼地區,空氣流通性差,風力較小。因此,在太陽輻射下,溫度升高很快。靠近山的低洼地區容易出現 “焚風效應”,也是出現高溫的原因之一。“焚風效應”是指由於比較潮濕的空氣在迎風山坡上升時,水汽凝結成雨,到山頂後空氣已變得比較乾燥,然後沿著背風坡下沉增溫,此時空氣變得更加乾燥和炎熱。

人為因素

1961-2013年全國高溫日數變化“火爐”城市增多,是氣候變暖和城市熱島效應的結果。城市化逐步改變了先前以綠地為主的下墊面,道路、廣場、建築物等城市下墊面都是由砂石、瀝青、鋼筋混凝土以及人為燒制的磚瓦和金屬等組成,它們表現出與岩石相類似的特性,吸收太陽輻射率比綠地大,反射率則小,因此,更加利於輻射升溫。此外,人的活動也使得城市炎熱,人類開發的工廠、所使用的汽車都是熱源。

全球地表觀測資料分析表明,全球氣候呈現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尤其近50年全球平均增暖速率越來越明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地表平均氣溫明顯升高,升溫幅度比同期全球平均值還要略高。
因此,人為因素成為造成新四大“火爐”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應對


目前我國也在應對全球變暖方面做出著巨大的努力,總的措施可以歸納為三點:
1. 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 植樹造林,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3. 國際合作。國際合作的好處在於一方面中國可以獲得資金和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已開發國家通過碳交易異地購買減排指標,可幫助其實現自身的減排任務。
對自然災害,能預測預報則最好;無法預測預報的,就只能在災害發生後儘量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這當然是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基本方針,也是中國可以採取的基本方針。但對中國來說,無論採取什麼具體辦法,面臨的困難都會比其他國家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更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