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特尼克1號

斯普特尼克1號

斯普特尼克1號(Sputnik-1)又稱人造地球衛星1號,是前蘇聯研製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構造其實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它是一個直徑0.58m、重83.6kg的金屬球狀物,內含兩個雷達發射器和4條天線,還有多個氣壓氣溫調節器。它的用途就是通過向地球發出信號來提示太空中的氣壓和溫度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普特尼克1號
  • 外文名:Sputnik-1
  • 別稱:人造地球衛星1號
  • 國家:前蘇聯
  • 類別: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
  • 屬性: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發射日期:1957年10月4日
概況,歷史背景,主要性能參數,

概況

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即人造地球衛星1號是前蘇聯研製發射的第一顆地球衛星,也是人類研製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啟了人類的航天時代。該衛星於1957年10月4日由衛星號運載火箭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主要用於獲取高層大全密度、無線電電離層傳輸等方面測量數據。
該衛星在軌工作了22天,於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氣層燒毀。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在軌運行期間還探測到空間微流星體

歷史背景

美蘇冷戰期間,蘇聯空間科技的發展源於遠程飛彈技術的突破。冷戰開始後,為抵禦美國核優勢,維護蘇聯國家安全,蘇聯以舉國之力發展遠程彈道飛彈。然後在史達林時代,空間科技被認為妨礙國家軍事進步,遭到嚴令禁止;蘇聯外空計畫走向公開化是在赫魯雪夫時代。1953年末,吉洪拉沃夫(米哈伊爾·克拉夫基耶維奇·吉洪拉沃夫)與科羅廖夫開始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為取得蘇聯領導人支持,他們曾多次上述陳述衛星的軍事和政治意義。在1954年的“人造地球衛星報告”中,吉宏拉沃夫認為:“蘇聯可以發射一顆設計簡單的人造衛星,在距地面170-110公里的高處傳輸地球影像和發射無線電電波。雖然這顆衛星不具有科研意義,但是這一顆衛星將給蘇聯的國防將帶來極大的益處。”
蘇聯郵票——描繪Sputnik 1蘇聯郵票——描繪Sputnik 1
雖然一直以來蘇聯軍方某些人說對於尚無軍用價值衛星興趣度不高,但是科羅廖夫與吉洪拉沃夫的建議得到了蘇聯科學院的支持。1954年秋蘇聯科學院天文學與成立了“跨部門星際通訊研究與協調委員會”,開始進行人造衛星相關數據的蒐集工作,並不定期舉辦外空科學交流論壇。
就在蘇聯空間科技嶄露頭角之際,美國政府的一個聲明則完全改變了蘇聯空間科技的發展軌跡。1955年7月29日,美國白宮的新聞秘書詹姆斯哈格迪在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作為地球物理年會的參加者,將在會議召開之際發射一枚小型的人造地球衛星。”而後科羅廖夫等人就蘇聯的人造衛星計畫再次向赫魯雪夫與布爾加寧提交議案,表示在蘇聯飛彈技術日益成熟的條件下,有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人造衛星的發射,搶在美國發射人造衛星之前完成這個計畫。
1956年1月30日,蘇聯部長會議頒布第149-88絕密級檔案。檔案批准了蘇聯科學院的衛星研製計畫,決定在1957年地球物理年之際發射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把該衛星命名為“D物體”,即斯科特尼克1號衛星。

主要性能參數

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運行軌道位橢圓軌道,高度為215km/947km、軌道傾角65.1°,採用自旋穩定控制方式。該衛星呈球形,直徑0.58m,質量83.6kg,主要由殼體、衛星設備和天線組成。衛星殼體由兩個鋁合金半球殼對接密封而成,內部充有氮氣。殼體內安裝蓄電池組、無線電發射機等儀器設備。衛星外部裝有4根鞭狀天線,2根長2.4m,2根長2.9m。星載無線電發射機採用20.005MHz和40.002MHz的頻率傳送無線電信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