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姓

斥姓是中國的一個姓氏,其中一部分源自西漢斥丘懿侯唐厲的後裔,一部分源自古代官名斥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斥姓
  • 屬性中國的一個姓氏
  • 讀音:chì(ㄔˋ)
  • 出處:源於地名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斥,讀音作chì(ㄔˋ)]
斥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初期斥丘懿侯唐厲之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古代有“斥丘”一地,春秋時期為翰封邑,春秋末期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5年)以後,為晉國屬地,戰國時期,斥丘地域處於魏、趙兩國邊界地帶,大部分為魏過屬地,西部小部分為趙國屬地。秦朝時期,斥丘屬邯鄲郡地。西漢初期為斥丘懿侯的封地,因此不久即以其爵稱改置為斥丘縣,屬冀州魏郡。王莽新朝時,曾改斥丘為利丘縣,到東漢時期復名為斥丘縣,均屬冀州魏郡。兩晉時期因襲。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將斥丘縣歸屬相州魏郡。東魏天平初(公元534年)併入臨漳縣,屬司州魏郡。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復置為縣,更名為成安縣,屬司州清都尹。唐厲,其先祖唐雎為戰國末期魏國的大夫,活了九十多歲,在戰國時期頗有名望。唐厲是其裔孫,曾在秦朝為官,遷居沛國(今江蘇沛縣)。西漢王朝建立後,唐厲為漢軍中尉,因有大功,被漢高祖劉邦封為斥丘懿侯,封地即在翰封邑,因唐厲而改稱斥丘,即今河北省邯鄲市的成安縣。
在唐厲的後裔子孫及侍從後代中,有以先祖的官爵稱號為姓氏者,稱斥丘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斥氏、丘氏。其中的丘氏在漢武帝引據巨儒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思想後,被強令改姓字為“邱”,其“邑耳”掛了兩千餘年,直到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五四運動及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浪潮中,才摘去了沉重的“邑耳”,改“邱”復為“丘”。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古代軍制中的斥侯,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斥侯,亦稱斥堠,是秦、漢之際的軍制職務,源出戰國時期秦、晉兩國,相當於前哨部隊,或偵察機構。在典籍《釋名》曰:“五百斛以上還(環)有小屋曰斥候,以視敵進退也。”在典籍《書·禹貢》中注釋:“斥侯,五百里侯服。”在史籍《三國志·吳志》也中記載:“常以警疆埸,遠斥堠為務。”“斥侯”在古代實際上有兩種性狀:
①是一種專門用於偵察敵情瞭望設施,在平原地區有瞭望堡或塔,山地有瞭望台,在水澤地區有瞭望船,相互間距在五里左右,多處於邊境線或戰役前沿,所謂“斥,度也,境界”,“侯,即候望。”稱作斥侯。
②是指軍旅中主要負責偵察敵情與反偵察的偵察兵或尖兵,在《墨子·號令第七十》中記載:“守入城,先以侯始”,就是指斥侯,即尖兵或偵察兵。
斥侯多由歷朝歷代軍隊中忠誠祖國、經驗豐富、武藝高強、作戰勇敢、機敏靈活的軍士擔任,大多隸屬於兵部,擁有特權,甚至可以“直達天聽”,為歷朝歷代的中央王朝政府所重視。在其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斥侯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斥氏、侯氏等,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得姓始祖

唐厲。

遷徙分布

斥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翰封為郡望。
今河北省的邯鄲市、保定市,浙江省的溫州市蒼南縣、紹興市新昌縣,河南省的許昌市禹州等地,均有斥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成安縣:春秋時期為翰封邑。春秋末期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5年)以後,為晉國屬地,戰國時期,該地域處於魏趙邊界地帶,大部分為魏地,西部小部分為趙地。秦朝時期屬邯鄲郡地。西漢初期為斥丘懿侯封地,不久改置斥丘縣,屬冀州魏郡。王莽新朝時改斥丘為利丘縣,東漢復名斥丘縣,均屬冀州魏郡。三國時期入魏國,仍為斥丘縣,屬冀州魏郡,後改司州魏郡。兩晉依然。南北朝北魏時斥丘縣屬相州魏郡。東魏天平初(公元534年)併入臨漳縣,屬司州魏郡。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復置縣,更名成安,屬司州清都尹。隋朝時期仍名成安縣,屬相州。唐朝初期屬河北道磁州,唐貞觀初(公元627年),改屬相州,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復名斥丘縣,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改屬魏州。五代時期後唐政權復改斥丘縣為成安縣,仍屬魏州。宋朝寧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將洹水縣併入成安縣(不久又劃出),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金時屬河北西路洛州。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併入滏陽縣,後復置,屬廣平路磁州。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廢成安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復置,屬直廣平府,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派任的知縣郭維垣曾改成安縣為漳安縣。清朝時期仍名成安縣,屬直隸廣平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民國三年屬直隸省大名道。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直隸省為河北省,並廢道,成安縣直屬河北省。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春,省下試辦行政督察專員區,成安縣屬大名區。抗日戰爭時期,縣境內並立兩個政權: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6月,成立成安縣抗日民主政府(無固定駐地),先後屬冀南區二專區、一專區、三專區。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初成立的日偽縣政府,轄地則屬偽河北省冀南道。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1月,成安縣與磁東縣(磁東含馬頭、商城二區)合併為成磁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冀南區三專區。1949年10月,成磁縣改稱成安縣,屬河北省邯鄲專區,1955年9月,將馬頭區、鎮分別劃入磁縣、峰峰。1958年12月,成安、臨漳併入磁縣,仍屬邯鄲專區。1960年實行市管縣,磁縣屬邯鄲市。1961年5月恢復成安縣,仍屬邯鄲專區。1970年邯鄲專區改稱邯鄲地區,成安縣屬邯鄲地區。1993年7月1日,邯鄲地區與邯鄲市合併為邯鄲市,成安縣屬邯鄲市領導。
潁川郡:夏王朝建立後,許地是夏王朝活動的中心區域,夏啟建都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東麓)。殷商時期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長葛),昆吾(今河南許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戰國末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西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今河南許昌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今河南長葛老城)、鄢陵縣(今河南鄢陵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三國時期,曹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許昌郡(今河南許昌張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河南長葛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河南長葛老城)。東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為潁州。東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隋晁時期改許州為潁川郡,轄十四縣,潁川(今河南禹州)、長葛、許昌、隱強(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諸縣屬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鄢陵、長葛、陽翟、許昌諸縣屬許州。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許州改稱潁川郡,屬河南道。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陽翟、許昌、鄢陵諸縣屬潁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稱許州。北宋初,許州,隸京西路。宋元豐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隸京西北路。宋大觀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稱許州,隸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時期,許昌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廢長社縣,併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開封府。明萬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朝初期,許州、禹州屬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河南新密)、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中華民國成立後,許州改為許昌縣,改禹州為禹縣,與長葛縣均屬河南省豫東道。鄢陵縣直屬河南省。民國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廢道為區,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所鄭縣(今河南鄭州),鄢陵則直屬河南省。

堂號

翰封堂:以望立堂,亦稱斥丘堂、成安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