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山鶉

斑翅山鶉

斑翅山鶉(學名:Perdix dauurica)體長250-310毫米,是體形略小的灰褐色類。雄鳥的臉、喉中部及腹部桔黃色,腹中部有一倒"U"字形黑色斑塊。與灰山鶉的區別在於胸為黑色而非栗色,喉部桔黃色延至腹部,喉部有羽須。雌鳥胸部無橘黃色及黑色,但有"羽須"。棲息於平原森林草原、灌叢草地、低山丘陵和農田荒地等各類生境中。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包括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葉、嫩芽、漿果、草桿等,也吃蝗蟲、蚱蜢等昆蟲和小型無脊推動物。分布於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烏蘇里、蒙古和中國東北、華北和西北等北方大部分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斑翅山鶉雄性成鳥:頭頂、枕和後頸暗灰褐色,具棕白色羽乾紋,紋的末端常擴大成點;額部、眼先、眼上紋和頭的兩側棕褐色;前額基部有一小黑斑,介於兩鼻孔之間;耳羽栗褐色,具淺黃羽乾紋。上背及下頸和前胸有兩側均為灰色,混以棕褐色;有的羽毛具次端橫斑。體背其餘部分棕色;具灰黑色蟲蠹橫列的細紋,並雜以排列整齊明顯的栗色橫斑;尾上覆羽的橫斑變稀但更寬闊,中央三對尾羽表面與背同色,其餘尾羽純栗,而具更暗栗色的寬闊次端斑;肩和翅上覆羽及三級飛羽與背小覆暗,初級飛羽和次紡飛羽褐色,內外均具淺棕白色橫斑;但次級飛羽褐色部分亦綴以棕點;喉側羽變長變尖,呈須狀;頭部羽毛和前胸呈棕褐色;下胸至腹部中央具馬蹄形黑色塊斑。胸側灰色,兩脅棕白,並均具寬達4毫米的栗色橫斑;腹部白沾棕;尾下覆羽棕白色。
雌性成鳥:羽色和雄鳥基本相同。頭頂暗褐;羽乾紋暗棕;耳羽濃栗,中部轉黑,眼下有栗斑與耳羽相連;上背灰色範圍十分狹窄,上胸呈深棕褐色;下胸馬蹄形黑斑縮小,或僅存痕跡。
虹膜暗褐色,嘴暗鉛色或暗角色;腿、跗蹠和趾肉色或灰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262-300g,♀276-340g;體長♂257-310mm,♀248-312mm;嘴峰♂14-16mm,♀14-16mm;翅♂137-151mm,♀133-145mm;尾♂76-98mm,♀73-92mm;跗蹠♂36-40mm,♀35-42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平原森林草原、灌叢草地、低山丘陵和農田荒地等各類生境中。夏季主要棲於開闊的林緣荒地、灌叢、低山幼林灌叢、地邊疏林灌叢和草原防護林帶中;冬季則喜歡在開闊的耕地或地邊灌叢地帶。多在向陽、避風少雪處活動,晚上成群棲於低地。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特別是秋節和冬季,常成15-25隻,甚至多到50隻的大群活動。冬末群體逐漸變小,到繁殖期則完全成對活動。繁殖後期則成家族群活動,秋季逐漸由一些零散個體或其他群個體的加入而形成較大的群體。但通常都呈家族群活動,並占據一定面積的領域。領域面積大小通常為2平方公里左右。夏季在2-8公頃之間。對外來個體和其他群的進入常常被驅趕,有時甚至引起爭鬥。叫聲為“嘎嘎”聲。善於奔跑,也善於匿藏,遇到危險時常常靜立不動,好奇地伸頸觀望,如果敵害相距較遠時,則繼續朝相反方向活動,如危險臨近,則很快鑽入附近樹林或灌叢中,僅在緊急情況時才起飛,每次飛翔距離不遠,一般飛翔50米或100米左右即落入灌叢中,飛翔時兩翅煽動快而有力,常常發出“撲一撲一撲—”的振翅聲。飛翔不高,常貼地面飛行,飛行速度較快,但一般情況下很少起飛。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包括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葉、嫩芽、漿果、草桿等,也吃蝗蟲蚱蜢等昆蟲和小型無脊推動物,特別是繁殖季節。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在中國分布於青海(西寧、民和、共和、烏蘭、青海湖)、東北地區及新疆,甘肅、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
斑翅山鶉斑翅山鶉

繁殖方式

營巢於富有灌叢和蒿草的平原溝谷、溪流、乾草地,草原幼林和山區疏林、樹叢地區。巢多置於地上高草叢中或灌叢下,有灌木和草的隱蔽,一般很難發現。雄鳥和雌鳥往往共同營巢。巢的結構甚為簡單,主要是在鬆軟的地上凹處刨一個淺坑,墊以乾草、苔蘚和羽毛等即成。每窩產卵10-17枚,最多21枚。卵的顏色為淡褐色或沙褐色,光滑無斑,卵的大小為31.8-35.5×23-27.1毫米,重量為8.5-13.8克。孵卵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或雌鳥孵卵,雄鳥在巢區警戒。雌鳥有較強的戀巢性。孵化期為23-25天。雛鳥孵出當天即可隨親鳥活動。

亞種分化

斑翅山鶉(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Perdix dauuricadauuricae
2
Perdix dauuricaprzewalskii
3
Perdix dauuricasuschkini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