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蓋拉赫實驗

斯特恩-蓋拉赫實驗

斯特恩-革拉赫實驗(Stern-Gerlach experiment)是首次證實原子磁場中取向量子化的著名實驗,證實了原子角動量的量子化。由奧托·斯特恩瓦爾特·格拉赫在1922年完成,奧托·斯特恩因此獲得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期間擔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後在該校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特恩–革拉赫實驗
  • 外文名:Stern-Gerlach experiment
  • 特徵:驗證電子角動量的空間量子化。
  • 地位:20世紀的重要物理實驗
  • 實驗時間:1921年
實驗證實,理論詮釋,

實驗證實

實驗裝置:使銀原子在電爐內蒸發射出,通過狹縫S1、S2形成細束,經過一個抽成真空的不均勻的磁場區域(磁場垂直於射束方向),最後到達照相底片上。顯像後的底片上出現了兩條黑斑,表示銀原子經過不均勻磁場區域時分成了兩束。
根據實驗中的爐溫、磁極長度、橫向不均勻磁場的梯度和原子束偏離中心的位移,可計算出原子磁矩在磁場方向上分量的大小。當時測得銀、銅、金和鹼金屬的原子磁矩分量的大小都等於一個玻爾磁子,它們的原子束都只分裂為對稱的兩束。實驗結果說明,原子在磁場中不能任意取向,證實了A.索末菲和P.德拜在1916年建立的原子的角動量空間某特殊方向上取向量子化的理論。

理論詮釋

直到1925年G.烏倫貝克和S.古茲密特提出電子自旋的假設,實驗結果才得到了全面的解釋。原子磁矩是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和(原子核磁矩很小,可忽略),在磁場方向上的分量μz只能取以下數值:
μz=-mlB,ml=J,J-1,…,-J
式中m稱為磁量子數J總角動量量子數μB為玻爾磁子;g朗德因子(見原子磁矩)。即原子磁矩在磁場中只能取2J+1個分立數值。銀原子的基態2S1/2J=1/2,m=1/2,–1/2,所以實驗中在底片上出現兩條黑斑。
說明磁矩有兩種取值,當時人們並沒有自旋的概念,根據經典理論,軌道角動量的取值只能是整數。解決方案是引入電子自旋。
自旋是一個沒有經典理論對應的物理量,通常人們會把自旋理解為電子自身的轉動,但這種物理圖像不成立:①迄今為止的實驗未發現電子有尺寸的下限,即電子是沒有大小的;②如果把電子自旋構想為有限大小均勻分布的電荷球圍繞自身轉動,電荷球表面切線速度將超過光速,與相對論矛盾。
因此自旋的物理現象是純粹的量子力學效應。斯特恩-革拉赫實驗說明,原子磁矩取值和自旋磁矩取值無法同時確定,而在經典力學中可以同時確定,這正是量子力學區別於經典力學的本質特徵,體現為海森堡不確定性關係,或者狄拉克非對易代數。
斯特恩–革拉赫實驗是原子物理學和量子力學的基礎實驗之一,它還提供了測量原子磁矩的一種方法,並為原子束和分子束實驗技術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