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德培

喬治·卡斯特里奧蒂·“斯坎德培”(阿爾巴尼亞語:Gjergj Kastrioti "Skënderbeu",希臘語:Γεώργιος Καστριώτης "Σκερντέμπεης",1405年-1468年1月17日),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

基本介紹

  • 本名:斯堪德培
  • 民族族群:,阿爾巴尼亞
  • 出生地:克魯雅
  • 出生時間:1403年
  • 去世時間:1468年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斯堪德培(1403-1468),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
斯坎德培出生於克魯雅的一個拜占庭帝國貴族家庭,其父是伊庇魯斯地區眾多反抗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的小領主之一。當抵抗失敗後,其父被迫臣服,並交出包括喬治·卡斯特里奧蒂在內的四個兒子作為人質。
喬治被迫改信伊斯蘭教後,在阿德里安堡接受了軍事訓練,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位統帥,在獲得一系列勝利後,他被封為“阿納夫特魯·伊斯坎德·貝伊”(Arnavutlu İskender Bey),意為“阿爾巴尼亞的亞歷山大老爺”,將其與亞歷山大大帝相提並論。該稱號在阿爾巴尼亞語中為“Skënderbe shqiptari”,其後成為他最常用的名字“斯坎德培”。
雖然斯坎德培深得蘇丹信賴,被任命為指揮5000騎兵的將軍,但是他仍然與匈牙利、威尼斯和拉古薩等基督教國家保持聯繫,尋找機會。1443年11月28日,斯坎德培乘匈牙利大將匈雅提·亞諾什率軍討伐奧斯曼帝國時舉起反旗。他率領300名阿爾巴尼亞騎兵返回克魯雅,用一封偽造的書信騙開城門,據而有之。此後,他公開放棄伊斯蘭教信仰,皈依天主教。他使用黑色的雙頭鷹作為自己的標誌,這個標誌後來演變為今日的阿爾巴尼亞國旗
在25年的時間裡,斯坎德培在阿爾巴尼亞的山區中堅持對奧斯曼帝國進行游擊戰。1450年、1457年、1467年,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們三度圍攻克魯雅城,但始終都未能成功。
據記載,斯坎德培一生中共指揮過25場戰役,取勝了其中的24場。在他死後,奧斯曼帝國終於在1478年第四次克魯雅圍攻戰中取得了成功。到1501年,奧斯曼帝國終於重新征服了阿爾巴尼亞。一部分阿爾巴尼亞人逃散到義大利南部,而剩下的人被迫皈依伊斯蘭教,到1912年阿爾巴尼亞獨立之前,再也沒有大規模反抗過奧斯曼帝國。

相關事件

阿爾巴尼亞人的起義,激怒了好戰的土耳其蘇丹穆拉德二世。1450年5月,穆拉德二世親率10萬大軍前來進攻克魯亞。此時的斯坎德培聯軍僅有1.8萬人。面對敵強我習的形勢,斯坎德培兵分三路:第一路3500人,留守克魯亞要塞;第二路8000人,由斯坎德培親自率領,隱蔽於克魯亞以北的都美尼斯蒂山中;第三路是一批人數不多,但極為精幹的小分隊,斯坎德培將他們埋伏在土軍的必經之路——斯庫姆畢河畔。
土耳其軍剛剛進入阿爾巴尼亞境內,就遭到阿軍小分隊的騷擾。土軍好不容易才在5月14曰趕到達克魯亞城下,隨後在攻城中又遭到了阿軍守城部隊的頑強抵抗,沒有絲毫的進展。正在這時,一直隱蔽在都美尼斯蒂山中的阿軍主力突然衝出,向土軍發起襲擊。土軍顧此失彼,損失慘重。同時,埋伏在斯庫姆河畔的阿軍小分隊又開始截擊為土軍運送糧草的商隊,使土軍的後勤供給發生困難。
前線的土軍久攻不下,又供應困難,十分焦躁。他們急於尋殲斯坎德培的主力。於是,土軍暫停攻城,全力進攻斯坎德培所率的主力軍,斯坎德培且戰且退,利用阿軍本土作戰,人地兩熟的優勢,牽著敵人的鼻子轉圈圈。完全陷入被動的土軍想打,又找不到阿軍主力,剛要修整補充,又遇到阿軍襲擊。土軍就這樣一點點被消耗著,不久就由進攻態勢被迫轉入防禦狀態。隨著冬季的臨近,歷經了4個月徒勞圍城之後,土耳其蘇丹不得不下撤軍。這時,四面八方的阿軍一起殺出,最終將土軍擊潰。整個戰爭中,土耳其方在損失兩萬餘人,超過阿軍全部兵力的總和。

歷史評價

斯坎德培將游擊戰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通過對敵軍不斷的消耗,逐漸改變敵我力量的對比,最終以有限的兵力,戰勝了來勢洶洶的敵力,堪稱以逸待勞的經典戰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