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

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

《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用淺顯通俗的文字對林召棠的一生作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勾畫了林召棠的家世和成長過程,在科舉仕途上的努力奮鬥,以及棄官從文所作出的貢獻。《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文風樸實,敘事清晰,評判公允,是一部具有學術價值和對狀元史研究具有啟導性意義的著作,值得一讀。林召棠(1786~1873),字愛封,又字蓉舟,號芾南,吳川縣霞街村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狀元,也是粵西地區歷史上唯一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

基本介紹

  • 書名: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32
  • 品牌:廣東人民出版社
  • 作者:林卓才
  • 出版日期:2011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807581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介紹了林召棠是清中葉嶺南的教育家和詩人。他長期從事教育事業,為國家選拔和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他支持林則徐禁菸抗英,體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有高潔的道德品格和豐富的精神文化遺產,對嶺南文化貢獻良多。從傳統文化傳承上看,他是清代中葉廣東的一位“如山如斗”的人物。《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探究、拓展,使人們比較清晰、比較準確、比較系統、比較全面地認識林召棠,以便弘揚他的優秀精神文化遺產,為狀元文化和嶺南文化研究盡些小力。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時代背景
一、歷史的重大轉折
二、深厚的文化積澱
第二章海濱俊才
一、誕生在書香門第
二、被稱作“海濱俊才”
第三章必入翰林
一、秋風送爽結良緣
二、順天鄉試喜中舉
第四章會試折桂
一、銘心的心亭亭居
二、純粹以精會試文
第五章狀元及第
一、丹墀對策占鰲頭
二、金榜題名第一人
第六章授職修撰
一、殿撰還鄉動嶺南
二、師卒父逝盡悲傷
三、館課詩鈔有華章
第七章陝甘選材
一、手持玉尺赴關中
二、不拘一格選人才
三、告假侍母遠仕宦
第八章端溪山長(上)
一、初涉教育露鋒芒
二、嶺南學府主講人
第九章端溪山長(下)
三、廣東觀銘第一家
四、營造和諧文化圈
五、禁菸抗英支持者
第十章隱士逍遙
一、頤性養壽狀元方
二、天倫之樂傳精神
三、是真名士自風流
第十一章精神遺產
一、遺失、遺忘與遺存
二、仁德如山人景仰
三、思想文化亮點多
第十二章詩苑奇葩
一、狀元本質是詩人
二、精神氣韻繼唐賢
三、詩情畫意嶺南風
林召棠生平年表
後記

後記

退休之後幾年的一天深夜,時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所長的王傑博士打來電話,叫我寫林召棠傳。這挑起我曾經有過的念頭:退休後對林召棠資料作些收集整理。這一想法一直受到林晶先生的推動。
現在《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已經編出,多得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林家有和王傑修改並分別賜序,又得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林雅傑賜題書名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王楚材就林召棠書法撰寫專文,十分感激!
在收集資料、編寫和出版的過程中,得到了林振潮、林受福、林受祺、林谷、林華浩、林振華、林藝、林上明、林富章、林上福、林輝、林宗志、林華坤、林亞養、林亞有、林東曉、林清、林金成、林華軒、林海華、王鴻鵬、梁碧瑩、陳大同、盧承奕、梁元、黃偉強、易建民、胡巧利諸位先生的多方幫助,還得到吳川市比干文化促進會和吳川市霞街社區居委會的支持,特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
當然,特別要感謝廣東人民出版社的大力幫忙。
對於本書稿所引用著述的作者和出版者,由於數量眾多,只好統此表謝了!
最後,還要謝謝我的妻子瞿適存,陪我四處搜尋資料、奔走列印和用心校對,使我在多病之秋得以草完書稿。
本人雖然學史,但學得不好,而且畢業後幾不治史。編此傳稿,只是本著此即是學的精神,作一次史學的再學習。由此肯定,傳稿會有許多錯誤和不足。敬請大家賜教。若病體能支,再加修訂;或為後人新傳,提供鏡鑒。
編者
2011年秋於三元里

序言

前清廣東西部大地,今稱粵西,地廣人稀。雷州半島碧海藍天,美輪美奐,然經濟不振,民生艱困。林氏家族,蜂擁南下,拓殖繁衍,世代相傳,香火鼎盛。然民智未開,人才乏匱,粵西林氏裔孫萬計,但無大作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正道需要人才,鑄就人才,人才也改變社會,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展。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廣州灣(今湛江市)東海岸的吳川縣(今吳川市)吳陽霞街誕生一名叫觀育(小名)的孩子,他後來取名林召棠。這是個天才式人物,天資敏慧,博覽群書,能詩善文,最終榮登科舉寶塔的金頂——狀元。
狀元,在科舉時代,無疑是知識精英嚮往和追求的崇高榮譽。林召棠與我同宗、同源,他的家鄉吳川近海,我的家鄉廉江靠山。濱海的人怕颱風,一場颱風可致農業巨損,家居廢棄;近山的人最怕火,冬天一把火可致家毀人亡。林召棠近海成了狀元,而我的山村連個秀才都從未有過。這是什麼原因?是否山區人就一定不如海濱的人聰明,看來也不盡然。海濱有海濱的優長,但是山也有山的優勢。俗語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只要有“仙”、有人才,山再高也難不倒人們的發展。人才的成長,原因很多,除了個人的天分和勤奮之外,和家族的文化傳承,外界文化的影響,以及當地社會、教育傳統、歷史文化土壤都有極大的關係。吳川林氏豪強通過修祠堂、建立宗族制度,推行儒家教化,培養子弟獵取功名等文化手段與王朝建立關係。
林召棠誕生在書香門第,吳川又比較重視教育,人才濟濟,這對他的成長有利。但那是康乾盛世之末,清廷國勢由盛轉衰,隨即,資本主義列強瘋狂入侵,割地賠款,造成貧窮落後,時勢難逆,清廷已經無力回天。林召棠作為清代中葉國勢由盛轉衰過程中的人物,他顯現出來的志氣和理想,終於使他成為清代中葉廣東的文化明星。
有了狀元的頭銜,當然官運亨通,可以循此官階往上爬,可林召棠雖是“海濱俊才”,授翰林院修撰、陝西鄉試正考官,但他不樂仕宦,胸中惦記的是其家鄉建設。對於仕途不過分追求,但對文化傳承則充滿激情,他甘願為發展教育和文化事業獻身。林召棠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詩人,是一位“仁德如山人景仰,思想文化亮點多”的文人,是一位值得今人回憶、傳承其奮鬥精神、繼承其精神遺產的歷史文化名士。
可是,學術界過去對林召棠這樣的文化人重視不夠,研究成果也不多。林卓才教授同林召棠是鄉親,他雖已從教學崗位退了下來,身體也不算太好。但他認為,林召棠是一位值得研究的歷史文化名人,所以他多方蒐集林召棠的遺文和詩篇,經過多年努力,不僅蒐集了大批林召棠的詩文遺稿,且寫出了《斗南一老——嶺南狀元林召棠傳》一書。本書用淺顯通俗的文字對林召棠的一生作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勾畫了林召棠的家世和成長過程,在科舉仕途上的努力奮鬥,以及棄官從文所作出的貢獻。本書文風樸實,敘事清晰,評判公允,是一部具有學術價值和對狀元史研究具有啟導性意義的著作,值得一讀。林召棠與我同宗,但我對他的了解不多,乏善可陳,但我尊崇他棄官歸故里,為家鄉建設奉獻的精神,也欽敬他的詩文,以及他低調不張揚,只管做事,不居功不自滿,不求後人如何評判,全身心作奉獻的品德。林氏百年得一名士,是林氏後人可以回味和顯耀的本錢,但國家的未來、林氏宗親的未來還要靠今朝今人的努力和奮鬥。
期盼林卓才教授繼本書之後,儘快將林召棠的詩文集整理出版,為廣東建立文化強省做貢獻。
2011年8月於廣州中山大學
歷史學系匆匆草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